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小儿鼻衄一例治验及思考

2021.04.23 372阅读 评论数 2 12

在探索中医的过程中,若能把中药、方剂、症状、疾病放到天地阴阳四时运转的大模型中思考,便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眼界,也能很好的拓宽临床思维。这是多年来每日坚持诵读《黄帝内经》最直接的感受。

       2019年6月29日,我收至一名患者。患者女,10岁,反复鼻衄5年余,加重5天。其母代述患儿于5岁1月时曾患外感,后出现高热,夜间尤甚,最高达41℃。高热时频发全身抽搐,后经输液治愈。然愈后一周开始鼻衄,约半月出现一次,每次出血约15ml,发作时间以正午为多。是年六月夏至节气时发作频率明显增多,3—4天一次。入秋后发作频率逐渐降低,入冬后频率最低,约一月一次。如此反复发作,每年皆然,迁延5年余。病后曾至医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均无明显异常。曾服用“黄连上清丸”,“裸衣紫珠片“等药物,无明显效果。逢夏至节令其症又盛,故求治于中医。刻诊所见:患者面红气粗,四肢乏力,头晕心烦,口渴不喜饮,手足不温。夜寐不安,食纳欠佳,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色淡而边尖红,苔少,根部现地图舌。双脉轻取洪数,重取濡弱。

      鼻衄血症多有上热,当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此为定法。然清热止血药患者五年来服用不少,收效甚微,诚知此辨定失病本之真质。缘患者每逢夏至病必加重,是以我从夏至节气之阴阳运动入手。夏至阳盛及而一阴生,天地间的阳气于此日升发茂长到了极点,物及必反,阳极化阴,阳气在蕃盛到了顶点后,立即又开始缓缓下降,开始了向阴的转化。天人一气,阴阳同理,正常人体的阴阳运动也该如这般一样,阳盛化阴,升已而降。若病患于夏至日症状加重,必是身体阴的层面出现了问题,导致阳气盛极而不化阴,升极而难下降,或郁结于上,或喷搏于外,发为诸症。立足于这一思想,便从病患“阴“的层面寻找病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寒热,且精血之发育尚未充盛,最易受损。外感发热,初在卫分,乃日间发热;夜间发热,提示外邪已传入血分。热甚耗血,血亏而风动,故有发热抽搐之症。肝藏血,肾藏精,肝为木子,肾为水母,木子之血耗,必唤母家之精以为救援,故热邪一盘踞阴分,便使肝肾精血大耗。阴分的精血不足,无以收纳阳气,阳无阴涵,便屡屡上冲,夹血而出。故患儿发热愈后始有鼻衄一症,又夏至之时,阳气盛极,患儿之阳气亦上冲之力最盛,故维时症状最重。阳冲于上,离中心阴不生,故面红气粗,头晕心烦;血泻一分,阳亦随之泻一分,故温下之力不足,有四肢乏力,手足不温;热盛于上扰神而耗津,下焦使阳之归而反沉寒,故夜寐不安,口渴不欲饮。舌脉二便,皆与病因病机相符。明乎病因病机,当据此而立治法:补肝肾填精血,使阴能涵阳,阳终有归;强离中心阴,使一阴得生,阳气化阴;清敛肺气,使金能固外,阳气不漏,降力更著;更需通降胃腑,使阳归有路,气血不郁。阳能化阴,阳能归下,阳能清敛,阳能顺降,则血必随行而不上溢,自然之势矣。据此思想拟方,方用:

黑顺片8克 姜炭8克 炙甘草6克 麦冬12克 侧柏叶8克 鲜生地15克 黄芪8克 茯神10克 清半夏8克 白茅根10克 山茱萸15克 淮山药30克 炒栀子8克

药用二十剂,服药后第一天出现一次鼻衄,与往常夏至时节发作时症状一致,而后症状再没出现,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由此可见,为中医者谙熟天地阴阳四时节气运动变化之道,实为入门之基石,亦是临床之必要。执此之学,才有机会从更深的层面辩识病因病机,进而活学活用,圆通立法组方,以获得更好的疗效。若平时不读经典,不用心体悟天地自然之理,不能运用节气阴阳运动思维思考问题,便极有可能和治愈该病例的机会擦肩而过。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捷旻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谭海灯 资质认证

    反复的还是要去耳鼻喉科检查!

    2021-04-30 09:34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小儿鼻衄案例临床见过不少,治疗过一例,反响还算可以,但是针对一些容易复发的病例还需要再斟酌用药,这个案例学习了

    2021-04-23 04:45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 白成振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在尿毒症的治疗领域,土茯苓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曙光。土茯苓的疗效,正是中医智慧与西医实证的完美结合。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 谢江强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腹泻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若症状反复出现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休息质量,而小儿腹泻对孩子的营养吸收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症状较严重,还会导致小儿虚脱,甚至比我们大人还要严重。

  • 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中药3剂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16日主诉: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

  • 中风的辩证论治 张宝华

    2.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流感治验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马某,女,12岁,以“发热恶寒,伴眩晕2天”于2023.12.2就诊,现病史患者2天前突然出现发热恶寒,伴眩晕等症,遂在校卫生所以“流感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今来求治中医。来诊见,精神疲惫,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偶有咳嗽,咳声重浊,饮食纳差,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