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便秘为什么不用中药枳壳枳实呢?
1. 药性偏峻,需规避“伤正气”风险
枳实(力量强)、枳壳(力量较缓)均能破气消积、导滞通腑,但药性偏“峻猛”,尤其枳实,对气机的推动作用强,可能耗伤脾胃正气。
- 针对“单纯食积便秘(无脾虚)”:若腹胀严重、积滞堵滞气机明显,医生会少量用枳壳(替代部分槟榔)辅助理气通腑,但不会作为主药——因山楂、莱菔子等已能兼顾消食与轻理气,无需依赖枳壳/枳实的强破气作用,避免“积滞去而气伤”。
- 针对“食积+脾虚便秘”:这是最需谨慎的场景。脾虚者本身“气不足”,若用枳壳/枳实,可能加重气虚(如导致乏力、食少更明显),违背“标本兼顾、不损伤正气”的原则,因此通常优先选莱菔子(理气不耗气),而非枳壳/枳实。
2. 适配证型较窄,非普适性选择
枳壳/枳实更适合“食积+气机郁滞严重”的便秘(如腹胀硬满、排便时“有便意但排不出”,且无明显脾虚),但这类情况在积食便秘中并非主流:
- 多数积食便秘(尤其是儿童、老人)常伴“脾虚”或“积滞化热”,前者忌用破气药,后者需优先清热润肠(如瓜蒌仁),枳壳/枳实的适配场景有限。
- 若仅为轻度气机不畅(如餐后腹胀、便干),用陈皮、莱菔子已足够,无需动用枳壳/枳实这类“强理气药”,符合“轻剂缓治”的安全原则。
3. 儿童与体虚者的特殊禁忌
儿童脾胃娇嫩、老人多气虚,枳壳/枳实的破气作用易损伤其脾胃功能,可能导致“通腑后食欲更差”“乏力加重”,因此在“儿童积食便秘”“老年积食便秘(伴乏力)”中,通常明确避免使用,优先选温和的神曲、莱菔子、山药等。
简言之,枳壳/枳实是积食便秘的“备选药”而非“常规药”,仅在“积滞重、气机堵、无脾虚”的特定证型中少量使用,核心是为了平衡“通腑效果”与“保护正气”,避免药性过峻带来的副作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书法2508 陈鹏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减治“出汗过多”案 宗琪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一) 张宝华
一百四十一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本条的“弥更益烦”也是,本来他是表证,吃点发汗药病人就好了嘛! -
端午流绪 张宝华
布谷声声、芳艾处,佳人钗许少一株。有明总在证无明,终是颠倒。奈何桥下一碗汤,了却前世行无常,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切有为法,拉磨驴子,便是去了目眼,依旧一圈复一圈,自性本心何须求,索主春风是执颠。 -
伤寒论第四十五条(一) 张宝华
四十五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高颖
后续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药物调整和巩固治疗,口腔溃疡未再复发。 -
解表蠲饮小青龙 赵军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并脉证治》“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小青龙汤为寒饮,舌象应为舌质淡苔白。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咽痒咳嗽医案 高颖
主诉咳嗽持续一周。止嗽散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荆芥疏风解表;紫菀、百部温润止咳;白前降气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且止咳。在本案中,于止嗽散基础上进行了加减。 -
头晕、呕吐3天,中药3剂痊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男年龄:8岁初诊日期:2025年1月17日主诉:头晕、呕吐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头晕、呕吐,伴咳嗽,纳差,伴口臭,无汗,大便时不畅,昨日喝水即吐,舌质淡,苔白厚腻,舌边红点,舌尖略红,左脉:浮数有力,右脉:浮数略弦有力。 -
《伤寒论》第108/109条! 李华歆
——高尔基1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SPRING2024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的第108、109条,因为两个条文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小编把它们放在一块为大家讲解!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最新文章
-
再观吴茱萸汤 张宝华
吴茱萸汤乃《伤寒论》中方,善治水气冲逆之证,且能健胃。故而主以吴茱萸汤温中化饮,补虚健胃。若服吴茱萸汤症不得缓反加重者,其病不在中焦,非中虚水饮所作,当在上焦耳,药不对证,故而有斯论。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饮,止呕止痛,良方也。
-
针灸行气思考 曹雪盼
针刺之法首要在三得气守气行气其中行气之法应是最不易行气之法即让施针者使针感传于患处例如肩周炎:针刺穴位使针感传到肩膀处腰腿疼痛使针感传到腰腿处等等但在实际针刺时并非真的如施针者所愿即针感不能随心所欲按着医生的意愿传导作为一名针灸大夫在临床中不难发现针刺内关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厥阴病 李华歆
这并不是小编杜撰的故事,而是日常接诊过程中真是的案例,其实小编并不是一个推销“乌梅丸”这张方子有多好,而是要提醒大家日常因“厥阴病”而导致失眠的患者有很多!
-
四逆散 李华歆
小编认为当人体有了“瘀”的情况,仲景名方“四逆散”就可能会扮演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交警”的角色!聪明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小柴胡汤”的基础方——柴胡、甘草,我们暂且称之为“柴胡汤”吧,“柴胡汤”加上这个“枳实芍药散”合在一块就是“四逆散”!
-
半夏泻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由于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因此其诊断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方可确诊。中医临床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食欲不振等症状,甚合半夏泻心汤方证。
-
达郁起苇汤 潘洪波
这位病友就是典型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泄至宗,筋疲软不起。达郁汤进行加减,拟方如下:达郁起苇汤。
-
初步认识肺心病的诊治 张宝华
中医治疗肺心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肺心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综上,肺心病的中西医诊疗各有特色,各有优势。
-
两眉之间出现这种问题一定要注意 林庆峰
人体两眉之间有一个神奇的地方——眉心,我们也称之为印堂。如果印堂颜色出现异常改变,则要加以警惕,提防疾病来袭。打通眉心,百病不侵在中医看来,印堂出现问题多是因为虚弱所致。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医案 张训景
现病史:近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痒。患者服用5剂后全身瘙痒症状消失。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并举,既可祛风清热,外邪从表而散,又可清利在里之湿热,使内湿从溲道而出,即有“开鬼门洁净府”之意。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