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

2021.10.10 802阅读 评论数 0 5

1.病因治疗


主要指西医学治疗。慢性肝炎需采用有效病因治疗,具体方案与药物可参照相关指南,如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疗共识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等。

2.肝纤维化中成药治疗


截至目前,尚无明确可用于临床的抗纤维化化学或生物药物,而中医药在该领域有明确的优势,已有多种注册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上市,也有较多文献报道能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以及经验方,遵从病证结合诊疗原则,临床可根据相应中医证候病机选用。
1)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药物(组成及功效依据药品说明书)

1)扶正化瘀胶囊(片):由丹参、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制) 等组成。功能:益精养肝,活血祛瘀。适应证: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 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用法:口服,胶囊每次1.5g、片每次1.6g, 一日3次,宜饭后服,早期湿热盛者慎用。

2)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制)、莪术、赤芍、当归、三七、党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板蓝根、连翘等组成。功能: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适应证: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阴亏虚,热毒未尽证候者均可使用。 用法:口服,14片,1 3 次。

3)安络化纤丸:由地黄、三七、水蛭、僵蚕、地龙、白术、郁金、牛黄、瓦楞子、牡丹皮、大黄、生麦芽、鸡内金、水牛角浓缩粉等组成,功能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早、中期肝硬化,表现为肝脾两虚、瘀热互结证候者,症见: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纳食减少、便溏不爽、小便黄等。用法: 口服,一次6g,一日2 次。

4)强肝胶囊(丸):由茵陈、板蓝根、当归、白芍、丹参、郁金、黄芪、党参、泽泻、黄精、地黄、山药、山楂、六神曲、秦艽、甘草等组成。功能: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适应证: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证属气血不足,湿热蕴结者。妇女经期暂停服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高酸性慢性胃炎患者减量服用。用法:口服, 15粒(胶囊),1 3 次。

5)肝爽颗粒:由党参、柴胡(醋制)、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炒)、枳壳(炒)、蒲公英、虎杖、夏枯草、丹参、桃仁、鳖甲(烫)组成。功能疏肝健脾,清热散瘀,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郁脾虚夹湿热血瘀证候者,症见: 乏力,纳差,腹胀,厌油腻、口苦口干,胁肋胀满、肝区疼痛等。用法: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2)文献报道抗肝纤维化药物


1)大黄䗪虫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痞。原为治疗五劳虚极、瘀血内结而设。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孕 妇禁用,过敏者停服。临床观察发现有一定的改善肝纤维化作。

2)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消癥化积,原用于治疗疟母(疟疾所致的脾脏肿大),症见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肿块,近代也用于肝脾肿大属血瘀气滞者。对于慢性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均有治疗效果

3)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功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原方主治少阳病,可用于慢性肝炎与慢性胆囊炎,文献报道,该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及乙肝后肝纤维化均有治疗作用。

3.中医辨证治疗


肝纤维化的基本证型为气阴虚损、瘀血阻络。但在肝纤维化病变的不同阶段感受病邪不同或体质差异,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在辨证治疗时,应病证结合,基本治法与辨证论结合灵活运用。
(1)基本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针对正虚血瘀基本证型施治。益气药可选用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养阴药可选用生地、沙参、麦冬、白芍等;活血化瘀药可选用丹参、桃仁、当归、赤芍、川芎等。
(2)辨证用药:在基本治法基础上,针对下述常见证候并结合原发病辨证施治。

1)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热祛湿。

代表方药: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加味

茵陈18g、栀子9g、制大黄6g、黄 芩10g、泽泻10g、车前子15g等。

2)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
代表方药: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柴胡9g、芍药9g、当归9g、白术9g、茯苓9g、薄荷6g、甘草4.5g等。
3)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药: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与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生地黄18g、当归9g、沙参9g、麦门冬9g、枸杞子12g、山药12g、山茱萸12g、丹 皮9g、泽泻9g、茯苓9g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燚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不再是疑难杂症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阳虚外寒内饮,仲景麻附细痊 张宝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概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是阳虚外寒内饮的典范之剂,本方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味中药组成。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