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肿物破溃打喷嚏案。

2023.02.08 851阅读 评论数 3 19
女,中年。
主诉:鼻腔肿物破溃后恶臭伴打喷嚏多日。
主要症状:鼻腔摸着有肿物,患者自己抠破后流少量脓水,分泌物臭味明显。打喷嚏,流清鼻涕,吃饭不好。无怕冷怕风,无口干口苦。既往:妇科囊肿。
舌:舌暗红,少苔稍水滑。舌下瘀。
处方:小青龙汤+排脓汤+当归赤小豆散。
具体如下:
麻黄6 桂枝12 炮姜9 细辛5  
姜半夏12 生甘草12 赤芍15  桔梗30  
大枣12 当归15 赤小豆20

7剂。饭后服药,忌口辛辣、油腻、烟酒。
反馈:服药后,肿物近来摸不到了,臭味消失,打喷嚏、流鼻涕也轻很多了。

按:
1.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主要组成有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方主要用来解表散寒,温化水饮。对于表寒内饮的咳嗽、咳喘、发热、胸闷、恶心、胸水等均可治疗。小青龙汤,其舌具有舌稍暗,少苔,水滑,粘腻的特点。临床中患者即使没有怕冷怕风、颈项腰背部酸困疼痛,只要认准小青龙舌,也可运用,效果较好。本方表里通治,外散表寒,内化水饮,若单纯的解表散寒,不化水饮则表不解,或单纯温化水饮,表邪也难解。

2.排脓汤出自《金匱要略》,由甘草2两,桔梗3两,生姜1两,大枣10枚。黄元御《长沙药解》讲桔梗: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散结滞而消肿硬,化凝郁而排脓血,疗咽痛如神,治肺痈至妙,善下冲逆,最开壅塞。不管身体何处化脓,皆可用之。

3.当归赤小豆汤,出自《金匱要略》,由当归3两、赤小豆3升也成。具有活血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
患者既往有妇科囊肿,近来又有鼻腔肿物,可知其多为囊肿体质。近来鼻炎发作,为表证,鼻涕清晰,为表寒,此时若着眼于肿物,不解表,单纯化囊肿,将引邪入里,越治越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高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

  • 泡菜做法2024 陈鹏

    四斤水100克盐,30克酱酒泡盐,白酒给坛子消毒,四斤水50克白糖,所有东西都倒坛子里。切菜刀不能沾油,切紫甘蓝调色,切萝卜,甜椒掰成小块,芥兰削皮切滚刀,梨削皮去核切块,木瓜削皮去籽切块。最后花椒半把,河南新一代干辣椒半把,封口。2天后开吃。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