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下肢凉痛半年余 独活寄生祛寒湿

2022.04.05 1211阅读 评论数 1 9

本病人为老家的一位亲戚,若论奔辈分来叫的话,应该叫姑姑,早年远嫁他乡,见面不太多。打电话说因为腿疼,已经有半年余,在当地检查了腰部平片,腰椎的磁共振,发现有椎间盘突出。当地医院给予局部理疗,按摩等措施,同时口服中西药物,西药具体用药不详,中药发过来的照片看用的是用的四妙丸。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实在没办法打电话向我求助,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其缓解症状。病人的基本情况如下:

刘某,女,55岁。于2022年01月28日 09:40 电话初诊 

病人出现两下肢发凉疼痛,右侧较重,两臀部疼痛向下肢窜,伴有双下肢汗出,病程有半年余,行走困难,劳累寒冷后加重,夜间加重,伴有腰膝酸软,下肢沉重,身困乏力,舌质淡,苔白腻。

证型:

肝肾不足证

处方:独活寄生汤加炮姜治疗

独活18克、桑寄生6克、盐杜仲6克、生牛膝15克、细辛3克、秦艽12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生川芎6克、生党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麸白芍15克、生地黄6克、炮姜9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于2022年03月10日 13:02 二诊 

病人服药后症状稍有好转,但是变化不大,因为随后随之是春节,病人并没有继续服药。此次来诊室当面就诊。症状疼痛与28号差不多,但是病人自述身困无力畏寒较重,舌苔同前,脉搏沉细无力。查体:双例梨状肌挤压试验挤为阳性。中医诊断为痹症。西医诊断考虑双侧梨状肌卡压综合症。

证型:

肝肾不足证,寒湿阻滞

处方:独活寄生汤加炮姜、麻黄、黄芪、黑顺片。

独活18克、桑寄生6克、盐杜仲6克、生牛膝15克、细辛3克、秦艽12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生川芎6克、生党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麸白芍15克、生地黄6克、炮姜9克、麻黄9克、生黄芪9克、黑顺片9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于2022年03月17日 14:21 三诊 

症状简述(刻诊):疼不是减轻多少,只是不再往下肢有窜的很那种感觉,腿晚上睡觉有时候都不那么出汗呢。但是这个大腿根部这个地方还是出汗。

处方:同前

独活18克、桑寄生6克、盐杜仲6克、生牛膝15克、细辛3克、秦艽12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生川芎6克、生党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麸白芍15克、生地黄6克、炮姜9克、麻黄9克、生黄芪9克、黑顺片9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于2022年03月28日 09:50 四诊 

病人自述:屁股不再疼痛,右边不疼了,左边儿疼,也是轻微的,有时候疼都是这个左腿还是不舒服。前天下午上驻马店去了,去时候坐那儿也好好的,到商场里转转,一圈儿回来了,回来走在路上两腿受凉,有点儿凉都不舒服,感觉是血流流通的不好的那个感觉。走路没事,你要坐家里头,站站走走,也不凉,屁股还有一点儿感觉有点儿凉,但是几乎都快不凉了。症状是好的多,这几天都感觉轻松的多,就是有时候这个腿好像有点儿沉,没劲,上楼稍喘。

效不更方

处方:

独活18克、桑寄生6克、盐杜仲6克、生牛膝15克、细辛3克、秦艽12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生川芎6克、生党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麸白芍15克、生地黄6克、炮姜9克、麻黄9克、生黄芪9克、黑顺片9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于2022年04月05日 16:46 五诊 

腿也不疼了,现在情况是不能坐那个硬凳子,坐的时间长了,这个腿还是感觉着有点儿不舒服,没有凉的感觉性不舒服,正常能走路一点儿感觉都没有,这走路腿也利索。就是不管往哪儿坐,一坐就感觉这个腿不舒服,坐的时间长了不舒服。

病症基本消除,需服原方,巩固疗效以善其后。

处方:

独活18克、桑寄生6克、盐杜仲6克、生牛膝15克、细辛3克、秦艽12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生川芎6克、生党参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麸白芍15克、生地黄6克、炮姜9克、麻黄9克、生黄芪9克、黑顺片9克

7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按:本病人病史比较长,既有肝肾不足,又有寒湿阻滞,因此,治疗的时间就要标本兼顾,既要补益肝肾,又要祛除寒湿,补益肝肾,选用了独活寄生汤,祛除寒湿选用了炮姜,附子,麻黄,黄芪。需要的说明是,像这种既有肝肾不足,又有寒湿内阻的痹证,我们在不易干甚的同时,尽量避免阴柔之品,以免助湿;我们在祛除寒湿的同时,尽量避免利湿之品,以免伤阴。所以我们在祛除寒湿的时候,选用了具有宣散发散的麻黄与具有补气益气的黄芪,与温阳散寒的附子。所以刚开始我们治疗补益肝肾,但取效不明显,加上祛除寒湿的药物,以后病人症状才较为好转。还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取得疗效以后,要继续治疗,巩固疗效,就是说含有湿邪的病症,病程比较缠绵,一定要坚持祛除寒湿,病人才能症状大为好转。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魏晓亮 资质认证

    老师分析治疗的好,学习了

    2022-04-06 09:1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进补用膏方心得 谢江强

    、进补用膏方过去是“吃饱求生存”,如今是“吃好求安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有强壮的身体,身体虚弱,当补益气血阴阳。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目的,待外邪祛除、恢复健康后再用膏方调理。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调理 谢江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中医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先天小儿体内正气不足,在脏腑中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主。治疗上若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期间,应按不同的病症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 经验2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经方”与“医缘”接着昨天的文章继续讲,小编临床实践时间其实并不长,临床使用经方时往往还是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所以小编给患者开方的时候都会找个时间相对空闲的时候,以保证能够与患者充分的交流!目前公众号粉丝4738人!

  •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 白成振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痄腮,中医亦称为“腮肿”“颐毒”等,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疾病传播和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 中医理论的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 谢江强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肾藏精,主生殖,女子经水有赖于肾气蒸腾气化作用,肾气的旺盛主宰着女子正常的生理变化,故妇人生殖功能与天癸密切相关;“女子以肝为先天”,中医讲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

  • 儿童支原体肺炎后,抽动症一例 赵龙

    4岁男孩,2023年11月中旬发病,初为发热,咳嗽,医院检查为支原体感染,肺炎。经西药等治疗后发烧退,咳嗽明显。支原体肺炎后引起,夹痰,万病皆为痰作祟,属痰湿阻于脑络。2024年1月28日二诊,患儿家长诉服药后,抽动减少。同时服用鲜竹沥口服液,一天三次,每

  • 妇人腹痛一案 李格铬

    1周前因泌尿系感染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现偶有尿痛,有乳腺结节病史,平素时觉双侧乳房胀痛。3剂后患者诉下腹憋涨感消失,无尿痛,双乳不适缓解。遂去公英、血藤、败酱,车前子等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服药5剂后双乳不适基本消失,未在复诊。

  • 中医哮喘病程管理 李新明

    本文将就中医哮喘病程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 胁痛医案整理二 谢江强

    胁痛医案整理二医案60徐某,女,56岁。现病史:脘胁时痛1年,时上下左右窜痛。2019年6月1日二诊:服药7剂,脘胁上下左右窜痛十去八九,继以上方15剂,巩固调理之。医案61孙某,女,68岁。医案62史某,女,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