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常用中成药功用表
1.感冒类
1.1风寒感冒类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初起。
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1.2风热感冒类
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
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柴胡颗粒:散热解表,疏肝和胃。用于病邪犯少阳,寒热往来者。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等。
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雍盛。
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及轻、中型乙囊炎。
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
2.咳喘类
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肺气不宣。本品含罂粟壳,不易过量或长久服用。
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本品含罂粟壳。
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涎雍盛等。
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用于痰湿阻肺。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
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用于痰浊阻肺。
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用于哮喘气急,肺虚咳嗽。
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痰中带血等。
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痰中带血。
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川贝枇杷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
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
牛黄蛇胆川贝散:清热,化痰,止咳。
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
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
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
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嗽,化痰通便。用于痰热阻肺。
蛇胆川贝胶囊: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
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用于痰热阻肺。
橘红片:清肺,止咳,化痰。
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
止咳枇杷颗粒:清肺,止咳,化痰。
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
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肺气虚弱。
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
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
两虚,阴虚肺热。
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
300种常用中成药功用表
3.中暑类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十滴水:健胃,祛暑。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
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咳,并能防止痱热疖。用于夏季暑热,高温作业。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用于体弱受暑。
4.伤食类
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
保和颗粒:消食导滞,和胃。
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
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
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
开胃健脾丸:健脾开胃。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
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
香砂六君合剂: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
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5.胃痞类药
保济口服液:解表祛湿合中。
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用于食积气滞。
舒肝颗粒:舒肝理气,散郁调经。
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
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
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
6.胃脘痛类药
六味安消散: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食积内停。
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用于胃肠衰弱。
良附丸: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
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
小建中看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
左金胶囊:疏肝,和胃,泻火,止痛。用于肝火犯胃。
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用于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疏肝平胃丸:疏肝,消滞。
疏肝和胃口服液: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气滞胃痛颗粒: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沉香化气丸:疏肝理气,消积和胃。用于肝胃气滞。
乌贝颗粒: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
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
胃苏颗粒:理气消涨,和胃止痛。
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
养胃舒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气阴两虚。
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阴虚胃痛颗粒:养阴益胃,缓急止痛。
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
洁白胶囊: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
六味能消胶囊: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
7.泄泻类药
葛根芩连片:解肌,清热,止泻,止痢。
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
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
8.便秘类药
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
通便灵胶囊:泄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麻仁丸: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
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
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年老体弱,久病虚弱,阴虚津亏者。
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用于虚性便秘,脾虚或脾肾两虚。
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用于阴虚便秘。
9.实火证类药
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用于胃肠实热。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
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
一清胶囊: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
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实热内蕴。
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
黄连上清丸:清热散风,泻火止痛。用于火热上攻等。
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脏蕴热。
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10.头痛类药
都梁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川芎调茶颗粒:疏风散寒。
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
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
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
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亢。
正天丸:疏风活血,活络止痛。
11.郁病类药
疏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
12.不寐类药
安神补心颗粒: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虚火内扰。
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用于头眩、失眠多梦,心悸头晕。
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用于失眠头晕健忘。
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两亏,阴津不足。
解郁安神颗粒: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
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
13.眩晕类药
清眩丸:散风清热。
脑立清丸:平肝潜阳,醒脑安神。
眩晕宁片:健脾利湿,益肝补肾。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14.虚证类药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
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
补脑丸:滋补精血,安神镇惊。
健脾丸:健脾开胃。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
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等。
参茸卫生丸:益气补血,兴奋精神。用于气血两亏,思虑过度。
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
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归脾膏: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
参苓白术散:健脾胃,益肺气。
肾康宁片:益气,温肾,和血,渗湿。用于慢性肾炎,肾气亏损。
生脉(党参方)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
参芪片:补益元气。用于气虚体弱,四肢无力。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
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
五子衍宗丸:补益肾精。
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麦味地黄口服液:滋肾养肺。
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
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
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大补阴丸: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薯蓣丸:调理脾胃,益气合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
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阿胶补血膏: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气亏目昏,虚劳咳嗽。
人参固本丸:滋阴养血,固本培元。
八珍丸:补气养血。
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
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用于体弱,气血两亏。
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
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
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
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
补肾强身片:补肾填精。
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
