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恶阻非"一派”,"胡言”再认知…商榷“孕妇为什么会吐"及其他

2021.08.12 2154阅读 评论数 7 151
  古文记载,妇女怀孕出现恶心呕吐中医学病症名叫“恶阻”。即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恶闻食气,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或食糜,头晕纳呆,神疲倦怠,嗜卧嗜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或细滑无力。中医称之为“恶阻”、“子病”、“病儿”、“阻病”等。其主要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怀孕后出现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早孕反应,它一般发生在妊娠6周左右。这个时期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胃酸分泌减少,而且胃排空时间延长,可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或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反应。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在妊娠12周以后,随着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下降,症状大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这和个人激素水平有关,有的人早孕反应时间比较长,直到16~18周才消失。
  
    现有人提出“孕妇为什么会吐?”,不仿我们来温习大医孙思邀所著的《千金方》,其云∶凡妇人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或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者,欲有胎而喜病阻。所谓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但苦沉重愦闷,不欲饮食,又不知其患所在,脉理顺时平和,则是欲有娠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觉不通,则结胎也。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卧少起,世谓恶食(恶阻俗谓病儿,然亦间有不病者,又不拘于强弱,此何以故?即俗所谓胎气好)。其至三四月日以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由经血既闭,水溃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也。血脉不通,经络痞涩,则四肢沉重,挟风则头目眩也,觉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痰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体强气壮,力足养胎,母便健矣。以上阅后不知可否明了。
  
    目前中医在临床中认为恶阻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分型有胃虚、肝热、痰滞等。
  胃虚:孕后经血停闭,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隶于阳明,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
  肝热:平素性躁多怒,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更虚,肝火愈旺,且冲脉气盛,冲脉附于肝,肝脉挟胃贯膈,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胃失和降,遂致恶心呕吐。
  痰滞:脾阳素虚,痰饮内停,孕后经血壅闭,冲脉气盛,冲气挟痰饮上逆,以致恶心呕吐。
  中医的恶阻治疗首先是辨证论治。辨证着重了解呕吐物的性状(色、质、气味),结合全身证候、舌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寒、热、虚、实。治疗大法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用药宜忌升散之品。
  胃虚型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出食物,甚则食人即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头晕体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治疗法则为健胃和中,降逆止呕。基础方药香砂六君子汤等。方中参、术、苓、草、大枣健脾养胃,益气和中;生姜、半夏降逆止呕;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和中。全方补脾胃,降逆气,使呕吐得止。若脾胃虚寒者,酌加丁香、白豆蔻以增强温中降逆之力;若吐甚伤阴,症见口干便秘者,宜去木香、砂仁、茯苓等温燥或淡渗之品,酌加玉竹、麦冬、石斛、胡麻仁等养阴和胃;若孕妇唾液分泌量异常增多,时时流涎者,古称“脾冷流涎”,原方可加益智仁、白豆蔻温脾化饮,摄涎止唾。
  肝热型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满闷,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治疗法则为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基础方药加味温胆汤等。方中黄芩、黄连、竹茹清肝热,除烦止呕;枳实、陈皮宽胸和胃,调气降逆;半夏、茯苓、生姜除湿化痰,降逆止呕;麦冬、芦根养阴清热,除烦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清肝和胃,降逆止呕之效。若呕甚伤津,五心烦热,舌红口干者,酌加石斛、玉竹、麦门冬以养阴清热;便秘者,酌加胡麻仁润肠通便。
  痰滞型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治疗法则为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基础方药竹茹汤等。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竹茹除烦止呕;茯苓、生姜健脾温胃,渗湿止呕;诸药同用共收除湿化痰,降逆止呕之效。若脾胃虚弱,痰湿内盛者,酌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兼寒者,症见呕吐清水,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宜加丁香、白豆蔻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若挟热者,症见呕吐黄水,头晕心烦,喜食酸冷,酌加黄芩、知母、前胡,或用芦根汤(芦根、竹茹、橘皮、麦冬、前胡)以祛痰浊,清邪热。
  上述三型都可图呕吐不止,不能进食,而导致阴液亏损,精气耗散,出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眼眶下陷,双目无神,四肢无力,严重者,出现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尿少便秘,唇舌干燥,舌红,苔薄黄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等气阴两亏的严重证候(查尿酮体常呈强阳性反应)。治宜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加乌梅、竹茹,芦根。呕吐带血样物者,加藕节、乌贼骨、乌梅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以输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了解学习了以上恶阻病理论(部分)知识后,现在在临床中就是病例的实战。面临一位孕妇剧烈呕吐不止,试问你该如何处理?是讨论“孕妇为什么会吐?”还是想办法治疗缓解孕妇的痛苦症状?做为一名医生又该如何诊治?
  近代经方大医刘渡舟教授讲:抓主证,辨方证。临床辨证,要先抓主证,因为主证是纲,纲举而目张,兼证、变证、夹杂证等,也就迎刃而解了。抓主症即抓方证中的特异性症状,证症辨清辨明,为中医临床指明了经方诊治之道。
  临诊中孕妇的病情不会自己蹦上病历本上去的,病人的自诉也不是著作家一蹴而就的,她的诉说常常是零散的、自由的,甚至描述是不准确的,或者是代诉的。这就要靠医家去望、闻、问、切,反复地去发现、抓住病人的主证。一个孕妇久吐或剧烈吐,会出现疲惫、软弱等气虚症状,也会出现口干、便秘,还会出现呕吐酸水或苦水、口苦咽干等多种病症,同样也会出现气阴两虚,阳气受损之症,那么你该选取哪个病症,做为你认为需要急需治疗的主证(症)呢?
  故中医便有了“一个医生一个汤头"之说,10个医生看一个病人就有10张不同处方。这种状况是现实的,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便有追求简、易、廉、效的经方派诊治模式。做为临床医生唯一目的,就是解决病人的痛苦治好病,才是硬道理。
  临床中医为一个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案,与此讨论,加强认识,丰富临床,增加经验。我想这大概也是甘草学院平台开设的愿望吧!
  现代医学治疗妊娠剧吐(恶阻)方法主要包括静脉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止吐药物,防止并发症。一、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诱发呕吐的气味,食品等,避免早晨空腹,建议少量多餐;二、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每日静脉补液量3000毫升左右,或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维生素C,连续输液至少3日,维持每日尿量大于等于1000毫升。每天补钾3~4克,原则上每500毫升尿量补钾1克,同时监测血清钾水平和心电图;三、止吐治疗,如维生素B6,胃复安、昂丹司琼、间苯三酚及异丙嗪等,仅供中医参考。
  
