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升陷汤验案浅析其用法
王右,52岁,门诊号码1511040265757
2021年6月6日初诊:患者以“乏力气短5年,加重半年”为主诉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于5年前逐渐出现乏力、倦怠、气短、胸闷、畏寒、出汗等症状,近半年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其中气短症状尤其明显,平常家务或言语略多就会出现,气短呼吸时咽部疼痛不适,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腻,脉细。
生黄芪70g,桔梗20g,升麻3g,柴胡3g,知母3g,桂枝7g,生白芍7g,生甘草3g,薤白10g,五味子5g,党参10g,补骨脂10g,半夏7g,茯苓7g,苍术7g,防己7g,旋复花5g。
7剂,一天一剂,日服3-5次,每次200毫升。
2021年6月13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当天即感乏力气短等症状减轻,7剂服完上述症状均有减轻,近2日有因咽部不适而干咳,舌脉同前。
初诊方:生黄芪改80g,桔梗改30g,薤白改7g,五味子改3g,党参改20g,加瓜蒌15g,射干10g,煅龙牡各15g,木香7g。煎服法同前。
2021年6月20日三诊:患者自诉上述症状均减,好转三成,舌苔仍腻。因当时正在学习邢斌老师经常使用的槐角地榆汤,因此变方如下:
五味子3g,党参25g,补骨脂10g,旋复花3g,煅龙牡各15g,木香5g,生黄芪80g,桔梗30g,升麻3g,柴胡3g,知母3g,桂枝5g,生白芍3g,甘草3g,瓜蒌15g,薤白10g,地榆10g,槐米10g,桃仁5g,前胡3g,滑石20g,延胡索3g,桑白皮5g,黄芩5g,枳壳5g,防己7g,茯苓7g,内金10g。煎服法同前。
2021年6月27日四诊:患者诉乏力气短胸闷畏寒好转五成,出汗多,气短呼吸时咽部疼痛,舌淡红苔腻,脉细。
生黄芪80g,桔梗30g,升麻3g,柴胡3g,知母3g,生麻黄1g,桂枝3g,葛根30g,煅龙牡各15g,党参30g,瓜蒌12g,内金12g,浮小麦30g,半夏7g,茯苓7g,防己7g,苍术7g,生白术5g,滑石20g,乳没各5g,补骨脂7g,紫石英5g,人参1g。煎服法同前。
2021年7月4日五诊:上述症状继续减轻,但患者仍感好转的速度的慢(基层经常碰到,多抱怨抱怨以为大夫会更尽心)。出汗明显减轻,咽部疼痛不适仍有。
四诊方去煅龙牡、内金、浮小麦、半夏,人参改2g,紫石英改7g,生白术改6g,苍术改10g,补骨脂改8g,桂枝改3g,茯苓改10g,防己改10g。煎服法同前。
针对气短、咽部疼痛不适感加针刺1次,针刺后气短咽部疼痛症状当时即减轻明显。
2021年7月19日六诊:略感乏力、气短,胸闷、恶寒、出汗基本消失,仍能感到咽部疼痛不适,但较前也减轻,苔腻减。
生黄芪75g,党参25g,人参3g,桔梗25g,升麻3g,柴胡3g,知母3g,乳没5g,炒僵蚕10g,桂枝3g,茯苓10g,泽泻15g,生白术7g,猪苓7g,当归10g,内金7g,玄参20g。煎服法同前。
2021年7月26日七诊:症状基本消失,苔腻继续减轻。
生黄芪75g,党参25g,桔梗25g,升麻3g,柴胡3g,知母3g,炒僵蚕7g,肉桂3g,茯苓20g,泽泻22g,生白术15g,猪苓15g,当归10g,内金7g,玄参22g,瓜蒌15g。14剂,隔日1剂,后停药随访。
用方小结:
1. 如辨证准确,补气药物剂量宜大,生黄芪为主,不考虑价格可加人参。
2. 从症状而言:乏力气短为升陷汤主症,胸闷心慌为次症。
3. 可在升陷汤基础上加补骨脂、紫石英以纳气,加当归以载气,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助气。
4. 该患者以升陷汤为主药物控制在10味以内也可,但在基层,患者往往要求效果要好,而且一剂药下去各种症状都要改善,因此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兼顾,不要一味追求小方。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杂兵诊治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乳腺结节,脊椎病,肠息肉术后等病病史。处方:柴胡30克、生桂枝15克、干姜10克、生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麸白芍15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生龙骨30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15克7帖,颗粒剂,内服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小柴胡汤 李华歆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 谢江强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a.身材偏瘦或者虚胖一般来说,不同人的体形不同,孩子瘦一点儿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病态的瘦弱就不正常了。因此,脾阳虚的孩子会向瘦弱、虚胖这两个方面发展,一般瘦弱者稍微多一些。 -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 谢江强
中医管这种舌象叫舌红苔薄,有这种舌象的人基本可以断定是阴虚体质。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绝大多数是阴虚引起的还有很多人是地图舌,就是舌头上莫名其妙的掉了几块苔,露出红色的舌质,这种舌象绝大多数是阴虚导致的。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患约不至偶感 张宝华
有约不至在天阴?复是医名萤火微?窗外阵雨不期遇,伊人屏上医案行。几两碎银平生倚,草木笔下见世俗。惯看白衣悟了道,谁信丹心字珠玑。甲辰年,庚午月,己酉日,未时,张宝华医师于药堂处偶感而发。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桂枝膏 谢江强
桂枝膏药物组成: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各90g,大枣20枚。
最新文章
-
天坑 陈鹏
天坑文/陈鹏医生2024.3.29时间他挂在了树梢幽深的古遂道里钟乳石在静静望着你一年万眼百里烟霞附近几乎不生草苍凉的如同你的心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是大地半睁开的眼睛就这样痴情地仰望星空我也曾这样痴痴望着你昔日王质伐木未归我心也停滞不前你的灵魂渐行
-
经方实验录之精神分裂症 张宝华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李家合
泽泻这味药,能够利水通淋,泻火存阴,《药性论》中所说:“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痛水。”与白术相配,即为泽泻汤,具有利湿健脾化痰的作用,治疗痰饮引起的眩晕、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
-
遗尿症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遗溺”,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自遗小便,醒后才知晓,或在白天不能自行控制排尿的一种疾病。遗尿通常发生在小儿熟睡过程中,时常在梦中排尿。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是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颈椎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临床中确实不能一味追求小方。
不错
还有史载祥教授变化的升陷通瘀汤也可参详。
乏力气短原因很多,能不能做个鉴别??
升陷汤确实是好方,作者若能在好好给大家分析一下病历,讲解一下此方更好。
方剂大,药物多,药量大,但是基层可以理解。个人感觉,大剂量黄芪补气效果好,但是容易滋腻,舌苔容易厚腻,脾胃会变差。病人还是有表证的,方子也有桂枝汤的基本组成,但不是主方。
方子太大了。或可精简之。抓住关键病机即可
黄芪用30克左右更能体现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