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膏药起源与发展

在战国秦汉时期先后出现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制备和治疗应用方面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痈疮有这样的描写“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蹄砭之,涂以豕膏,”所谓豕膏便是猪脂,在经筋篇里还写有:“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可见在远古时代,人民已经采用油脂及白酒和桂涂于皮肤来治疗疾病。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在甘肃省武威旱滩坡发掘的汉墓中,出土了我国东汉时期记载医学方面的简牍。这批医简的出现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一批医学著作的原始文物,其中57-67、88甲、88乙、89甲、89Z简方都有用膏药治疗何种疾病,而且还记载了膏药的治法。这批医简的出土,为我国膏药起源的考证,提出了确切有力的证据。

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可知在汉代,膏药已经进一步的使用了。汉代外科圣手华佗曾做过腹部手术,《后汉书•方术传》这样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乃令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例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可以认为“神膏”绝不是单纯的脂,而且这种膏的形式不仅用于外科。华佗曾说:“夫伤寒,始得一日破,曾当膏摩火灸之,既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膏药得到广泛的作用,专门外科医书《刘涓子鬼遗方》中大量的记载了膏药的处方,并详细的记载了制法及用法。如羊髓膏方载“羊髓二两、大黄二两、甘草一两、胡粉二分”,四味以猪脂二升半,并胡粉微火煎三上下,绞去渣,候冷,敷疮上,日上四、五次。这种用猪脂煎制的膏剂,占绝大多数,也有用蛋清调制的。

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记有大量的猪脂膏,西晋的《崔化方》中有乌膏的记载,其制法为:“先空煎油三分减一,停待冷,次内黄丹,更上火缓煎,又三分减一,又停待冷,次下熏陆香一钱,不冷即恐溢沸出,煎候香消尽,次下松脂及蜡,乃罢”。按它的制法看来,这是黑膏药无疑。由此看来,猪脂膏这一类软膏,在南北朝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猪脂膏广泛应用中,制作技术较复杂的黑膏药也出现了,黑膏药的出现与黄丹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在《神农本草经》上已有黄丹的记载,称之为铅丹,黄丹制膏早已应用。魏晋时代炼丹之术非常盛行,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里记载了不少有铅丹制剂及油膏剂的方法,我们知道,熬制黑膏药时,下黄丹的时间,快慢都不好掌握,黄丹的应用虽然很久,但是支撑黑膏药就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在唐代,我国医学曾出现了新局面,唐初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和王焘著的《外台秘要》是两部巨大的医学著作,汇集了隋唐以前的医疗经验和方剂,这两部书里,软膏在治疗痈疮、疔疮蜂窝毒、金疮、烫伤、骨折、挫伤等方面被采用,在外治膏方中占着主要地位,但关于黑膏药的记载还是较少的。《外台秘要》上记载有乌膏方,《千金翼方》上记载着乌麻膏方内有生乌麻油、黄丹、蜡,其制法为“内油铜器中,微火煎之,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膏成。”

总之,以现在所有的资料来看,唐初时黑膏药就已经应用了,宋代医学大为兴盛,其医学著作之多也超过前代,并设立了熟药署,专掌药物的制作。在李迅的《集验背疽方》中,就有关于膏药的记载,特别是宋太平兴国三年到淳化三年(公元973-992年)编成由国家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具有重大意义,此书是由医官王怀隐等就当时太医局搜罗各家验方汇编而成的。其理论出于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可以说是唐宋之间劳动人民医治疾病的经验总结,该书对痈疮、蜂窝毒、疥疮、骨折、金疮等外科疾病都有专门的篇章,详细地谈到病因、症状、病机、诊断、治疗方剂及其制作方法等。关于膏药方剂的记载也很多,软膏和硬膏的方剂都有,其中黑膏药的记载是很多的,如“雄黄膏”、“通伸膏”、“抵圣膏”、“大垂云膏”、“麝香膏”、“镇江膏”等,并记载有详细的制作方法,其余许多黑膏药的治法,与此大同小异。这些膏药每种方内,药味少则七、八味,多则二、三十味,要比隋唐时代的硬膏药味多得多,制法也比那时完善得多,从“滴在水中药不散”、“滴水成珠”,以判断膏是否制成,以及“悬于并底一宿出火毒”等操作来看,技术已日趋完善,由此看来,黑膏药已由不完全发展到比较完全,由使用少发展到大量使用于临床各学科,与此同时,轻膏还是广泛的使用着。

到了现代,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膏药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有些人运用了现代科学理论,对膏药治病的道理进行研究,已获得良好的成就,如陈培元测出膏药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碘,亦可被体内吸收,证明确能“内治”而且膏药释放药效的能力比橡胶硬膏强而持久,对皮肤的透入性强,关于膏药的“过老”及“过嫩”的问题,也是一门炼制的经验和技术,现代进一步研究检测,其软化点在46℃-55℃之间为宜,膏药制成后要去火毒,现认为与丙烯酸等有关,从而可将膏药置水中强加搅拌,能加速“火毒”的除法,以免使皮肤起泡或过敏(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科学完善了膏药的历史来源,治病原理,临床功效,疾病范围,尤其是对许多疑难杂症通过内病外治,经穴贴、关节、皮肤贴敷,具有内病外治的远期疗效,创造了攻克疑难杂症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辉煌。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三则 钱开达
善持堂据此辨病为飞蚊症。其中痰结气结和血结,之前医案摘录已有简述。去年3月善持堂接诊一位癌症患者男73岁。患者拒绝转而求治善持堂中医,一年后再检,右侧髂窝结节较前大大缩小。今年春节后,应家属之请,善持堂上门看诊。中医治疗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原则是活血化瘀。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中医“通因通用”之大柴胡汤 郭文龙
杨某,女,45岁。“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治法的妙用。遂用大柴胡汤以通里泻实,平胃散以化痰消痞。《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更年期 李华歆
让我们先总结一下“更年期”女性都有哪些典型症状……所以说“更年期”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肥胖 潘洪波
中医认为,造成肥胖的最大问题是“肝郁”和“脾虚”。肝郁造成胆汁分泌不足,脾虚则导致胰腺功能减弱,而胆汁与胰腺正是消解人体多余脂肪的两位干将,只有将这两位干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的问题。 -
四肢畏冷3年不愈,典型真寒假热证 李家合
用药反馈:患者服用7副药后,口腔溃疡较前明显好转,咽喉未见肿痛,四肢畏冷之症较前亦见缓解,考虑用药准确,守前方继进14剂。 -
经方加减治“打嗝伴胸闷汗出2年”案 宗琪
患者:周某某性别:女年龄:65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6日主诉:易隔气伴胸闷2年余。
最新文章
-
云医案:持续发热盗汗经方辨治 于云
西医内科会诊后,对持续性发热和持续性全身出汗无良好措施,只提出调换高档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者疮疡久病,低热不退,全身盗汗涌出,固汗清热是标,乃急则治之。该患者服中药即效,又未加西药等抗生素,而平定发热、盗汗症状,可谓经方对证之功。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硝石矾石散 李华歆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硝石矾石散!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烧)上二味,各等分,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