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疏肝抑酸通降法治疗胃食管反流

2021.05.24 294阅读 评论数 0 6
        张某,男,38岁,于2021年3月6日初诊。自述反酸烧心半年余,加重1周,平素喜欢喝酒,易怒,一周前与爱人发生争吵,导致烧心反酸症状加重,为求中医中药系统治疗,遂来我院,门诊行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13:Hp:( )22.806。现症见面色少华,形体适中,烧心反酸,胃胀,呃逆,纳差,寐差,大便成形,日1次。舌体偏胖,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吞酸,肝胃郁热证;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则:疏肝健脾和胃,抑酸通腑泻热。方药:柴胡10g,焦术15g,四石各20g(先煎),香橼15g,香附15g ,苏子15g,炒山药15g,神曲15g(包煎),内金10g,乌药10g,陈皮10g,厚朴15g,枳实10g,白蔻15g(后下),煅龙牡各20g(先煎),龙胆草15g,决明子15g,丹参15g.共14剂,水煎服,每日1剂,300ml,早晚分服,嘱患者服药期间禁酒及肥甘厚腻辛凉之品,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2021年3月21日患者前来复诊,自述反酸烧心于下午15:00-17:00尤甚,心烦易怒,胁痛,上方调乌药15g,丹参10g,加煅石决明20g(先煎),黄连15g,吴茱萸5g,草豆蔻10g(后下).共7剂,煎法如前。
        三诊:2021年3月29日患者再次复诊,因工作需要辗转外地,遂前来调方,自述反酸烧心症状明显好转,胃胀、呃逆症状基本消失,遂上方去煅浙贝母、煅瓦楞子、枳实、草豆蔻、白蔻、香橼,7剂,煎法如前。此后一个月随访,患者情况很好,未再次发作。
    此患者为典型的肝胃郁热证,平素喜怒,善饮酒,又与爱人发生争吵,肝郁日久化热横犯于胃,肝胃郁热,故患者出现反酸烧心;胃失和降上逆,故胃胀,呃逆;木乘脾土,脾失健运呆滞不化,故纳差;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寐差。方中用柴胡、香附、香橼、乌药以疏肝理气止痛,调肝疏泄之职;四石以制其酸;神曲、内金、姜黄、丹参为消食化积和活血化瘀之通法,消食和胃,通畅腑气,胃和入寐,又久病必瘀,势必要加入活血药,通行血脉;焦术、陈皮以健运脾气;枳实、厚朴、白蔻、苏子以宽中行气和降胃气;龙胆草、决明子以清肝润肠。二诊:患者自述下午15:00-17:00烧心反酸加重,此时阳明经气旺盛,肝郁横逆犯胃,胃气奋力抵抗,相争激烈,故加重;肝经走于两胁,气机郁而化火生热,故见胁痛,急躁易怒。上方加入黄连15g、吴茱萸5g,抑酸的同时不伤及胃气,同时将乌药增至15g,加草豆蔻10g,增加行气之功,加煅石决明,施以平肝潜阳,重镇降逆之功。三诊:患者反酸烧心症状明显减轻,遂去煅瓦楞子、煅浙贝母;减少辛温理气之品,恐伤及阴液,遂去香橼、白蔻、草豆蔻、枳实。上方共奏舒肝健脾和胃,抑酸通腑泻热之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岳亚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 夏耀飞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胡某某,女,7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罗堡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结果:2023年8月13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肿胀明显减轻。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