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析

2022.06.10 70阅读 评论数 0 5
高某,女,61岁。
 初诊:
 平素头晕,伴项强、眼花,有高血脂、糖尿病病史,体检无其他明显异常,有时易发痒疹,苔薄,舌淡红,脉细带弦。今拟滋肾柔肝、明目息风之剂调治。
 生地黄150g 熟地黄150g 赤芍药100g 炒白芍100g
 牧丹皮120g 枸杞子200g 女贞子150g 潼蒺藜100g
 白蒺藜100g 炙五味90g 生葛根300g 大川芎100g
 赤丹参300g 生山楂150g 决明子150g 绞股蓝150g
 广地龙150g 鲁蝉衣60g 炒僵蚕100g 云茯苓100g天麻150g 银杏叶150g
 红景天150g 紫灵芝150g 北柴胡90g 生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60g(另煎取汁),珍珠粉12g,龟板胶150g(黄酒烊化),白蜜300g,木糖醇5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二诊:
 服膏方后自觉尚可,头晕稍瘥,感冒减少,目花仍有,时有肢麻,有时下肢抽筋,苔薄白,脉细弦。再拟原法出入调治。
 生地黄150g 熟地黄150g 赤芍药100g 炒白芍100g
 牡丹皮120g 枸杞子200g 女贞子150g 楮实子100g
 潼蒺藜100g 炙五味90g 决明子150g 炒当归120g
 赤丹参300g 大川芎100g 广地龙100g 车前子100g
 川石斛150g 红景天150g 鸡血藤300g 银杏叶150g
 明天麻150g 绞股蓝150g 川牛膝100g 生麦芽300g
 宣木瓜150g 清甘草60g 白蒺藜100g 鲁蝉衣60g
 炒僵蚕100g 蛇蜕6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60g(另煎取汁),珍珠粉12g,龟板胶200g(黄酒烊化),白蜜300g,木糖醇1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三诊:2018-12-4
 服膏方后自觉尚可,感冒明显减少,下肢抽筋也瘥,有时头晕,肢麻仍有,近胃脘部易胀不舒,幽门螺杆菌(+),腰酸,记忆力减退,苔薄,脉细弦。今拟疏肝利气和胃,兼以和血息风健腰之剂调治。
 北柴胡100g 炒白芍120g 炒枳壳100g 炒黄芩120g
 制半夏100g 广陈皮100g 小青皮100g 广木香100g云茯苓120g 赤芍药90g 大川芎100g 制香附100g
 生葛根300g 地龙子100g 鸡血藤300g 明天麻150g
 银杏叶150g 红景天150g 桑寄生150g 怀牛膝100g
 枸杞子200g 女贞子150g 决明子150g 炙五味60g
 灵磁石300g 清甘草6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60g(另煎取汁),珍珠粉18g,龟板胶150g(黄酒烊化),白蜜300g,木糖醇1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按语:关于头晕,《类证治裁·眩晕》云:"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有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致目晕耳鸣,震眩不定。"由于患者年事已高,肾阴素亏不能养肝,水不涵木,木少滋荣,阴不维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发为眩晕。故洪老师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滋补肾阴,佐以地龙、蝉衣、炒僵蚕、天麻、银杏叶、柴胡平肝息风,通经活络,又添大川芎、丹参、红景天活血清经,祛瘀止晕,共奏滋肾柔肝、明目息风之功。二诊时患者诉有肢体麻木,伴下肢抽筋症状,用宣木瓜、蛇蜕平肝、祛风、舒筋。三诊时患者有胃胀不舒,用青皮、陈皮,加强疏肝理气和胃之功,来缓解胃胀。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谢江强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一、膏方的适用对象1.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

  • 小青龙加石膏汤 李华歆

    ——维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自汗两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24日桂某,女,69岁,初诊。今复诊告知症状有所改善。2023年11月24日前来告知头晕好转。2023年12月08日五诊。此案前后数次加减,但汗出情况一直存在,不知何解。

  • 脉法新悟(七) 陈玉佳

    案25:吕右,妊娠后,操持过度,一周前感腰疼神疲,近三天少腹重堕感,阴道漏红,色暗量少,前来就诊,诊见面色白,腰疼乏力,心悸气短。现代技术证明了人体的结构是细胞、血液、组织。摧毁了中医称之为本源的气血津液。医案摘着《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膈下逐瘀汤 张宝华

    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于膈下瘀血、阻滞气机的病症有显著疗效。

  • 诊脉—比类奇恒 张训景

    《素问;疏五过论》云:“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比类即比较,奇恒意为不同于平常。若能细心察脉,对比辨析,即可早期测知,把握先机,防患于未然。善诊脉者,需对六部脉象详查并仔细推敲,对比各部脉象,辨出病证本质。

  • 小儿夜啼的一些治疗 曹雪盼

    经验:小儿夜啼多见于1岁以内的初生婴儿,入夜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白天如常。《丹溪心法》亦云"小儿夜啼,此是邪热乘心"。上述2药治疗小儿夜啼剂量宜大,均可用至10~20g。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