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别怕,中医助你睡个好觉

2023.03.27 513阅读 评论数 0 12

  睡眠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质量不好的危害极大, 包括增加心梗、脑梗、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各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长此以往,失眠对个体造成的困扰并不只是无法入睡、睡不好觉、日间精力不足,失眠所引发和共病的精神、躯体疾病对个体的危害更为显著。在情绪方面,失眠常共病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直接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风险。在认知方面,失眠可共病痴呆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因为睡眠和认知功能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躯体方面,失眠常共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等可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因此医生在诊疗时,不仅要关注个体的睡眠状况,还要综合考虑其是否患有其它疾病,以便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3/4的人晚上11时之后才能入睡,近1/3的人在凌晨1时后才能进入梦乡”,由此可见,失眠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那么中医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失眠呢?

首先,要知道历代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认识。在门诊,最常听到患者诉入睡困难、彻夜不眠、易醒、醒后不易再次入睡、梦多等等。中医关于睡眠障碍的研究渊源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了。比如《灵枢· 口问》中:“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种人体“觉醒一睡眠”的产生是阴阳消长出入的正常睡眠生理规律,是最早的阴阳睡眠理论的基础。 然而卫气运行失常、阴阳盛衰失调,就会产生不寐、嗜睡和多梦(包括梦惊、梦语、梦游、梦魇)等各种睡眠障碍。此外。《索问·病 能》:“人卧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 所之寄则安。”进一步指出了脏腑损伤,阴阳不和而致夜寐不安的机理。同时《灵枢·营卫生会》有“老人之不 夜瞑者,……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详尽地分析了老年人失眠的病因和机理。综上,大凡阴阳失调、邪气客于五脏六腑、卫气运行异常或脏腑损伤阴阳不和以及年老气血衰少、营卫运行失常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

其次,关于中医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方面,主要是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气血为总则。具体方法有采用补益心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疏肝养血、清肝利胆、清热化痰、祛湿化痰、益气镇惊、健脾温肾、益气通阳、滋肾填精、和胃化滞、活血化瘀、清暑益气等治法,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 常,即可心神守舍,不寐而愈。同时给予安神定志,在辨证论治、平调脏腑阴阳气血的同时,选择性应用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补脑安 神等对症选用,一般效果不错。比如,我们常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失眠;龙胆泻肝丸或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胆火旺,热扰心神之失眠;交泰丸加减治疗心肾不交,上热下寒者。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伴有情志不舒、抑郁患者,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胆气虚,平素胆小遇事不决的失眠患者。当然,还有非常多实用有效的方子治疗睡眠障碍,只要辨证准确,一般可获良效。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除药物治疗外,还须注意患者的精 神因素,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解除烦恼,消除思 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有效 缓解睡眠障碍症状。同时,患者还要做到规律生 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白天尽量少睡不睡, 并注意调节日常饮食。尽量做到饮食清淡,不饮浓茶或者浓咖啡,以免影响睡眠。晚上泡脚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睡眠。另外, 患者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跑步来调节睡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蓝雪松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 夏耀飞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杜某某,女,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0日初诊。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血管性神经性水肿性荨麻疹康复案例思考 朱强伟

    去年同期,我以血管性水肿性神经性荨麻疹,全程用中医辩证治疗+埋线近四个月,西药全停,症状偶发,由于疫情,无法继续治疗,又口服激素但不能停。发作时“关节疼痛”;眼睛剧痛伴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眼睑嘴唇浮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