铁屏风可以预防新冠
铁屏风可以预防新冠
马某某,女,55岁,家住玉蝉镇丈南村,2022年12月15日就诊。
现症见:便溏,喜热饮,易出汗,易感冒。
方证辨证:此为桂枝汤与玉屏风合方证,宜此二方主之,其方如下:桂枝10白芍10炙甘草6生姜5片大枣4枚黄芪12防风3炒白术15
结果:2023年1月12日因他病就诊,自诉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身体基本平安度过。
按语:说实话,这个患者笔者没有想到预防的效果如此显著,回想当日患者只是说自己平时体弱多病,容易感冒,故要求笔者开中药汤剂以预防之,本来笔者对网络上所谓的新冠通用方深恶痛绝,认为它们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是用西医的思路在开方子,是挂羊头卖狗肉,是挂中医的羊头卖西医的狗肉,虽然方子是由中药组成,但是思想已经姓西了,没有用中医的思想指导用药,虽然是草药,但绝不是中药,而有些西药如阿司匹林,张锡纯认为“味酸性凉、最善达表”,发汗力量堪比麻黄,常与石膏配伍,“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如此操作,在笔者看来阿司匹林虽名为西药,实属中药,因为它是在中医思想下用药,而非洲也有草药,但是没有在中医的思想下用药,能算是中药吗?显然不是,只能认为是草药而非中药。
关于中医预防,《内经》有句明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学中医的人没有对此句不熟悉了,笔者曾经有一个误区,认为新冠属于疫疠之气,无论男女老幼皆相传染,吴又可称之为“症状皆相似”,无法预防,如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放毒气,接触的国人都会中毒,难道身体强壮者就不会中毒吗?贺龙元帅身体强壮,曾在建国后担任体育部长,早年抗日时不也中过日本人的毒气吗?所以笔者曾经是“新冠难于预防”论调的坚定支持者,但是本案患者的经历给了笔者一记耳光。原来患者服药期间,正值新冠大流行,短短二三星期,席卷大江南北,患者所在村庄也未能幸免,她的前后左右邻居皆患新冠,甚至她的丈夫也患病,与之隔离,以免相互感染,这样患者便处于病毒的包围圈中,时刻有被感染的风险,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患者只是打了几个喷嚏,感觉全身略有不适,然后睡了一觉后,便恢复如常,没有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安然度过流行期,使得患者顿感惊奇,因为这是以前没有的,而且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她经常罹患感冒,感冒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号称是周围体质最差的人,正因为如此痛苦才想起到笔者处就诊,不料却歪打正着,很难想象一个弱不禁风的人,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只是喝了几付不太苦、不太贵的中药,竟然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颇有点像“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好一个“我自一口真气足”,金庸先生不仅道出了九阳神功的精髓,而且道出了人体对抗病毒的秘诀,无怪乎有人将桂枝汤与玉屏风的合方称之为铁屏风,当然预防感冒的方剂不只铁屏风一个,还有很多,到底使用哪一个呢?还要“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了!
本案中玉屏风的剂量,不同于《丹溪心法》之原方原剂量,其剂量来源于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心得体会,按照邓老所言,白术最多,黄芪次之,防风最少,而且白术的剂量是黄芪和防风剂量的总和,此点宜注意。以方测证,一分为二,扶正一组,祛邪一组,扶正为黄芪和白术,黄芪固表,白术固里;祛邪为防风,此方之要义也!白术独多,也暗合仲景调中之义也!后世有蒲辅周用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每天不过三五钱,过量则有胸闷不适之弊,此不可不知也!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根据治疗医案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一点理解! 黄阁
《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根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我构想出一个故事:冬天北方寒冷,在人还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居家不出(表)。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谢江强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医学三字经》里有一章讲的是小儿疾病,原文如下:小儿病,多伤寒。《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认为,孩子在患外感的时候,只要抓住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小儿的内伤证,只要抓住足太阴脾经的问题就行。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还可以把藿香正气水兑到热水里,给孩子泡脚,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吸收药性,化掉体内的水湿。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热性药物,有振奋脾胃的作用,当孩子体内的水湿化开之后,它的热就会显现出来。 -
经方实验录之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大便转常,胃觉舒适,舌苔化,脉弦欠齐按无力,杜某,男60岁。 -
养肝护肝 谢江强
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收摄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应多食强肝养血、排毒护肝的食物,如鸡肝、党参、花生、红枣、枸杞子、红豆、黑豆、猪肝、天麻、柴胡、菊花、车前草等。 -
白蛇传中中医 李华歆
不是讲《白蛇传》……你可能听错了,小编说的其实不是《白蛇传》而是《白蛇传》里的中医知识……话说整个《白蛇传》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一条“长虫”的孽缘…… -
随便聊聊中医 李华歆
而经方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体系,所以让大家了解经方、学习经方才能推广经方,这样才可能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底气!
最新文章
-
淤血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血瘀体质的朋友平时可去养生会馆或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中医理疗,如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这些中医操作借助一定的外力及中草药,帮助疏通人体经络,促进毒素排出,而使新血更顺畅地输送至人体,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彭功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
常备归母消瘿膏 谢江强
常备归母消瘿膏,防治甲亢有奇效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
-
梅核春解膏 谢江强
梅核气主要是因为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郁气循经上逆,结于咽喉造成肺气不畅,或乘犯脾胃导致运化失调,津液输布异常而凝结成痰,痰气凝结于咽喉所致。于是我给张女士开了梅核春解膏,以期疏肝解郁、理气通便、化痰宽中。
-
阳山畈的桃花 陈鹏
阳山畈的桃花(投稿)文/陈鹏那一年天空蔚蓝孩子们在山涧嬉闹阳山畈的桃花如你的脸庞娇艳欲滴那一年的桃花被阳光和歌声点燃日子也充满了芬芳急匆匆三月桃花九月寒时光拉开距离让我们越来越陌生香枕无眠弹指一挥容颜散尽梦中人已入空门只剩下那寂寞的桃花盛开云睡了月睡了只有
-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 林文强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2023-11-12115:46声音嘶哑、嗓子干,甚则不能发出声音,中医学之为“失音”。香砂温中汤为林氏祖传中医临床常用方,有健脾疏肝之效,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
-
看小孩舌苔 谢江强
所以孩子出现白色舌苔,也有可能是受寒了。而在中医里,鼻子代表脾胃,鼻头出汗说明脾胃里要么有热,要么有积滞。体内有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部会比较厚,颜色也会偏黄。因为积食导致身体内有积滞,就有可能会引起体内发热,这种发热会表现在舌苔上,比如说舌苔发黄。
-
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 谢江强
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以及女性步入更年期的那段日子里,月经失调的情况特别常见,如果能让这个生理转换期顺利度过,不仅仅可以使女性免除不必要的疾病痛苦,还可以为女性拥有更好的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分享
学习
好文
学习
学习
感谢分享
学习了
铁屏风
学习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