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痛风

2021.08.05 691阅读 评论数 2 22
痛风急性发作 
痹症 脾肾阳虚证 
主诉:双足小关节变形、疼痛十余年。 
病史:患者自述十多年前发现尿酸升高,双足皮肤经常红肿热痛,自服用秋水仙碱控制病情,后双足足趾关节逐渐变形,双足红肿热痛发作愈发频繁。经由熟人介绍我处就诊,刻下:双足变形,自觉双足发冷,冷从骨内发出,常年睡觉穿厚袜,双足不能吹风,双下肢困重,全身乏力,精神欠佳,饮食,大便时好时坏,小便清,量可,舌暗淡,齿痕明显,苔白腻,脉未摸。予薏苡仁散加减。
生薏苡仁30 炒苍术10 羌活10 独活10 防风10 制附子10 桂枝10 当归10 知母10 白芍10 车前草15 豨莶草10 杜仲10 牛膝10 秦艽10 黄芪15 甘草6
7付,分两次温服。患者中药未开始服用时痛风突然发作,自服用秋水仙碱,嘱患者按时服用中药。

二诊:患者自述双足红肿热痛明显缓解,自觉全身乏力缓解,余症同前,再次问诊时得知患者自配降尿酸药茶,得知乃栀子等大寒之物,嘱患者停药茶,予自拟方配置药茶60付:
玉米须5 茯苓5 伸筋草5 牛膝5 干姜3 木瓜5 千年健3
袋泡茶,频服。

三诊:患者服用药茶一段时间内自述痛风未发作,全身乏力好转,双下肢困重较前好转,自觉走路较前有劲,双下肢仍觉发冷,感觉寒气从骨内而发,饮食较前增加,睡眠好转,舌暗淡,齿痕舌,苔白腻。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桂枝10 黑顺片10 赤芍20 知母10 当归12 牡丹皮10 薏苡仁50 独活10 苍术12 车前草15 杜仲30 土牛膝15 黄柏10 桑寄生15 菟丝子10 桃仁10 红花6 川芎12
10剂,分两次温服。

四诊:大半年来发作1次。没服用中药之前10来天就要发作一次。患者自述精神明显改善,双足怕冷感减轻,饮食可,大小便可,舌暗淡,苔白稍腻,有齿痕。嘱患者清淡饮食,规律起居,随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姚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陈海军 资质认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不错

    2021-12-31 07:02 评论数 1 0
    1. 姚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陈海军

      谢谢老师的认同

      2021-12-31 07:2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

  •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 谢江强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应对小儿尿频王同学已经11岁了,有时候夜里还遗尿,尽管总定闹钟叫自己起床小便,可是总有睡得太熟听不见闹钟响的时候。王同学吃了一个多月的膏方药,并坚持每天外用温肾固脬贴脐膏敷贴脐部,加上父母帮助其夜里起来小便,这一个多月已经不再尿床了。

  • 现代视角下的桃核承气汤 张宝华

    一、简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与瘀血有关的疾病。

  • 现代视角下的四君子汤 张宝华

    同时,四君子汤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四君子汤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等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调节气血等方面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四君子汤期间应该注意饮食调整和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

  • 病毒性感冒 张宝华

    董某某,女36岁。早上起来嘴巴苦,腰酸痛。舌齿痕,苔白厚。

  •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 谢江强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郎女士刚坐完月子后的三个月之内,腰部酸痛一直反复出现,白带量特别多,质地清稀,也没有臭味,西医大夫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将这些药煎出药液200毫升,趁热坐下,待水温下降后,用药汤清洗外阴。每2日清洗一次即可。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除顽疾 治愈4例瘿瘤病 李绍武

    余以中医辨证论治4例甲亢治愈后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例,皆获得临床治愈。目前黄女士、梁女士、冯女士仍然接受后续诊疗。中医认为瘿瘤的病机多是因机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等致病因素所致,病位主要涉及肝、脾两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