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我的医案】冠心病心梗心肌缺血治验——补益五脏,和血通络法
患 者: 温某汉, 男, 62岁
初诊 时间: 2020-08-06
症状简述: 心前区不适,心悸闷胀持续不断,背部胀痛持续,有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心梗住院病史;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病发多年,曾多方求治效果不显。体形稍胖,大腹便便,面色萎靡,精神不振,话语低微,舌绛红无苔,舌边齿痕较多,(见舌图)脉细数。

中医诊断: 心肺气虚、肺肾阴虚,血运不畅。
拟用“至中逐瘀汤”(自拟)治疗,用药详情: 蜜炙黄芪 20克、水红花子 5克、生党参 10克、熟地黄 15克、丹参 15克、降香 5克后下、燀桃仁 5克打碎、炒赤芍 10克、当归尾 5克、牛膝15克、麸炒白术 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生川芎 5克、麸枳壳 5克、炙甘草 10克、酒女贞子 15克、墨旱莲 15克。

以上中药使用“甘草”APP开方配成颗粒剂型,七天一个疗程,每天服2小包,分上午下午空腹服药。
8月14日服药一疗程7天后,再诊诉感觉好多,症状减轻。心胸舒畅,感觉胸部已无不适,面色红润,脉沉。效不更方,予原方再进七天药量调治。
8月27日三诊,只是有少许仍觉闷胀滞感觉。又想去旅游,要求医生为其开两周的上方中药颗粒剂。治疗守上方加全瓜蒌15克、郁金10克合方,温先生带着中药颗粒剂旅途中坚持服药。两夫妇去旅游二周多,历经登黄山顶峰、上庐山游玩(见图)无觉胸部闷胀心悸等多年的感觉发作。


9月16日四诊,上述症状已经没有发作。要求按前方再给一疗程中药颗粒剂巩固治疗。
10月17日五诊,停药一个月今天复诊,自述一直无不适等症状。今天觉左前胸稍有闷胀感,赶快来要求按原来方药继续巩固治疗。
按:辨证施治是根本治则。本症心血瘀滞,血阴不足,气运不畅症。考虑患者心悸心胀闷病症为肺肾气虚,脾失运化,心血不畅所致。而补气活血最著名的方剂为血府逐瘀汤,故选用该方合二至丸加减应用:同时加强补肾纳气运气功能,勿忘滋阴养血故用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狗脊;疏郁解结加郁金,全瓜蒌等。
枳壳与柴胡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桃仁红花配伍活血化瘀,芎归芍地补血活血等。
该方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再者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 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最后充分考虑年老肾虚精津血脉亏虚而滋补肾阴肾阳,反促心血循行无阻。
血府逐瘀汤
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为现代的心肌缺血心梗症,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
综合该治疗冠心病心悸心闷,该方剂集补中益气汤、血府遂瘀汤、二至丸之意于一炉,共奏补肺肾运心血,滋津血阴,活血解郁通络之功,服药后功效明显,患者满意。
《补中益气汤》方歌为“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思考: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而八纲辨证是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例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 谢江强
孩子的大部分疾病与“脾虚”有关脾胃虚弱的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生病为什么说孩子的身体问题大部分是由脾胃问题引起的呢?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外感类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发育迟缓、瘦弱等问题,这些无一不与脾胃虚弱有关。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伤寒论第93-94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1SPRING2024第93条中患者病情还是处于太阳表证阶段,仲景曾多次强调在太阳表证未罢且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时,此时治疗上应该还是以“表解”为主,而医生可能太过着急,直接用了“攻下法”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读书丸 潘洪波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一奎的医家,在他的《赤水玄珠》里面收录一个方剂,名为“读书丸”。这就是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读书丸,虽然药方组成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灵丹妙药”。 -
怎样年轻10岁 谢江强
怎样年轻10岁阿美和小自己八岁的妹妹一起出门的时候,不认识的人往往会把两人认为是双胞胎姐妹。年龄是女人最大的敌人。驻颜汤组成如下:白术、当归各15克,红景天、玉竹、玫瑰花各10克白术是一味健脾效果非常好的药。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胃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 -
中西医结合认识舞蹈病 张宝华
现代医学认为,舞蹈病是由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和传导所致。
最新文章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8医案55陈某,男,28岁。此案嘈杂,肝胃郁热使然。方中薄荷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助柴胡散肝郁解郁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瓦楞子对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有制酸止痛作用。医案56吴某,女,36岁。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 谢江强
感受温暖就可以治疗疾症舒心祛痛风37岁的杜女士3年前被确诊患有痛风病,发作时,小关节红肿热痛,有时可见头晕乏力,有时伴有双下肢沉重无力,有时还会出现腹泻、胃胀等表现。针对杜女士的情况,我去掉了成膏药中的阿胶,以免加重她的溃疡症状。
图片怎么插入?
编辑时点击换行,在图片选项点击进入自己的相片集,选点需要使用的图片,点击确认即可。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而八纲辨证是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例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这应该只是说有点闷而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肌酶都不算高,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的胸闷吧,真缺血了,爬山越岭,这不是送西天么
你这咋诊断的心梗……
老师是几个方子合在一起用的药吗?这个方子立意不错
多谢你的关注!是的,我的方子“至中逐瘀汤是由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和血府逐瘀汤三方加减而成。临床上可以随症加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