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分型论治与名家医案解析

2025.05.15 0阅读 评论数 0 0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面疱”,其病机复杂,与脏腑失调、气血不和、湿热瘀毒密切相关。中医治疗以整体辨证为核心,根据病因病机将痤疮分为多种证型,施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下结合经典理论与名家经验,解析常见分型及治疗要点,并附临床医案以证疗效。
 
一、肺胃热盛型:清热泻肺,凉血解毒
 
辨证要点:颜面潮红,丘疹色红,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肺胃实热,解毒散结。
代表方:枇杷清肺饮加减(《外科大成》),常用药:桑白皮、枇杷叶、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陈彤云擅治此型。曾治青年女性患者,面部密集红色丘疹,以额部及鼻周为甚,伴口臭、便秘。辨证为肺胃郁热,治以清肺胃、通腑气,方用桑白皮15g、黄芩12g、生大黄(后下)6g、生石膏(先煎)30g等。服药2周后,大便通畅,丘疹红肿减退;继以玉女煎加减调理月余,皮疹基本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渐消。
 
二、脾胃湿热型: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辨证要点:皮疹红肿疼痛,伴面部油腻、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醒脾开胃。
代表方:茵陈蒿汤合平胃散加减,常用药:茵陈、栀子、黄柏、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生薏苡仁。
名家医案:全国名中医朱仁康曾治一患者,面部痤疮反复发作,伴胸闷纳呆、大便黏滞。辨证为脾胃湿热蕴结,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茵陈20g、炒栀子10g、苍术12g、黄柏10g、生薏苡仁30g等。配合饮食调理(忌肥甘厚味),服药4周后,面部油腻减轻,皮疹减少;续以参苓白术散善后,半年未复发。
 
三、痰湿瘀滞型:化痰软坚,祛瘀散结
 
辨证要点:皮疹色暗,结节、囊肿此起彼伏,伴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舌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消瘰丸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浙贝母、夏枯草、牡蛎、丹参。
名家医案:上海名医夏少农治一女性患者,痤疮反复5年,面颊部见暗红色结节、囊肿,伴痛经、经色紫暗。辨证为痰瘀互结,治以活血化痰。方用桃仁10g、红花6g、浙贝母15g、三棱10g、莪术10g等。配合外用金黄膏敷贴结节处,治疗3月后,囊肿逐渐软化,结节消退,痛经亦缓解。
 
四、肝郁化火型:疏肝理气,清热泻火
 
辨证要点:皮疹随情绪波动加重,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香附、益母草。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徐经世曾治一青年女性,痤疮伴经前乳房胀痛、口苦咽干。辨证为肝郁化火,治以疏肝清热。方用柴胡10g、炒栀子12g、丹皮15g、香附12g、益母草15g等。经前1周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皮疹减少,情绪改善,月经规律。
 
五、肝肾阴虚型:滋阴降火,调补肝肾
 
辨证要点:皮疹反复发作,伴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虚热。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萸肉、丹皮、知母、黄柏、女贞子、墨旱莲。
名家医案:全国名中医王辉武治一男性患者,痤疮迁延不愈,伴遗精、手足心热。辨证为肝肾阴虚、相火亢盛,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熟地20g、山萸肉15g、知母12g、黄柏10g、龟板(先煎)15g等。服药2月后,潮热盗汗消失,皮疹渐平,随访1年未复发。
 
结语
 
中医治疗痤疮强调“治未病”与整体调理,各名家虽治法各异,但均紧扣“热、湿、痰、瘀、虚”核心病机,注重脏腑功能调和。临床需四诊合参,灵活化裁方药,同时配合饮食调摄(如忌辛辣、油腻)、情志疏导,方能收全功。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节内分泌、改善毛囊角化、抑制炎症反应等多途径起效,彰显了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周家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月经不来2个月,7剂中药显奇效 宗琪

    患者:孙某某性别:女年龄:33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7日主诉:月经2个月没来。9月21日回访:服药7剂后月经来临,胃胀也明显好转。

  • 经方加减治“腰椎连及尾骨痛20余天“案 宗琪

    患者:宗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1日主诉:腰4、5椎连及尾骨处疼痛20余天。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经方实验录之头痛、失眠、痔疮 张宝华

    是故疾患数疾而经年不得愈,习惯于斯,性乖张耳,木郁不达,肝脾不和,且日久多生变,其头痛、失眠、痔疮等疾,看是不相关,然则四诊合参于时下,颇关乎其性习耳,师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医案 张训景

    中医诊断为“鼻鼽”,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变应性鼻炎”。治疗鼻的病变时往往从肺入手。所以说,过敏性鼻炎从西医角度讲可以解释为免疫力低下所致。本医案玉屏风散和桂枝汤加石膏合黄连、吴茱萸加减以标本兼治,从而使鼻炎不再复发。

  • 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 谢江强

    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绝对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靠吃这些保健品活得健康。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建立起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他们正常吃饭,不要挑食,不要吃太多肉。

  • 伤风散加减治“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15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8日主诉:咳嗽咳痰1周。回访:咳嗽咳痰尽愈,大便约2日一行,纳略增。

  • 不管什么体质,都要先调好脾胃再说 谢江强

    所以,调理身体的关键是脾胃,但是调整的根源是情绪,如果情绪失常,肝气不舒,那怎么调理脾胃也没有用。贪、嗔、痴出现以后,会导致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过度,出现肝气不舒的情况。总之,情绪有问题就会让人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就会影响脾胃,伤肾、伤肺……

  • 杂病诊治湿瘀证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咽炎,脂肪瘤,肛周脓肿等病病史,痰湿体质。本案即是湿郁日久成痰,气机失调,戕及血气,至血淤,终是湿瘀成事害人身体。观其舌症,增损首诊方,不移于湿瘀左右,缓图以观之,总在湿瘀下手,调和肝脾之内在,去湿瘀于有望也。

  • 虚劳案 张宝华

    李某某,女63岁。既往有心肌供血不足,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病病史。斯症已是虚劳,其来也渐,其去亦缓,将息调养于日常不可移,虽药有大功,然不可过于猛补,以免体虚不受,更生灾殃,无济于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