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

2022.06.06 448阅读 评论数 1 5
曾经有一个患者,年纪才24岁,姓陈。


她什么情况呢?就是颈部两侧有淋巴结肿,历时两年了。这个肿,以左侧较为明显,而且时大时小。

两年来,此人经历过西医消炎等多种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是很好。

最近这两个月,此人的淋巴结肿十分明显,而且伴随咽喉不适,头面和足部有水肿。为此,患者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可能患上了不好的病,时日无多。

怎么办?经人介绍,家属带患者就求治于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苔白腻,淋巴结肿处质地硬,可以活动。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


细问得知,患者已经三个月没来月经了。现在的患者,心境十分忧郁,已经一连好几天不怎么说话了。别人与之言语,她不过是简单地答应几声。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书方一首。——

姜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梗,苦丁茶,夏枯草,冬瓜皮,蝼蛄,一共是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4剂之后,两侧淋巴结肿大明显缩小,面部和足部水肿消退,咽喉部位感觉到很舒服。

这时候,去掉了冬瓜皮和蝼蛄,加制香附、益母草。每日一剂,水煎服。


就这样,患者前后一共调治了三个月,颈部淋巴结肿痛消失,月经恢复。患者心境大好,生活步入常态。



人体甲状腺两侧的淋巴结为啥会肿啊?尽管西医有精细的理解,但是在中医来看,原因可能就在于气郁痰凝。

你看上头这个小姑娘,心境忧郁,不爱言语,总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这很显然,属于肝郁气滞,对不对?

肝郁气滞,津液疏布失常,于是化作痰湿。痰气搏结,凝于肝经所循行的位置,这就形成了淋巴结肿、咽喉不利。患者舌苔白腻,为痰湿内结之象。

由于肝郁气滞,痰气搏结,使得患者一身水液代谢失常,这就导致她水肿。气血不和,所以月经失调。

这时候怎么办?就得疏郁化痰。我们来看当时开的方子——

姜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梗,苦丁茶,夏枯草,冬瓜皮,蝼蛄。

这个配伍,其实是半夏厚朴汤的化裁。

其中,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梗,基本就是半夏厚朴汤的原方了。其中的半夏,能化痰散结。厚朴,苦温而辛,能行气化湿除满。茯苓,健脾利水。生姜,辛温化湿。紫苏梗,可以理气行气。


在这个基础上,用苦丁茶和夏枯草来清火,用冬瓜皮和蝼蛄利水消肿。夏枯草,本身还有很好的散结之效,是治疗瘰疬的常用药。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等后来,患者水肿消失,就去掉冬瓜皮和蝼蛄,加益母草活血调经,加制香附疏肝行气解郁。

如此,患者出现问题的症结就被打开了,她的病自然也就随之而愈。

其实,这个颈两侧淋巴结肿,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是一个高发疾病。中医管这个病叫做瘰疬。

其成因,中医往往就考虑肝郁、气滞、痰凝。怎么应对呢?半夏厚朴汤是常用的方子。半夏厚朴汤,配上夏枯草和苦丁茶,这就是比较成型的用方思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老年人适合服用膏方吗? 谢江强

    中老年人尤适于服用膏方。中老年人长期使用膏方,不但可以多病兼顾,还可以全面调理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的膏方调理一、衰老衰老又称老化,是指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心理行为上的退行性改变,即所谓生理性老化。

  • 胃脘胀闷打嗝,2剂大效5剂愈。 李高勤

    [主诉]:胃脘胀闷不适伴打嗝1年。口服硬的、甜的、冷的、辣的后胃脘不适和打嗝加重。前额头疼,针刺样疼痛。小便黄也是热,阳明热。黄连6姜半夏15瓜蒌15柴胡24黄芩9炮姜5桂枝12天花粉12厚朴18茯苓15酒大黄5当归12苍术12紫苏子125剂,饭后服用。

  • 神农本草经下的肾气丸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曰:干地黄:味甘,寒。由此可见肾气丸用药从时间上最接近本草经主治,为寒湿血痹而造,在汉以前绝无温补肾阳之义。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彭功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

  • 活络效灵丹 张宝华

    活络效灵丹是张锡纯先生所创。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脉络瘀阻证具有很好的疗效。治气血凝滞,癖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