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急下证举隅

2021.06.27 61阅读 评论数 5 2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几个急用“大承气汤”的条文,今试着举例说明!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内经》云: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咸页),下客主任,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我们知道“卫气”为水谷之“悍气”,从经络上,足阳明胃经与“目系”相连,而如果胃中宿积难化导致“卫气”异常亢盛别入“目系”则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热极伤阴导致眼睛活动不灵),此时用“大承气汤”急下的目的是泻下腹中积食,防止其热过度伤阴!



  第253条: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里实已成,积久化热,热蒸腾津液作汗而出,用“大承气汤”急下,以防过度汗出,津液大损以至阳衰!
  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本为太阳病)经发汗法病未解,邪气转入阳明,今汗出胃中燥,又本有宿食积滞,故成实也,实阻于内而气机不通故作疼痛,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一鼓作气,以防变化!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为水火之藏,少阴病从火化而热旺伤津,火盛津亏故口燥、咽干,以“大承气汤”急下,有釜底抽薪之妙!
  第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亦是少阴从火化而胃中津亏液竭,夹胃中宿食成实,阻塞气机故腹胀而大便不通,与“大承气汤”急下胃中积滞,然后观其传变可矣!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治第十七》: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为“里实”阻而“糟粕”旁流,如水渠中有巨石阻塞,而水必从旁路流行,有“实”故“心下坚”,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图治“利”之本也!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迟”为寒,“滑”为实,寒实相结故作下利不止,当急下其“寒实”(冷食),故与“大承气汤”! 
   综上所述,凡用“大承气汤”急下时均泻“实”而“救阴”!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阳明腑实重症,急下存阴,峻下存阴。八法中的下法中的缓急轻重以及寒下温下补下等,下而勿损是门大学问

    2021-06-29 07:50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大承气汤,力量峻猛,临床运用需辩证精准

    2021-06-27 08:49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下利,脉迟滑,用大承气汤,仲景用来下寒实?

    2021-06-27 07:39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张宝华

      是的,冷积

      2021-06-27 07:53 评论数 0 0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讲解详细,大承气汤泻实热

    2021-06-27 07:37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厥阴病(2) 李华歆

    大家此时可能会问小编,说了半天如果说“厥阴”在人体模型是“血脉”,那么“厥阴病”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便秘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68邢某,女,71岁。医案69丁某,男,74岁。现病史:今年6月份出现腹痛肠鸣矢气黑便,住某三甲医院,胃镜、肠镜未见异常,血止后出院。医案70陈某,女,32岁。主诉:便秘口臭1年。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别让病从口入 谢江强

    别让病从口入为急性肠炎“嘘寒问暖”有一次,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说孩子因为几天前吃了很多烤羊肉串,又喝了几瓶饮料,回家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好几天都过去了,到现在孩子每天仍然要腹泻2至3次。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 江边散步 陈鹏

    江边散步文/陈医生20231128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比起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附骨之疽,如影相随的冷。我喜欢一个人在江边散步,江水静静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小孩子在眨眼睛。我在江边默默地愁思,等待抬头,等待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照亮我一路前行的路。陈医生写于一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咳嗽一月,喝中药五天愈 李娟

    女,35岁,咽痛,咳嗽一月来诊。予以麻黄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五副,嘱忌生冷油腻辛辣及甜食水果,适当多饮温开水,勿劳累熬夜。2023.11.14复诊,告知,服药第二天即不咳嗽,眼稍红,上方稍作加减,继服五天,可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