    甘草学院是中医医生学习与交流的好平台,在此,我们应该真挚、坦诚地交流我们从医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识、所做,以及迷惑,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甘草君向同道们倡导的“建言献策”很有意义,集大家之长,补己之短,这就是甘草学院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优异之处,这里拥有千万个良师益友,难得有缘相聚。“我心中的中医人自已的学习交流平台”就是共同相聚,相互启迪我们的心智,解我们所迷,破临诊之惑。真挚希望并寄予同道们,珍惜甘草学院难得的平台,在甘草医生平台上,在评论栏目中拥有健康的环境,中肯的批评,学术的争论。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姜素恩 资质认证

    谢谢分享,学习了

    2022-08-26 09:44 评论数 0 3
  • 刘宁飞 资质认证

    于云先生,著书立说,甚是认真,中西汇通,深入浅出,启迪来者,善哉善哉!

    2022-02-01 10:33 评论数 1 0
    1. 于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宁飞

      过奖了。读了您的文章,颇有启迪,不孕症尚须请教于你,有机会前往拜会!

      2022-02-02 09:50 评论数 0 0
  • 马亮 资质认证

    中西汇通

    2022-01-25 06:02 评论数 0 0
  • 刘羽 资质认证

    经典

    2022-01-19 11:00 评论数 0 0
  • 王陆水 资质认证

    于老师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我虽未涉及中医妇产科,但从该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里长了不少见识,值得收藏!!!

    2021-08-25 03:25 评论数 0 0
  • 俞家晟 资质认证

    👍 收藏了👍

    2021-08-12 11:48 评论数 0 17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医案44王某,女,63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虚实并治。医案45蔡某,男,55岁。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 脑漏医案整理 谢江强

    脑漏医案23吴某,女,28岁。继上方巩固调理1个月余。肾气虚,气失固摄之权,脑髓不时泄漏,则为脑漏,鼻流清水样涕,即其兆也。医案24沈某,女,55岁。前后服10剂病已。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