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不寐案

2021.11.11 2085阅读 评论数 7 39

白某女55岁。

初诊 :

失眠近半年,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愈。刻下失眠伴眼干,眼涩,头晕,心慌,心烦,口干,小便不利,面淡黄无泽,舌下瘀滞,舌苔略黄,脉涩。既往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等病病史。


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病病史,素体虚弱,虚劳之体,半年前操心劳力过度,常思虑复枵腹日常生计,虚体哪堪得受,今现血虚,心神失养,故而不得卧。肝血亏,上荣不济,故眼干、眼涩、头晕、面淡黄无泽;心血不足,无以充脉,因而心慌、心烦、脉涩;血虚,充脉不济,脉络瘀滞,舌下瘀滞,脉涩使然;阴血不足,阳热便亢,因故心烦、口干、小便不利、舌苔略黄耳。


证型:

太阴阳明合病

处方:

炒酸枣仁30克、生甘草10克、生知母20克、茯苓20克、生川芎10克、石膏30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一次1袋

 反馈曰:一剂得眠;三剂眼干、眼涩缓、五剂头晕解;七剂诸症除。眠卧食香甜,体力增,面舌荣荣,前后判若两人。

是方乃医圣张仲景之酸枣仁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因症有阳明内热之象,故而益以生石膏,脉证如斯,逆犯已明,故随其脉证处以酸枣仁汤加石膏,方药切合病机,故而一剂知,七剂解也。经方医疾,切中病机,皆效如桴鼓,仲景方药令人叹为观止,神乎其技也。


附酸枣仁汤:

酸枣仁二升,甘草二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川芎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 夏耀飞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杨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2023年10月1日初诊。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从心肾相交说失眠 罗沿印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人体不能正常夜寐的异常表现。人体正常夜寐,与心肾这对阴阳的相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临床中对于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调理心肾相交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 支原体肺炎的中医治疗 李超鹏

    支原体肺炎患者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但3岁以下儿童较少患病。支原体肺炎有地区流行的特点,常在相对封闭且人员密集的小范围环境内爆发。虽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数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所以出现病情持续加重时应及时治疗。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