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2022.06.21 492阅读 评论数 1 0


李某,男,40岁。3个月前患者感心累、气短、神疲乏力,面色逐渐苍白,并呈进行性加重而去某综合医院就诊。


经查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往某大学附属医院。


查血常规:红细胞2.76×109/L,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69×109/L。骨髓象示:①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占57%,提示增生性贫血;②MDS待排;③聚合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目前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偏极度。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输血及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因经济困难出院返家。


目前心悸不宁,头晕,全身无力,精神极差,神疲懒言。面色白,脉细数,舌苔白黄。


证属禀赋不足、精血亏虚、五脏俱损之虚损。拟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气血,填精益肾。


方以右归饮合十全大补汤加血肉有情之品以滋培之。


炮附片15g,肉桂10g,山茱萸15g,山药30g,宁杞30g,熟地黄30g,黄芪30g,白人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阿胶10g(烊化),当归10g,龟胶10g(烊化),鹿茸10g(冲),肉苁蓉20g,锁阳10g。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完9剂,红细胞已升至3.38×109/L,自觉较前明显有力,精神好转,头晕等症减轻,面色已有红润。但药后身起痒疹,上方加乌梢蛇12g、蝉蜕10g,10剂。


上方服完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均有上升,诸症继续减轻,但皮肤瘙痒较为明显。考虑对鹿茸等动物类药过敏,暂停上方。


改用四物汤合三草抗敏汤4剂。


药后痒疹消散,瘙痒明显减轻。复用原方去鹿茸、附片、肉桂,加紫河车10g、青黛10g、黄柏15g。


药后除用力时心悸、头晕外,已无明显不适。能参加轻体力劳动,停药外出务工。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抑郁症 张宝华

    )既往有抑郁症、腰脱等病病史。春仨月,发陈之际,人亦应之。本就抑郁家,逢此之时,阳气郁而难发而化热,固有斯殃。观其脉证乃肝郁脾虚,痰热内扰之象,宜于此处求治。小柴胡汤、桂枝汤、温胆汤合剂加减观之。

  • 什么是“灯笼病” 李娟

    唯一不同之处,现在人大都是"灯笼病",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名字很好奇。慢慢的滋生内热,稍有风吹草动便感冒,也就是所谓的"灯笼病"。现在一旦流感,就是中年老幼皆中招。本是外感,寒久入里化热,内热不清,外寒未除,夹杂肝郁,致病情缠绵。

  • 尿频尿血,经方一剂痊愈 程朝旺

    患者最近困于尿频尿血,也由他的一亲人介绍而来我这里问诊。这句话直接道明了仲景在治疗疾病时的最高心法,那就是找到病根,解决病根。正如本案患者的尿频尿血,希伊只用消炎药,而一些水平不高的中医师一味只知清热利尿,患者可能短时间是不会再尿血了。

  • 月经过多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月经过多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月经过多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此外,尚有瘀血内阻,以致经量过多者。

  • 通管配合中药调理不孕,一个月后怀孕现已顺利生产 李文选

    医案:许某某,女,32岁,经人介绍于2023.4.25就诊于我处,已孕有一女,已两周多,因输卵管堵塞,2月份有到医院疏通。目前有湿疹,大小便正常睡眠正常,舌下有瘀曲,脉涩。采用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调经助孕妇,摘出两个处方,处方如下经调理现已顺利生产

  •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 白成振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痄腮,中医亦称为“腮肿”“颐毒”等,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疾病传播和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前列腺肥大 潘洪波

    中医认为,如果属于湿热下注型前列腺肥大所导致的尿潴留,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治疗原则,可试用“二珍饮”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多为老年人肾气日衰,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或因湿热下注,导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尿道所为。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不再是疑难杂症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