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不好?东垣“升阳益胃汤”助你一臂之力
转载一篇文章,挺有参考价值。
升阳益胃汤,来自脾胃学派创始人李东桓的《内外伤辨惑论》。本方为李东垣治疗劳倦伤脾、湿热中阻、营卫不和的名方,升阳者,升脾之阳;益胃者,益胃之气。方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14味中药组成。有益气健脾、升阳益胃、清热除湿之功,专治湿热阻滞于中焦导致的各种问题。
【临床运用】
腹泻:用本方:党参31g,黄芪31g,白术15g,半夏、陈皮、茯苓、泽泻10g,柴胡10g,白芍10g,炙甘草6g,防风3g,黄连3g,羌活3g,独活3g,姜枣为引。无腹痛者去白芍,年龄小者药量宜小,黄连用量不宜过大。水煎服。
萎缩性胃炎:用本方加减:黄芪50g、党参10g,泽泻10g,丹参10g,莪术10g,焦山楂10g,白术6g,陈皮6g,独活6g,白芍6g,黄连6g,茯苓20g,枳壳15g,蒲公英15g,鸡内金8g,每剂煎取200ml,分3次早、晚服完。病情重可分为4-5次服完。日服3次。轻度萎缩性胃炎者50-60剂,中度者60-70剂,重度者70-90剂。较长时间服药者每周可停服1日。
慢性胆囊炎:用本方:柴胡12g,白芍15g,党参10g,白术12g,黄芪18g,黄连6g,半夏10g,陈皮12g,茯苓12g,泽泻12g,防风10g,羌活8g,独活8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若血瘀者去茯苓、泽泻,独活,加炒蒲黄12g,五灵脂12g,丹参15g。
带下:用本方: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黄连10g,半夏10g,陈皮10g,泽泻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白芍10g,茯苓20g,甘草3g,姜枣为引。湿盛加川楝子15g,汗多加煅龙牡各20g。每日1剂,分2次煎服,5日为1疗程。
溃疡性结肠炎:用本方:黄芪20克,法半夏、人参、炙甘草各12克,白芍、防风、羌活、独活各6克,橘皮8克,茯苓、泽泻、白术、柴胡各6克,黄连3克。痛泻夹杂、大便不爽者,加槟榔、大黄;腹胀肠鸣者,加广木香、台乌、生姜;腹痛甚者,加橘核、小茴;胸肋胀满、脘痞纳呆者,加焦山楂,柴胡量为10克;畏寒、肢冷、腰酸、少腹有冷感者,加仙茅、补骨脂、吴茱萸。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不愈,休息1周再服。一般服药2-4个疗程。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症见腹泻、腹痛、腹胀,黏液便或便结反复交替出现,神疲乏力,消瘦。脉虚弱。本方升阳益气,健脾去湿。方中人参、白术、黄连能挽回中气下陷之势,使清阳上升;羌活、泽泻、茯苓利湿化郁,以止泻止痛;防风、独活为风药,风动水湿速散,风行清阳速升;黄连配半夏和胃理肠,祛湿止痢,平调寒热。全方配伍,寒温并用,虚实同治,不治痛泻,而痛泻自止。
【典型医案】
王某,男,13岁。初诊:由患者母亲代述,患儿40天前,在学校操场玩耍,忽遭同学戏以拳击其脑,因而受到惊吓,从此拒绝进食。已经过几家医院做理化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虽经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仍然粒米不进,40天来仅靠糖水维持生命。彭教授听后表示一定要见到患儿方可诊治,此后患儿家人将患儿抬至彭教授处。
患儿卧床,双眼闭合,形容消瘦,体温甚低,四末发凉,不能说话。脉来沉细,右手关脉尤为明显。
腹部检查时,看见其腹部凹陷,腹皮无反射,直肠亦无燥便。
辨证:四末寒澈,形容消瘦,病属脾胃阳虚。右关脉沉细,是其征候。腹部下陷,胃肠功能减退,乃胃阳虚证。治法应当挽救后天之本,补益升提脾胃清阳之气,恢复脾运化和向全身输送水谷精微之气的功能。
投以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的升阳益胃汤。
处方:党参15g, 白术15g,生黄芪15g,黄连5g,半夏10g,炙甘草15g,陈皮10g,白茯苓10g,泽泻9g,防风5g,羌活5g,独活5g,柴胡9g,白芍12g,生姜3片,大枣7枚。水煎服,每天应服多次,每隔4小时服半茶杯。
二诊:四肢渐温,眼球能动。脉右关渐较有神。服药10剂痊愈,且较病前食量增加,身体健壮。
分析此例病案,患儿拒绝进食因受惊吓而起,《内经》有云“惊则气乱”。又云:“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推测患儿平素极有可能存在胃气不足之证,惊吓气机紊乱后,脾胃受累。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为周身营养的根源。金元四大家之李东垣特别注重养护脾胃。胃阳虚则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形容消瘦,右关沉细,四末寒澈。盖胃主纳谷,阳虚则失其功能,而成拒食症。升阳益胃之法所以奏效也。
但此方用量较原方用量颇重,尤其炙甘草用至15g之多。虽用东垣原方,但用量颇不相同,原方中甘草只有3g,人参3g,半夏3g。而此处用量重,但服法采用少量多次分服,此服法对脾胃虚,尤其孩童甚为适宜。此亦治疗中之灵活机动处。纵观此病案的诊治思路,处处彰显出中医的精髓全在于辨证施治。
--------转载自《经方大师网》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一)高血压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高血压波动症。某君男年过半百,去年底来善持堂就诊,主诉眠不安五年近二年来加重,入睡虽快但有早醒,早则子时,晚则寅时,复难再睡。善持堂认为,某君血压升高无家族史多因长期不寐所致,应按高血压波动症来治疗。 -
