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虚劳验案一则【旧德堂医案原文选取】

2025.08.29 237阅读 评论数 2 5
《旧德堂医案·卷三·虚劳门》载有一案: “一男子年逾四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饮食减少,夜寐不安,常有盗汗。每至午后,即觉骨蒸潮热,咳嗽痰少,甚则痰中带血丝。脉细数无力,舌红少苔。此乃真阴亏损,虚火内扰之证。余用滋阴降火之法,方以秦艽扶羸汤加减:秦艽三钱,地骨皮三钱,柴胡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当归三钱,紫菀二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草一钱,加生地黄五钱,麦冬三钱。服五剂后,潮热盗汗渐减,咳嗽稍安。继服十剂,诸症大减,唯食欲未复。于原方中去地骨皮、柴胡,加白术三钱,茯苓三钱,再进十剂而愈。”

【心得体会】

此案为典型虚劳证治,展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妙。患者中年男性,一派阴虚火旺之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为精血不足;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乃阴不制阳;咳嗽带血系虚火灼伤肺络;脉细数无力更是气阴两虚之明证。医者洞察病机,以秦艽扶羸汤为基础化裁,可谓方证相应。

尤值得深思者有三:

一曰“标本兼治之巧”。本案虽以阴虚为本,但兼见咳嗽、纳差等标症。医者以秦艽、地骨皮清虚热治标,生地黄、麦冬滋真阴固本,更用人参、当归气血双补,既解燃眉之急,又培先天之本。尤其妙在半夏一味,虽性温燥,但与大量滋阴药相伍,反能化痰和胃,使补而不滞,可见用药如用兵,贵在配伍得宜。

二曰“动态调方之智”。初诊五剂症减后,医者及时调整方略:热势既退则去地骨皮、柴胡等清热之品,免伤正气;纳呆未改善加白术、茯苓健脾开胃,体现“有是证用是药”的灵活性。这种根据病情演变阶梯式调整的策略,正是中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精髓的生动实践。

三曰“顾护脾胃之要”。虚劳日久必损及后天之本,患者食少纳呆即是明证。最终以白术、茯苓收功,正合“补肾不如补脾”之古训。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唯有中州健运,药力方能输布,阴液得以化生,否则徒持滋腻之品反易碍胃。此案始终以护胃气为隐线,足见医者深谙《内经》“得谷者昌”之奥义。

反观今日临床,遇此类患者或盲目投以西药退热止咳,或一味堆砌滋阴药材而忽视运化功能。此案启示我们:治虚劳当如抽丝剥茧,既需明辨阴阳气血孰虚孰实,更要把握攻补时机,始终以恢复机体平衡为要旨。尤其在现代人思虑过度、暗耗心阴的背景下,这种整体调节的思路更具现实意义。

此案不过二百余字,然理法方药俱全,动态诊疗思路跃然纸上。诚如《景岳全书》所言:“医之纲领,莫大于阴阳。”唯有把握阴阳消长之机,方能于复杂证候中抽丝剥茧,此乃中医传承千年之不二法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功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一条(二) 张宝华

    到这十一条了吧。这些都是关于太阳病的总论。依始说太阳病的特征,继而开来的是太阳病的两大类型,一个中风,一个伤寒。然后,先生在大观上教导我们,临证太阳病时,要详细地观察,知道这个病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

  •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总结分析 崔国宁

    一、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

  • 治水湿的思维 高颖

    此时,茯苓、猪苓、滑石、通草、泽泻等利水渗湿之品发挥作用,将水邪彻底排出体外。若舌体胖大,加泽泻、车前子、猪苓等利水药物,能增强利水渗湿之效,加速水饮排出。中医治水湿之法,通过多方面综合考量与用药,体现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妙。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四) 张宝华

    此时少阳病也很明显。其常见的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这三种类型,这些类型的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损害疾病、胆汁阻塞疾病等引发。黄疸没有特定的高危群体,可发生于多种内科和外科疾病中。

  • 救命神方------小续命汤 贾小龙

    初识此方无意中阅览孙思邈真人的《备急干金要方》,才知小续命汤,当时疑惑“续命”二字,甚为不解,以为和后世医家一般,为大补之剂所为。

  • 傅青主女科中治疗带下病的方剂总结 崔国宁

    《傅青主女科》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带下病有不同的方剂,具体如下:1.完带汤-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

  • 伤寒论第八十条(一) 张宝华

    八十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伤寒就不能下,这个大夫就离谱了,竟然“大下”,古人大下大概都是巴豆剂,这个巴豆剂古人常用的,究其实为好药。

  • 下乡病例:颈椎病,眩晕 马亮

    2024年10月24日,患者梁XX,女,55岁。说的是颈椎病,好多年了,发作的时候头晕,恶心,呕吐,经过检查是颈椎病,每次输一些甘露醇就可以好转。中医诊断眩晕,痰浊阻滞证。患者症状明显,给予耳穴治疗:内耳穴,三焦,颞,颈椎,枕,顶,胃三角,神门,耳尖。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闷憋喘1年余”案 宗琪

    患者:马某性别:男年龄:26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4日主诉:头痛伴胸闷憋喘、气不足1年余。

  • 霜降 陈鹏

    霜降文/陈鹏20241024这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大部分植物进入轮回也走完他的一生阴气上来了最适合进补的季节月儿隐藏在云朵外乡人踡缩在夜露下的角落里有老妇在哼着歌谣哄孙儿入睡叶落田黄田里的蟋蟀也停止了歌唱一切都在潇索中如同这年景一样家贫禄尚薄我的衣服也还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