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

2021.09.13 1265阅读 评论数 1 13
补中益气丸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论》著作中补中益气汤,为“补其中而升其阳”的李氏开创了“补土(脾胃)派”的一代先驱。


一、补中益气丸的功效:
    补中益气丸是一个很多年前就有的一个验方,只是近年来才将其整理和制作成一个使用比较方便的药丸。人们也省去了熬汤煎药的一些麻烦,不在家里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使用,通过了解可以知道补中益气丸的成分包括了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等等。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是一个比较安全的中成药。
    正因为补中益气丸里面含有上述这些成分,所以具有了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至于患者使用本品之后可以得到的具体帮助是存在差异性的,具体见效的时间也是有着很大不同,希望大家可以正确的进行本品使用。
二、补中益气的作用:
   1、改善脾胃虚弱: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朋友聚会暴饮暴食往往会损伤脾胃功能,患者常因胃胀、胃痛、胃脘不适前往医院就诊,经过B超、胃镜、化验、血象等检查均无异常,又找中医开了《补中益气丸》,其胃胀、胃痛症状明显缓解,所以补中益气丸对胃肠道慢性疾病有扶正祛邪、补中益气的良好效果。

2、治疗中气下陷:
    有的排便总是不成形或者长期出现一个拉肚子的情况,有肛门坠胀总想上厕所的感觉,中医称之为中气不足、肛门下垂,甚至对女性子宫下垂、日久腹泻临床效果也是十分显著。气虚发热证:症见发热、自汗出、头昏恶寒、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食少体倦、脉洪而虚,系属虚热体弱之症,以补中益气丸服用具有补气升阳、扶正散寒、健脾化湿之功效。
【方解】:本方为李东垣脾胃学说之代表作,其所治之证甚多,但总的均因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脾胃位居中焦,是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脾虚气陷,清阳之气不能上达,故见头痛,特点是时痛时止,不似外感头痛,常痛不休;脾主输布津液,脾气虚弱,不能输布津液上承,故见口渴。此种口渴,特点是渴而喜热饮,与热盛津伤之渴喜冷饮不同;脾虚气馅,虚阳外越,故见发热,这种发热特点是每次因劳累过度而发或加重;

脾主肌肉,脾气虚,清阳下陷,不能温煦腠理,固护肌表,故见恶寒、汗出。此种恶寒,往往得温增衣而缓解,与外感恶寒,虽近火或衣仍寒者有所区别:中气不足、纳运乏力,故见食少便溏、食不知味;脾胃虚弱,水谷精气生化不足,既不能上充于肺,也不能濡养肢体,故见少气懒言、动则气促、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或洪而虚者,均为脾气虚弱之象;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而不举,故见脱肛、子宫下垂、日久泻痢等诸证。综上可见,本方治证虽多,总由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致,李东垣云:“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于是遵《内经》“劳者温之”、“衰者补之”之旨,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因此治疗的方法,一则补中益气,二则升阳举陷,使脾气充盛而清阳复位,则发热可解,是谓“甘温除热”之义,方中黄芪善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用之既能补脾益气,托清阳上

行而举陷,又能益气养肺,皮毛而固表实卫,通达内外,为君药,人参益气补中而健脾;白术益气健脾以促运化;炙甘草甘温益气,益脾胃之功,更用升麻、柴胡举下陷之阳气,与黄芪、人参相合,则益气升阳举陷之力益著;陈皮理气和中,既调畅中焦气机,以助升阳之效,又于补气之中佐以理气,使补而下滞,气血同源,故以当归养血补虚,养血以助益气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升麻、柴胡升提阳气,引气向上,均兼为使药,诸药配伍,共奏益气补中、升阳举陷、甘温除热之效,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著名方剂,也是李东垣先生对中医药事业的重大贡献。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 夏耀飞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叶某某,女,4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红卫村,2023年8月18日初诊。之所以加蒲公英,源于一病家自诉,其妻患有急性泌尿系感染,常用蒲公英煎汤送服三金片,屡试屡验,故笔者记之并用于临床,确有效验。

  • 冬至的夜 陈鹏

    冬至的夜文/陈老爷我睁着眼睛等待天明左眼代表太阳右眼代表月亮我的眼中只有你水从高山流下慢慢汇入大海由淡变咸如同你的味道村里面的鸡叫了土狗也莫名其妙的也跟着狂吠不知道这些村鸡土狗在兴奋什么老子默默的退了群大街上有很多禽兽在奔走他们要建一座贞节牌坊我摸了摸自己

  •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 谢江强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舒心祛痛风37岁的杜女士3年前被确诊患有痛风病,发作时,小关节红肿热痛,有时可见头晕乏力,有时伴有双下肢沉重无力,有时还会出现腹泻、胃胀等表现。针对杜女士的情况,我去掉了成膏药中的阿胶,以免加重她的溃疡症状。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

  • 强迫症最适合夏病冬治 谢江强

    洪女士的病就属于夏病,她的虚火在身体里,根本问题在于阴虚,既要补阴又不上火,那就要在冬天治,内外环境一致就能清虚火又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