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哲医生失眠医案一则

2023.07.25 764阅读 评论数 3 18
刘某,男,58岁。

2021年4月初诊:因受到惊吓失眠,3月有余,一直服用西药,不能停药,面色无华、表情淡漠、自觉头重、烦躁不安、容易受惊、胸闷、口苦、目眩、恶心、嗳气、吃安眠药只能安稳的睡2、3个小时,神疲乏力,二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脉沉

诊断:失眠

辩证:痰热内扰

治法:清热化痰、养心安神

处方: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枣仁、磁石、龙骨、牡蛎、白术等,4付,水煎服

二诊:患者复诊时告诉李医生,服用2剂药以后,就可以安稳的睡3、4个小时了,吃完4付后,试着停用了西药,还是可以睡3、4个小时,精神转好,胸闷减轻。继续原方服用7付。

三诊:这次服药期间已经完全停用了西药,睡眠可以延长到一整晚,虽然中途还是会断断续续的醒来,但已经比之前大为好转,胸闷痊愈,口苦消失、精气神大涨。

处方:原方加黄芪、杜仲、吴茱萸等,7付水煎服。

服用完这7付后,已经痊愈,后跟踪回访,一直稳定,不再失眠。

按语:该患者是因痰热致失眠,故一,二诊重在化痰清热,养心安神;三诊时失眠症状已改善,即痰和热已去,故加黄芪、杜仲、吴茱萸等药以温阳益气扶正,巩其效,亦固其本。



李孝哲,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多年,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肝胆,脾胃,心血管,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的诊治,有自己的见解和临床体会,细心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问,行医认真谨慎,广受患者好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孝哲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泡菜做法2024 陈鹏

    四斤水100克盐,30克酱酒泡盐,白酒给坛子消毒,四斤水50克白糖,所有东西都倒坛子里。切菜刀不能沾油,切紫甘蓝调色,切萝卜,甜椒掰成小块,芥兰削皮切滚刀,梨削皮去核切块,木瓜削皮去籽切块。最后花椒半把,河南新一代干辣椒半把,封口。2天后开吃。

  • 失眠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中医学认为失眠病机多属阴阳失调,心神受扰。

  • 经方实验录之疑难杂症 张宝华

    某老年男性患者。此乃卫气郁而化热之征,且殃及水津之代谢,卫气根于肾,生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宣于肺,是故郁而而化热,有鼻塞,口干等症,且归宅路艰而现不寐之病,经曰阳不入阴则不寐,故而先宣卫之郁,去其热。久郁伤及津血,营卫不调,故而缠绵难解。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