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伤寒论(六)


在仲景看来,病位有表里,除表里即为半表半里。病之性非阴即阳,亦即表有阴阳,里有阴阳,半表半里亦有阴阳,厥阴病即为半表半里阴证也。相对于少阳病之为半表半里之阳实热证而言,厥阴病则为半表半里阴虚寒证也。因其阴精不足,人之应答而饮水自救,故而消渴;缘上精气虚则寒邪自下而乘,故有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之感觉;由下之寒邪上成于胸膈,本虚之厥阴病欲食而自救,寒之迫阻膈,故饥而不欲食,蛔迫于下寒而不安于下,闻食臭而出,是故食则吐蛔;厥阴病本虚,若下之,则虚其里,是病由半表半里更进一层,成里虚不能固,故而必利不止也。

脉微为虚,厥阴病本虚,脉病相符也,微而见浮,则病有从阴转阳之机,故为欲愈,若脉微而不浮,则病之机转重阴之侯,是故为未愈。

此为厥阴经气旺盛于时辰之说,正气阳自能抗邪有力,故而欲解之时从丑至卯上,然临床所见者寡矣,故而不可尽信此言,或恐非仲景之言论。

厥阴病于半表半里诸脏器之所在,今胃中干耳,故而渴欲饮水自救,宜少少与之,胃气因和则愈也。
伤寒论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为仲景论正厥阴病之四条,余下诸条皆为论治厥、利、呕、哕,其中阴阳、寒热、虚实皆有,且厥逆为病进退之间有生死之机变,不可不知。厥阴病处半表半里之位,其中几藏人体诸脏器,诸如心肺、肝胆、脾胰,胃肠,肾等等,病则症状纷繁复杂多变,故而提纲挈领之着实甚难,故而第二百二十六条之厥阴病提纲不够全面,想必仲景本人对必宜不甚满意,因人之精力及寿命所囿,厥阴病之纲领在仲景年代未臻完善,实天道难为也。仲景在论治厥阴病时留下之第三百五十一条及第三百三十八条愈显弥足珍贵,其非止于厥阴病之一端之论治效验,更具究研厥阴病给予之方向,实乃立标杆,有若北极天罡星之大功耳,且为后世医家供给厥阴病之论治法则,德之大者,莫有出其右者,真乃医之圣者也。


藉于上述及临证所得,悟得厥阴病之病位在半表半里,其性为阴虚寒。其机为津虚血少气不足,上虚下寒,是故临证若有现上述之象者即可断为厥阴病,依医圣之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便可去疾救人于苦楚之间矣。
附清末四川伤寒大家郑寿全之消渴论以飨同道,此为钦安精研伤寒论之独有见道之言,诸君可细细品之。
三消证起于何阴?
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证。消者化之速,如风前之烛,易于化烬。诸书称渴而多饮者为上消,为心包之火挟肝风而上刑与肺,肺金受克,不能资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为援,故渴而多饮,古人用人参白虎汤以救之。心包之火挟肝风而刑于胃,胃中风火相煽,食入犹如转轮,食而易饥,故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之。心包之火挟肝风而搅动海水,肾气不能收摄,遂饮一溲二二为下消,以大剂麦味地黄丸治之。此对证之方,法可遵从。更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而成上消,浮游于中而成中消,浮游于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阳虚诀辨之,法宜导龙归海,如潜阳、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查此病缘因风、火为本,厥阴风木在下,厥阴心包在上,风借火势,火借风威,澈上澈下,而消证从此生矣。但治其火,火熄而风已熄;治其风,风散而火亦亡。推其至极,风即是气,气即是火,以一火字统之便了,即以一风字括之亦可。风字宜活看,一年六气,即是六风,佛家以风轮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风,离风人即死,人活风犹鱼之活水,鱼离水顷刻即死,学者须知。
并附唐步祺先生注解: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积食严重 谢江强
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积食严重经常有朋友问我:“我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我积食严重?”如果舌根部位的舌苔脱落,就意味着这个人很可能肾气不足。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的舌根苔脱落,都应该引起重视。对于肾气不足的孩子而言,多食用黑豆是有好处的。 -
家长如何调理好孩子的抽动-秽语综合征 谢江强
家长如何调理好孩子的抽动-秽语综合征二:嘴里有口气的孩子,可以吃泻黄散来调理现在饮食不节、营养过剩的患儿十分多见,加之小儿身体属纯阳,最易化热,常常导致脾胃积热。 -
小柴胡汤 李华歆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柴胡桂枝汤治“眠差乏力神经衰弱”案 宗琪
诊断:虚劳病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葛根60g生苡仁30g茯神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经方实验录之考前综合征 张宝华
张某某,女,17岁。本案驹子便是其中之一也,压力山大纷至沓来,区区少女何以为解,纵观脉证,皆是木土失合所致,肝郁化热,脾虚生湿。 -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 谢江强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王小姐受不住这几年减肥风潮的吸引,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减肥的大军。但王小姐说她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只要正常吃饭就会比现在胖得多,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减肥、不敢乱吃东西的原因。希望我能教她些能不用管住嘴又能保持体重的办法。 -
随便聊聊中医 李华歆
而经方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体系,所以让大家了解经方、学习经方才能推广经方,这样才可能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底气! -
延缓衰老耳目聪 谢江强
延缓衰老耳目聪虽说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形形色色的各类衣服,但我还是怀念小时候周阿姨亲手为我和弟弟妹妹做的一件件漂亮的衣服。老年人肾精亏虚,耳窍失于濡养,则可能会发生耳聋耳鸣等疾病。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最新文章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谢江强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一、膏方的适用对象1.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皮肤瘙痒五年一案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及肩背瘙痒昼轻夜重5年现病史:胃纳一般,入睡困难,寐浅易醒,梦多,时有便秘,头晕。皮肤瘙痒处抓后有小疙瘩出现,剧痒难忍。此案皮肤瘙痒兼心律失常、早搏等,乃心阳不足之兆。服药后瘙痒稍减轻,自诉经常用上海硫磺皂洗澡,每周一次。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水饮为患,小半夏加茯苓 张宝华
六、总结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化痰、降逆、止呕、利湿等功效。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文章小标题可以叫“厥阴病之我见”
此为一系列也,已第六篇矣!
此为一系列也,已第六篇矣!
厥阴参以月之朔晦,微浮为阳浮阴退,可以期愈,不浮,阴尚盛大,阳不能复,难愈!
经典之作,医家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