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一剂大柴胡,热退诸症除,谁言中医慢,功效病家知

2021.07.13 2061阅读 评论数 16 43
6月22日会诊一普外科病人,治疗如下。
姓名:李某某 性别:男 年龄:82岁 科室:普通外科病区,床号:## 住院号####会诊类型: 急会诊,被邀请会诊科室:中医科门诊 


病情简介:主诉:右上腹部胀痛6小时。6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肩背部放射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战、发热,无胸闷、气短及心慌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在家口服“消炎利胆片”后腹痛无缓解,来我院门诊就诊,行肝胆B超:胆囊结石,胆汁稠厚,胰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查新冠肺炎病毒抗体;阴性,新冠核酸检测:阴性,急诊以“腹痛结石性胆囊炎”之诊断收入我科。发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食纳、夜休欠佳,大小便正常。本院诊断:腹痛
会诊目的:患者以“右上腹部胀痛6小时。”之主诉入院,诊断: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抗感染等治疗。胸部CT:双肺炎症,右侧胸腔积液,建议复查;肺气肿;右肺数个实性结节,建议定期复查;双侧胸膜肥厚并局部钙化。结石性胆囊炎伴周围较广泛渗出,其一结石位于胆囊颈部,胆汁淤积;腹水,比邻肝右后叶下段可疑低密度灶,建议行MIR检查;肝门区结节状高密度影,请结合临床。动脉硬化。近几日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6℃,患者及家属要求中医科会诊,协助诊治。
申请会诊科室:普通外科病区 申请医师:副主任医师徐##
申请会诊时间:2021-06-22 16:25
会诊意见:病史敬阅!
查看病人,精神可,诉近日间断发热,无明显寒颤,下午发热,应用退热药后汗出明显,口干,无明显口苦,纳一般,休息欠佳,易醒,夜间小便3次,大便偏干,今日应用开塞露通便,舌暗红,舌质干燥少津,脉弦数。中医辨证:发热(少阳阳明证)
建议:1.继续贵科目前治疗。
2.口服中药治疗,处方:柴胡15g、黄芩9g、白芍12g、赤芍12g、天花粉15g、玉竹15g、牡蛎25g、茯苓15g、党参15g、枳实9g、厚朴9g、白术15g、干姜10g、大枣15g、甘草10g。暂给予中药5副,每日1副,分2次用。
3.谢邀!不适随诊。
会诊医师:主治医师马亮 ,会诊时间:2021-06-22 17:18
分析:回顾病史,病人6月16日出现症状,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发热无明显改善,因病人退休前在某区中医院做行政管理工作,加之,既往因胆囊出现症状后,均以中药治疗好转,此次抗感染治疗一周症状改善不明显,故尔要求中医治疗,发的是急会诊。分析:病人以间断发热、右腹胀痛,口干,大便偏干为主证,予大柴胡汤加减,年高故去大黄,以生白术、芍药,枳实、厚朴通腑。会诊结束时已接近下班,病人老伴打电话至医院,要求加班煎药,煎药房给予加班煎药,当天7:30患者儿子取到药,夜间病人即服用中药。第2日下午接病人老伴电话,病人当天就喝了药了,吃了3次,已无发热,腹部胀痛明显改善,当天就下床自行活动了,对我们的服务表示感谢。6月25日,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减轻,自行要求出院,签署自动出院协议书后出院。病人本人及家属均表示中医疗效显著,但西医同行表示,中医怎么可能那么快,一吃就退烧了,症状减轻?应该是抗生素取得的疗效。公道自在人心了。出院后4天。6月29患者来我科门诊复诊,体温正常,偶右上腹不适,口干,稍口苦,休息稍差,大便通,小便可,舌暗红,质较前润,脉弦滑。给予小柴胡剂和解善后。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马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刘革命 资质认证

    真的不慢

    2022-05-23 05:40 评论数 0 2
  •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好的

    2022-05-01 06:02 评论数 0 0
  • 宗琪 资质认证

    个人觉得,此方是大柴胡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何故无半夏呢?

    2022-01-19 04:14 评论数 0 2
  • 宗琪 资质认证

    个人觉得,此方是大柴胡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何故无半夏呢?

    2022-01-19 04:14 评论数 1 3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宗琪

      口干去半夏

      2022-01-21 09:34 评论数 1 0
    2. 宗琪 资质认证 回复    马亮

      受教

      2022-01-22 07:23 评论数 0 3
  • 徐小进 资质认证

    此方用药之妙在于柴胡与芍药两味

    2021-07-19 10:28 评论数 1 3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徐小进

      多谢指点!!

      2021-07-29 11:37 评论数 0 0
  • 于云 资质认证

    发热往来,右上腹痛,又伴随明显他症,诊少阳阳明病,大柴胡汤主也是最好的选择。柴胡为君,大黄为臣,另谋其臣非不可也,有白芍枳壳川朴行之有效。

    2021-07-17 08:48 评论数 0 0
  • 柴春泉 资质认证

    大黄用了效果会更好

    2021-07-15 07:51 评论数 1 3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柴春泉

      医院有诸多限制,药房有酒大黄,同时输头孢,故未用。

      2021-07-15 06:48 评论数 0 4
  • 王丽霞 资质认证

    为什么用干姜

    2021-07-14 08:43 评论数 1 0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王丽霞

      无生姜,只好如此。

      2021-07-15 06:46 评论数 0 0
  • 王翔 资质认证

    佳案!给你点个赞!美中不足没有用大黄,大柴胡汤诸证具备,不用大黄实在可惜,另外干姜用多了。不然复诊不会口干。

    2021-07-14 02:28 评论数 1 2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王翔

      多谢指教!

      2021-07-15 06:46 评论数 0 0
  • 王翔 资质认证

    大黄可以用。

    2021-07-14 02:25 评论数 1 3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王翔

      多谢指教!

      2021-07-15 06:47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柴胡汤证 刘娟

    往来寒热是正气不足的特殊表现,同时提及少阳病的本质是正气已显不足,该患者久病、大病患者,正气不足,用小柴胡汤后1剂退热,效果佳。

  • 胃胀伴反酸1周余,经方加减5剂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1日主诉:胃胀伴反酸1周余。

  • 中医视角下的支原体性咳嗽 张宝华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支原体咳嗽应以宣肺止咳、解表散邪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利湿排痰的目的。

  • 麻黄附子甘草汤 李华歆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组成!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谢江强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我心中的黄耆 张宝华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 再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 姚金虎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这确实很有道理啊。量不仅仅是剂量,也是配伍比例。量是证的体现,也是辨证论治的灵魂。另外有些独特的剂量,比如逍遥散中的薄荷,补中益气汤中的升麻,柴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中医思维的重要体现,绝不是什么糟粕。

  • 从肝的疏泄说失眠 罗沿印

    阴阳相交,肝的疏泄作用至关重要,肝气郁结不舒,导致气机升降逆乱、阳不入阴,从而出现阴阳不交而失眠。所以,肝的疏泄不节是导致心肾不交型不寐的重要原因,其中肝血不足为本,心肾水火不济为标,本与标互相影响。故从肝之疏泄入手治以滋阴潜阳,养血疏肝而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