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牛奶到底能不能喝

2021.08.09 656阅读 评论数 0 3



牛奶又称牛乳,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味甘微寒,无毒。补虚羸,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食疗本草》孟诜

寒。患热风人宜服之。患冷气人不宜服之。

乌牛奶酪∶寒。主热毒,止渴,除胸中热。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甘平。功同人乳,而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善治血枯便燥,反胃噎膈。老年火盛者宜之。水牛乳良。小儿失乳者,牛羊乳皆可代也。


那牛奶,到底能不能喝呢?中医认为存在即合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是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什么是适合,中医讲究辩证,也就是现在讲究的个性化治疗。

牛奶据以上三部古籍记载,两个偏寒,《备急千金要方》更为权威,说明牛奶性质偏寒。既然是寒性,肯定是适合体质热的人,而体质偏寒的人是不适合的。


中医讲究人要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合理养生。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大部分人群的体质都属于气虚偏寒质的,对于这类人牛奶肯定是不能像米饭、面食一样被普及。


一般来说,大便溏,形寒怕冷的人还是少喝点牛奶;肥胖的人,痰湿或是湿热质的,脾胃虚弱,大量饮用牛奶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聚湿成痰,不仅会增加体重,也会加重痰湿,随之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总体来说,吃喝还是依据个人的体质来的。《黄帝内经》中医的根本经典,里面明确告诉我们“五谷为养”,实践也证明,主食可以补养我们的脾胃,所以,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我们还是尽量保持老祖先的传统,注重主食在饮食中的地位。


有的便秘的人,一喝上牛奶就大便通畅了,那也要看便秘的分类。若是阳虚引起的便秘,喝完牛奶就可以如厕,可能是大便如水样,就像腹泻,这不是正常的通导大便,而是身体在排寒气。而实际上,喝牛奶对他来说是一种肠胃的负担。若是阴虚便秘,这样的人大便多难解,这样的人身体多有实质性的燥热,那么他是可以喝牛奶的,不过,现在这类人比较少。


有的小孩子喝了牛奶之后出现便秘的情况,这个看似是热症,其实是寒凉的牛奶进入人体后,身体自动将能量聚集在脾胃、肠道而导致的局部热象,而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是孩子身体总体能量不足,所以,这类小孩是不适合喝牛奶的。所以,治病必求其本,我们不能简单思维,停留在表象上,而忽视根本。如果不注重根本,往往会导致诊断是错误的,甚至是相反的。就像《大医精诚》上讲的“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所以,作为一个医生,一定要把握整体和全局,而不可简单思维、机械思维,其实正是这种简单思维,导致当今很多中医的疗效不佳,而给中医戴上了“慢郎中”的帽子,这个是极为不合理的。要知道,只要对症,中医完全可以做到“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所以,要成为真正的医者,还是应当读经典原文,悟原理,究根本,切不可道听途说,当“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总之,要清楚自己的体质,平时善于合理养生。不清楚的时候可以找明白的中医辨识一下自己的体质,再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这样就不会导致养生错误的一系列疾病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程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青龙加石膏汤 李华歆

    ——维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 夏耀飞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杨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2023年10月1日初诊。

  • 归芪通络膏 谢江强

    归芪通络膏水煎药:生黄芪200克、茯苓150克、当归150克、砂仁100克、黄精100克、桃仁100克、陈皮100克、姜黄100克、炒白术150克、炙甘草60克、瓜蒌120克、白僵蚕60克、川牛膝150克。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见咳而上气,咽堵胸满,发热甚轻者。可与加减半夏厚朴汤。半夏15克、厚朴12克、紫苏叶6克、紫苏子6克、杏仁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陈皮18克、瓜蒌15克、大枣10克水600毫升,水煎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可以降气化痰。

  • 脉法新悟(二) 陈玉佳

    案6:工人男,因“右侧肢体无力”,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舌右偏,以某医院诊断:左侧脑出血,高血压病,病好转出院求治于某医。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一周后右侧肢体无力加重,有麻木感,又伴头晕、头痛。案7:农民青年男,素有头痛,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 王飞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橘红汤出自《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其所提之方就是橘红配上甘草,如果配上炙甘草就叫二贤汤。此方无外乎就是橘红和炙甘草或橘红和甘草,按照4:1的比例,就是橘红8、12克,炙甘草2、4克,水煎服或代茶饮,是中医治痰理气的好方法。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