小心孩子体内有瘀血 谢江强
这说明这个孩子患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有瘀血,其他的可能都是诱因。 -
小儿的膏方调理一、反复呼吸道感染 谢江强
小儿的膏方调理一、反复呼吸道感染现如今最让每个家庭头疼的要数自家孩子经常出现反复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 -
月经过多或过少医案总结 谢江强
医案265杨某,女,46岁。主诉:经血量多1个月。医案266姜某,女,28岁。医案267钟某,女,33岁。现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行经时间8~9天,经血色暗,经前乳房刺痛,乳头痒,口干口臭,腰酸。 -
因时泡脚 谢江强
因时泡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界保持着动态平衡。上午,人体阳气初生,而阴气收藏,此时泡脚能起到兴阳醒神的作用。 -
冻足 谢江强
冻足要说现在的孩子们真是让人有些搞不懂,就像是邻居家正在读初中的小姑娘薇薇,不知道是为了爱美还是赶时尚,一年四季运动鞋不离脚。若是冻疮破溃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延长足浴的时间,可延长至一个小时以上。一旦有冻伤要出现的迹象及时足浴治疗,防止发病。 -
宣郁通经汤 潘洪波
所以,此案使用宣郁通经汤后而疗效颇著,使长期的痛经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长高(陈医生) 陈鹏
长不高的原因有两种中央因素:大脑分泌的生长激素太少太低了地方因素:乱吃零食冷饮,或者是脾胃功能不好,或是是小的时候用激素抗生素用多了导致的。。
最新文章
-
小儿发育不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小儿发育不良一般表现为囟门迟闭,牙齿迟出或少出,肌肉松软,以及反应迟钝,精神涣散,夜卧不安,烦躁夜啼等。或后天分娩时发生意外,或出生后调护不当,小儿患病后脑髓受损,乳食不足,喂养失调,从而导致脾胃亏虚,气血不足精髓不充而致使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
胸痹 潘洪波
服上药4剂,病证基本好转,胸痛未曾发作,肩背等放散疼痛均消失,胸闷气短亦见减轻。患者于去年9月15日复查:服上药后心绞痛未见发作,仅偶因走路过多劳累后,曾有两次出现胸闷,随即自行缓解。
-
疾病可以治断根么 陈鹏
随便一个普通的风湿病/一个胃炎一个三高没有医生呢可根治。。虽然我们不能根治,但是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的频繁率。[微笑]其实所有病就是这样治的。你要说断根,那是不可能,全世界没有哪个医生是可以做到的。只能保证你两三年内不在,继续发作。
-
乌发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乌发古人提出“发为血之余”。白发的病机主要归纳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热极生风。治疗时多采用滋补肝肾,健脾养心,清热活血之法,标本兼治。
-
鼻炎的调理 陈鹏
今天来分享调理方法。为什么鼻炎反反复复,一换季就卷土重来?中医认为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鼻炎只是反映脏腑的能力不足的一个表现。除了肺虚,鼻炎同、也脱不开关系。调理肺脾,最简单是中药。
-
尿酸性肾病一例 赵龙
尿酸性肾病,在当下越来越多。可诊断为尿酸性肾病。诊断,尿酸性肾病治疗,西药,非布司他,半颗,每天一次。尿酸性肾病,需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
肥胖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根据肥胖病因的不同,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在所有的肥胖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肥胖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注意。
-
月经过少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月经过少膏方调理心得月经过少又称“经水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量明显少于正常,或月经量不足20mL,或经期不足2天,甚至点滴即净,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月经过少主要由于女子胞宫血海空虚,或行经不畅所致。
-
经方实验录之痛经、腹痛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36岁初诊:流产后现腹痛两年余,伴有经前头痛,例假收尾下腹部疼痛,经后头晕,月经干净后下腹部仍然痛,用手按摩或者换体位缓解。既往有流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病史。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