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平陈醒神汤与平陈宁神汤
王某,女,76 岁。
2008 年 12 月 8 日初诊。
主诉:白天嗜卧、晚上失眠十年。
病史:近十年白天嗜卧,晚上失眠早醒。经常头晕,但无视物旋转,遇到陌生人则双手及左足颤抖。此外,下午5点颤抖也会比较明显。胆小自卑,抑郁忧愁,纳少便溏,乏力畏寒。无口腻。舌苔白腻,脉涩。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12g,菖蒲30g,远志9g,苍术30g,厚朴9g,天麻30g,钩藤(后下)30g,白蒺藜30g,葛根 30g,党参 9g,干姜 9g,7 剂。
2008 年 12 月15日二诊:服药3天后手足颤抖已除,即使家中来很多客人也不抖。晚上睡眠改善,白天精神已振,畏寒减轻。但仍头晕,便溏。舌苔薄白腻,脉涩。
处方:守方,加鬼箭羽 20g,改葛根 90g,14 剂。
2008 年 12 月 29 日三诊:诸症均减,口臭。舌苔薄白腻,边有齿印,脉弦。
处方:守初诊方,加藿香15g,佩兰15g,肉桂(后下)6g14 剂。
2009 年1月 12 日四诊:诸症均减,舌苔薄白根略腻,边有齿印,脉弦。
处方:守初诊方,去川朴,改党参 30g,加肉桂(后下)6g,制附子6g,7剂。
2009年1月19日五诊:诸症均安,但抑郁。舌苔薄白,边有齿印,脉弦。
处方一:守初诊方,改制半夏15g,苍术15g,党参30g;加肉桂(后下)3g,制附子9g,淮小麦100g,甘草6g,红枣6枚,14 剂。
处方二:逍遥丸,每次口服8粒,每日3次。
2009年2月2日六诊:诸症尚安,唯吃饭前口臭。舌边有齿印,脉沉。
处方一:制半夏 15g,茯苓 20g,陈皮12g,菖蒲30g,远志9g,苍术9g,白蒺藜30g,钩藤(后下)30g,葛根 90g,党参50g,干姜15g,制附子9g,肉桂(后下)3g,淮小麦100g,炙甘草9g,佩兰15g,7剂。
处方二:藿香15g,佩兰15g,公丁香3g,檀香3g,7剂。煎汤漱口。
本案患者日夜颠倒,白天嗜睡,晚上失眠,何以仍重用半夏,而且视其全方,与平陈宁神汤相似者何也?
答曰:本案之症结仍在痰湿内困。痰湿蒙蔽心窍,则日夜颠倒,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痰气交阻则胆小自卑,抑郁忧愁;风痰困扰,则眩晕震颤。
而痰湿内困之由,又当责之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故方用自拟平陈醒神汤加减。
平陈醒神汤与平陈宁神汤组成一致,均系二陈汤合平胃散加菖蒲、远志,唯茯苓与半夏的剂量最多只能用 30g。
何以醒神与宁神之方,组成一样,只在茯苓与半夏剂量的差别?
关键在于茯苓、半夏与菖蒲、远志不同。菖蒲、远志化痰开窍,既安神又醒神,双向调节。
茯苓、半夏既能化痰治本,同时又能安神助眠。而醒神作用的发挥,则是因为痰湿的消除是间接的。
所以,不论欲安神,还是要醒神,菖蒲、远志都可用大剂量。
但茯苓、半夏则不然,剂量太小起不了作用,剂量太大,化痰作用固然好,也能因此起到醒神作用,但一定被其较好的安神助眠作用所掩盖。
因此,治失眠,茯苓、半夏剂量根据病情需要,轻症茯苓、半夏各用30g即有一定效果,重症则必须用大剂量,茯苓用至90~100g,半夏用至60~100g;
治嗜卧,则需权衡痰湿的轻重,茯苓、半夏的剂量一般不宜超过30g。
最后,可以再补充说一句,平陈醒神汤虽名"醒神",其实也有较好的安神助眠作用,可以说醒神与助眠两方面作用是兼备的,两类患者均可使用。
至于党参、干姜、肉桂、附子之类,目的是健脾气、温脾阳,以杜生痰之源。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辰时(胃经当令) 张训景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针灸厉兑穴把脾胃的寒湿引出去,心脏病好转。综上所述,根据子午流注胃经当令时间进行胃病养生,诊断及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闲诗其二 张宝华
娇阳拂袖近孟秋,陌上菊雏傲青书;无眠总是月西楼,三两点外酒空壶。去日厌饮樽溢涩,尔来方知乐中苦;男儿丈夫非八尺,顶天立地行健甫。且看当年刘季子,放浪江湖日不惑;时来运转号天命,大风歌彻沛里故。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壬戌日午时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4—卯时(大肠经当令) 张训景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大肠经最旺,是手阳明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手阳明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
根据治疗医案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一点理解! 黄阁
《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根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我构想出一个故事:冬天北方寒冷,在人还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居家不出(表)。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八)单纯疱疹性唇炎 钱开达
善持堂最近用引火汤加减治愈了一位疱疹性唇炎患者。患者女四十六岁。西医认为疱疹性唇炎无法根治,因病毒潜藏在体内,稍有不当便会复发。善持堂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审视,认为疱疹性唇炎终属热毒为患,如能去其热毒,比如釜底抽薪,何愁唇炎不愈?因疗效显著,深受后世医家推崇。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在用药上也是“一药之差”!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最新文章
-
肺癌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对于肺癌手术后或化疗后,或是晚期体质虚弱、不任手术和化疗的病人,膏方是较好的选择。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慢性肝炎简要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
-
搜索性欲减退 谢江强
性欲减退除少数是器质性疾病、炎症所引起的之外,大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实验研究表明,性欲减退的女性,其焦虑、抑郁、偏执和敌意均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愤怒能直接抑制性欲。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医案44王某,女,63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虚实并治。医案45蔡某,男,55岁。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时光 陈鹏
时光文/陈鹏2024.1.16桃花早于杏花开放那时亦有春的味道熬过飘雪的冬天小木屋也倒塌了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每天学习17个小时最初的爱像火焰后面变得冷若冰箱我在时光里洗了个澡出来的时候已经两鬓如霜你可以选择不抱我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繁华落尽西风起夕阳斜语泪沾衣
-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1.补气膏:肺脾气虚型《中医进补膏方》。饮食有节,戒烟酒;劳逸适度,动静结合,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病毒感染,减少慢性疾病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有利于虚劳的康复。
-
阴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阴虚质(一)体质特点1.整体特征手、足心热。所以,这类人要时刻谨记平心静气,控制脾气,否则会因情绪过激,暗耗阴血,会使阴虚体质更甚。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学习了
已经学习好了
学习了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