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脱发的中药治疗思路

2022.01.12 855阅读 评论数 10 41

1. 治发如养花草,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均不利于其生长。湿气浸淫,譬如浇灌过度;精血亏虚,譬如施肥不足。

2. 祛湿利湿须养血活血,因血不利则为水。

3. 巅顶之处,唯风药可及。羌活、藁本、川芎、白芷之类,譬如环境中风气之流通,能带走多余水分,利于湿气之蒸腾,所谓“风能胜湿”。

4. 治脱发者,须注重精神疏导与调摄。安神解郁之药可多选用,如紫贝齿、牡蛎、赭石之潜镇,或香附、郁金、玫瑰花之舒畅。

5. 桑寄生禀桑之余气,能助精气外达;蒲公英具剥复之象,能使凋者再生。

6. 脱发多有气血不足,黄芪、当归宜用。

7. 首乌藤安神亦能通络,路路通通络亦能祛湿。二者均可解头痒之苦。

8. 熬夜过多,宜加女贞子、墨旱莲顾护肝肾之阴;思虑过度,宜添刺五加、明天麻资助脑神之用。

9. 五苓散治水气上犯,柴芩夏疏三焦内郁。柴苓剂调水火,畅情志,利枢机,颇合脱发之复杂病机,较之单纯苓术剂似更胜一筹。

附个人医案一则:

患者,男,23岁,学生。2021年1月28日初诊(网诊)。近2年自觉头顶部脱发、毛发逐渐稀疏,头油重,需每日洗头,心烦,易急躁,口唇干,口渴多饮,大便头部偏干,两日一行,黏厕,有秽臭,小便黄。舌淡胖,苔中、根部白腻,边有齿痕,舌下络脉稍增粗,发紫。辨为脾虚肺燥夹湿热夹瘀,予以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方用李孔定自拟生发方加减:

南沙参12g,炒白术15g,茯苓15g,泽泻9g,绞股蓝12g,川芎9g,墨旱莲9g,女贞子(蜜炒)9g,藁本6g,白芷6g,桑寄生12g,甜叶菊3g,芦根15g,柴胡9g,黄芩6g,清半夏6g。

5剂,每日一剂。头煎40分钟,复煎20分钟,混匀后分两次服。

忌辛辣油腻,勿熬夜(熬夜伤精血),保持心情愉悦。

服完5剂,诸症减轻;后又按此方稍事加减,连续服药一个月后,反馈效果说头油明显减轻,精神状态转好。

在本案中,用南沙参、绞股蓝补肺祛湿清热,白术、茯苓、泽泻治疗水气上泛,川芎活血行气布精,桑寄生补肝肾生须发,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阴血,加入引经药(藁本、白芷)上达头顶,结合六经辨证加柴、芩、夏和解少阳,并用芦根利小便、清湿热,甜叶菊矫味,收到良好的效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成蹊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老年人适合服用膏方吗? 谢江强

    中老年人尤适于服用膏方。中老年人长期使用膏方,不但可以多病兼顾,还可以全面调理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的膏方调理一、衰老衰老又称老化,是指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心理行为上的退行性改变,即所谓生理性老化。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膏方的服用 谢江强

    6.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服用:服用膏方期间,患者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心慌、气短等状况,应该立即停止服用,并尽早向开具膏方的医生咨询。

  • 中药的配伍宜忌 谢江强

    中药的配伍宜忌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历代医家将中药材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称为“七情”。相须将药性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可增强疗效。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黄连在经方中的运用 彭功伟

    黄连一药,经方用之较广,大致功用如下:①心中烦用黄连,如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方中用黄连清心火。②清热止痢用黄连,如葛根芩连汤中用黄连清肠中之热邪。②黄连配阿胶,常用于养阴清热,如黄连阿胶汤。黄连临证中运用很多,使用得当可治愈很多疑难疾病。

  • 人民日报: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 彭功伟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 夏耀飞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辛某某,女,6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村窑村,2023年9月11日初诊。没有;张仲景有没有告诉葛根芩连汤可以治疗目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