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
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
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
青蛾丸:补肾强腰。
二、外科用药
连翘败毒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各种痔疮。
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电灼烫伤。外用
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泻热。用于脏腑实热,大肠实热。
槐角丸:凉血止血,清肠疏风。
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炎性,血栓性外痔。
三、妇科用药
1.月经不调类药
加味逍遥口服液:疏肝清热,健脾养血。
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
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
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
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
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
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疏郁。
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后期。
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
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
四物合剂:养血调经。
2.痛经类药
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
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
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
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
妇康宁片:调经养血,理气止痛。
元胡止痛片:活血,理气,止痛。
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
3.绝经前后诸症类药
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
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
4.带下病类药
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
抗妇炎胶囊:清热燥湿,活血化瘀。
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
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
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
花红片: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
5.下乳类药
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用于产后乳少。
四、儿科用药
1.小儿感冒类药
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
小儿感冒宁糖浆:疏散风热,清热止咳。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金银花露: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
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小儿退热宁口服液:清热解表,化痰止咳,解毒利咽。
2.小儿咳嗽类药
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小儿咳喘灵颗粒:宣肺,止咳,平喘。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
儿童清肺口服液:清肺,解表,化痰,止咳。
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
3.积滞类药
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
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
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
4.小儿厌食症类药
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用于小儿疳积。
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
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
5.小儿脾虚泄泻类药
启脾丸:健脾和胃。
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
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等。
双苓止泻口服液:清热化湿,健脾止泻。
五、五官科用药
1.鼻病类药
鼻炎片: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内蕴。
夷鼻炎丸:祛风,清热,解毒。
鼻炎康片:宣肺通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
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辛鼻炎滴剂:散风,清热,通窍。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内蕴。
鼻窦炎口服液: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
藿胆片:芳香化湿,通鼻窍,去肝胆之火。
2.耳鸣耳聋类药
滴耳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经湿热。
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用于肝肾两虚。
3.喉痹类药
黄氏响声丸: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复方草珊瑚含片: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清利咽
喉。
复方南板蓝根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腮腺炎,咽炎,乳腺炎等。
桂林西瓜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
金嗓开音丸:清热解毒,疏风利咽。
选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西瓜霜润喉片:清音利咽,消肿止痛。
青果丸: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
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润燥。
铁笛丸:润肺利咽,生津止咳。用于阴虚肺热津亏。
金果含片: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用于肺热阴伤。
清咽丸:清热利咽,生津止咳。
利咽解毒颗粒:清肺利咽,解毒退热。
4.牙痛类药
口炎清颗粒:滋阴清热,解毒消肿。
补肾固齿丸:补肾固齿,活血解毒。
5.口疮类药
口腔溃疡散:消溃止痛。
6.眼病类药
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明目上清片: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用于爆发火眼等。
拨云退翳丸:清热散风,退翳明目。
珍视明滴眼液:清热解痉,去翳明目。
麝珠明目滴眼液:消翳明目。用于老年性初中期白内障。
马应龙八宝眼膏:退赤,去翳。
黄连羊肝丸:泻火明目。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
明目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
石斛夜光丸: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六、骨伤科用药
代温灸膏:温通经脉,散寒镇痛。
天麻片: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正骨水: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颈复康颗粒:补肾益气,活血壮骨。
云南白药创可贴:止血,镇痛,消炎,愈创。
云南白药酊: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云南白药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
跌打丸: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活血止痛散: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红药气雾剂:活血逐瘀,消肿止痛。
消痛贴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皮肤科用药
金花消痤丸:解毒消肿,清热泻火。
防风通圣丸:清热解毒,解表通里。
皮肤康洗液: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
甘霖洗剂: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湿毒清胶囊: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
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杂兵诊治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既往有乳腺结节,脊椎病,肠息肉术后等病病史。处方:柴胡30克、生桂枝15克、干姜10克、生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天花粉20克、炙甘草10克、麸白芍15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生龙骨30克、姜半夏15克、夏枯草15克7帖,颗粒剂,内服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自主式学习对孩子的健康更有益 谢江强
与被动式学习相反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自主式学习,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更鼓励自主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能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被动式学习却有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被动式学习的孩子,一般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一旦考完了,就有可能停止学习。 -
秋来感怀 张宝华
秋哥金曲杯中满,一轮明月将东山。逝去舞榭夏日红,别来情景上心田。往春芳樽频频浅,津口桥头老朱颜。尔来人世已五八,堂前飞燕今何年?张宝华于奉天。时年甲辰,月在壬申,是日丙午。 -
《伤寒杂病论》中的痹证 张宝华
《伤寒杂病论》谓其为“风湿相搏”、“汗出当风”、“久伤取冷”、“汗出入水中”、“风血相搏”、以及“饮酒汗出当风”等,可见其更具体化。《伤寒杂病论》关于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如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端午安康话消渴 张宝华
今日佳节端午,粽子配白糖或者蜂蜜是其绝也。传统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症”。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颈肩疼痛1周,加重2天,3剂中药病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男年龄:2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16日主诉:颈肩疼痛1周,加重伴左上肢无力2天。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来诱发颈部疼痛,拘谨不适,伴虫爬感,2天前自觉症状加重,伴左上肢无力,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有力。 -
关格 谢江强
关格是指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导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本病当积极治疗水肿、淋证、癃闭等原发病,以及预防感冒、温病的发生,这是预防关格发生的关键。关格后期,病情危笃,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现代视角下的桃核承气汤 张宝华
一、简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与瘀血有关的疾病。
-
这个中成药还能治带状疱疹! 王晨阳
带状疱疹疼啊,能疼死人。中医将带状疱疹称为“蛇串疮”或者“缠腰龙”,认为本病多因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原因所致。今天介绍一味治疗带状疱疹的中成药。乃用六神丸外敷,配合口服中药汤剂。
-
中医视角下的支原体性咳嗽 张宝华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支原体咳嗽应以宣肺止咳、解表散邪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利湿排痰的目的。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除顽疾 治愈4例瘿瘤病 李绍武
余以中医辨证论治4例甲亢治愈后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例,皆获得临床治愈。目前黄女士、梁女士、冯女士仍然接受后续诊疗。中医认为瘿瘤的病机多是因机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等致病因素所致,病位主要涉及肝、脾两脏。
-
黄连肉桂养心神 谢江强
黄连肉桂养心神,安眠好觉到天明所谓的失眠,不只是睡不着觉,也包括睡眠质量的下降,诸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做梦多等情况。不过,王女士的失眠,应算是心肾阳虚、心肾不交导致的神志不宁,加上肝郁气滞使得原有症候产生的症状更加突出。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