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十二经流注指导用药一例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指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时间次序)
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时间医学的概念,其实这个在中医很早就应用了。十二经纳地支歌,就是十二经气血流注的时间对应。临床中的一些症状与这个是十分相符的,比如说。肺病的咳嗽很容易在寅时加重,肝病的失眠很容易在丑时加重。针对一些特定时间段的症状,可以考虑相应的脏腑经络,然后给予相应治疗,就可以取到理想的疗效。
病例一则:患者高左,55岁,主因肺癌术后10月余,发现肝转移2周,发热1周入院。
【病史简介】
2011年12月下旬出现咳嗽、咯痰,偶痰中带血
2012年02月中旬诊断为左肺鳞癌
2012年02月29日行左全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2012年03月出现胸部疼痛,行骨转移灶放疗
2012年05月至07月行3周期TP方案化疗
2012年12月发现肝转移,继续行放疗
2013年01月01日出现发热、伴寒战,无明显咳嗽,抗感染抗炎1周后症状无改善,遂入我科。入院前血常规:WBC 15.80*109 /L,N 89.34%(1月4日)入院急查血常规:WBC 12.12*109 /L,N 87.14%(1月7日)
处理:
1.查PCT、CRP,胸部CT明确有无感染,如体温升至39℃,抽取血培养。
2.暂应用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2.5g 2/日以抗感染。
1月8日检验:PCT <0.1g/L,CRP 181mg/l
中医证侯: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5℃,16时至20时易发热,恶寒,无咳嗽、咯痰,纳差,寐可,大便可,小便黄赤,舌质紫暗,齿痕明显,脉弦涩。方(一)
患者发热,治疗一周,有恶寒,提示尚有表证。其他症状提示脾虚,尚有湿滞血瘀。这个时代很多病人都是经过西医治疗后的,很少有那种不经治疗典型的病例,这也是这个时代中医要面临的一些问题。选用柴胡芍药汤加减。
柴胡24g 黄芩10g 清半夏10g 白芍30g
党参20g 茯苓20g 泽 泻 20g 炙甘草10g
丹皮10g 郁金10g 川 芎 10g
中药颗粒剂3付,水冲服,分3次服用,1月7日至9日服
中医证侯:患者发热较前好转,体温不超过38℃,下午至夜间体温正常,发热时间转移至04时至06时,气短明显,稍活动即加重,纳可,寐一般,大便不通畅,小便正常,舌暗红,苔白,左脉弦细,右脉弦大。
方(二)
患者大便不通畅,与大肠有关,发热时间为寅时,与肺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此不虚也,临床中治肺不治大肠,非其治也。故加用大黄、枳实以通腑。
柴胡40g 黄芩15g 清半夏20g 白 芍30g
党参20g 茯苓20g 泽 泻 20g 炙甘草10g
丹皮10g 郁金10g 川 芎 10g 当 归20g
枳实10g 大黄6g。中药颗粒剂3付,水冲服,分3次服用(1月10日至12日服)
方(三)气短明显为肺部症状,选择麻黄,原朴,杏仁以利肺。
柴胡18g 黄芩10g 半夏20g 白 芍30g
党参20g 茯苓10g 泽泻20g 炙甘草10g
丹皮6g 枳实10g 大黄6g 麻 黄6g
厚朴10g 杏仁20g。中药颗粒剂5付,水冲服,分3次服用(1月13日至17日服)
1月17日后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常规WBC 6.88*109 /L,N 87.14% CRP 116mg/l
中医证侯:患者体温正常,精神佳,无明显胸闷气短,稍活,纳可,寐一般,大便通畅,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左脉弦细,右脉偏大。拟出院。
方(四)患者症状好转,准备出院,理中善后,兼顾其他症状。
党 参20g 茯苓10g 白术10g 干姜6g
炙甘草10g 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30g
清半夏20g 丹皮6g 桃仁10g 厚朴10g
杏 仁20g 牡蛎20g,中药颗粒剂7付,水冲服,分3次服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小柴胡汤 李华歆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寒热错杂证 张宝华
此患寒热错杂,然中虚有寒为著,故而甘温、苦温、辛温为主,主在温太阴,降阳明,化水饮。至若苦寒之芩连,治在阳明,去其热也,此方温为八分,寒为二分,乃量体而裁,临证经实而成,非套方而就病名耳。 -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 谢江强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王小姐受不住这几年减肥风潮的吸引,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减肥的大军。但王小姐说她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只要正常吃饭就会比现在胖得多,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减肥、不敢乱吃东西的原因。希望我能教她些能不用管住嘴又能保持体重的办法。 -
经方实验录之发热 张宝华
某成年住院女性患者。近来发热、头重、呕等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入院治疗,经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发热待查,系统对症治疗后未得缓解而邀中医会诊。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最新文章
-
茵陈蒿汤 李华歆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茵陈蒿汤!小便不利与腹满均是水湿停留的表现,身黄鲜明为热重,可与“茵陈蒿汤”治之!金匮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咳嗽案 张宝华
董某某,女34岁。处方:麻黄10克、生桂枝10克、干姜10克、姜半夏15克、醋五味子10克、麸白芍10克、细辛5克、柴胡15克、人参片10克、生黄芩10克、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7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咳嗽减半,他症亦有
-
孩子的小便也不容忽视 谢江强
孩子的小便也不容忽视小便清长的根源在于肾气虚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女儿来看门诊。她妈妈说孩子的食欲也不是太好,问我能不能再加点什么开胃的药。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凉拌折耳根(陈医生) 陈鹏
第一,折耳根洗净,控水。爱吃辣椒的话,可以放几个切圈的小米辣第二,灵魂拌料:两勺陈醋加两勺白糖,搅拌均均,再加入少许鸡精,蚝油,老抽,香油,辣椒油,搅拌。第三,把这个灵魂般的加入折耳根搅拌均匀,放上香菜即可
-
皮肤瘙痒五年一案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及肩背瘙痒昼轻夜重5年现病史:胃纳一般,入睡困难,寐浅易醒,梦多,时有便秘,头晕。皮肤瘙痒处抓后有小疙瘩出现,剧痒难忍。此案皮肤瘙痒兼心律失常、早搏等,乃心阳不足之兆。服药后瘙痒稍减轻,自诉经常用上海硫磺皂洗澡,每周一次。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头疼咳黄痰案 李高勤
2023年11月就诊[主诉]:感冒后头疼,眼眶疼,咽喉疼1周。咳嗽咳痰,咳黄痰,咳不出,小便黄,大便2天未上。可以考虑用苇茎汤,清肺化痰。
-
秋游 陈鹏
秋游文/陈我站在时间的长河里那里没有日起日落我在五岳之巅举起酒杯想把河神灌醉我在记忆中扬起飞帆梦想已远去我想和你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看花开我想和你一起穿越云海点燃璀璨的银河其实我最想和你一起静坐在色有和虚空中修行秋游文/陈我站在时间的长河里那里没有日起日落我在
有理有据,好!!!
试用。
已经学习好了
学习了
学习了
感谢分享学习
上古医术?!😀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