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寒热升降不和 我自斡旋骊珠在握

2022.08.20 364阅读 评论数 0 5
浅谈泻心汤类

泻心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后世应用治疗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伤寒论》又有五个不同的泻心汤,统称泻心汤类。
具体是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附子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大枣十二枚(掰,温甘)甘草三两(炙,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其三大指征为痞、呕、钝痛,或有脘中烦热,肠鸣下利,食纳不振,口苦,舌质红,舌苔白等见症。对各种急、慢性胃肠炎、肠胃功能紊乱、及部份肝胆疾患、妊娠呕吐、休息痢等,即使不由误下,而因寒热中阻、湿热留恋、脾胃虚弱、升降失调而出现上述诸症者,亦可投本方加减。方中用半夏苦温,《本经》谓“主心下坚”,下气开结,和胃消痞而为主药;干姜“辛走气,辛以散之”,辛开痞结以和阴,黄芩、黄连“苦先入心,以苦泻之”,苦降泄热以和阳,寒热并用共为辅药;因消痞须藉胃气以为使,故有人参、甘草、大枣,“甘以补之”,益气和中而为佐使药。一方之中温清并备,补散兼施,皆本《内经》诸法,配伍极精当。
生姜泻心汤治太阳少阳并病之胃虚水热痞。因未经误下,虽汗出而“解”,但余邪未尽,复内陷心下,饮食不化,积滞发酵而挟有水湿致痞,故兼见干呕食臭,肠鸣下利等症。其方首主以生姜宣表和胃散水,反辅以半夏泻心汤开结除坚,是微寓解肌于散痞之中。且半夏得生姜则水消,芩连得干姜而痞散,与病情更为妥贴。临床多用于大病之后,胃气不和,饮食停滞诸证。
甘草泻心汤,治少阳阳明并病之胃虚痞。因胃气不健,故除痞证外,尚见腹满,肠鸣,下利完谷,干呕,心烦不得安等。方以半夏泻心汤倍用甘草为主,一以泻心除烦,一以健胃安中,一以缓和逆气;重佐干姜为辅,既取温中散寒,且行芩连之而泄痞,助半夏除呕,协甘草和胃;所谓“甘草得位而三善备,干姜任重而四美具”,说明方意极尽深妙。本方在个别版本没有人参,以为心烦不安是有上焦余邪未尽,与小柴胡汤胸中烦去人参同例。近年来,本方临床还用于口、眼、生殖器三联征、走马牙疳、精神不安状态及癔病等的治疗。
至于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三味药均为苦寒清热之品,集中药力,攻其一点,然剂量均不大,且不用煎煮,而用开水泡服,取其轻清中上二焦无形邪热之效。大黄泡服,其泻下力不很强,可见大黄在本方中的作用主要是清泄热邪,而非攻下积聚。同时,大黄有较好的行瘀止血功能。如用本方主治吐血、衄血等证,则不用开水浸泡,而是三味药同煎,取清热止血作用。是治寒郁化热,热邪壅聚之热痞方。
附子泻心汤所主之病,其心下之痞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所主之病同,因其复恶寒,且汗出,知其外卫之阳不能固摄,且知其阳分虚弱不能抗御外寒也。夫太阳之根底在于下焦水府,故于前方中加附子以补助水府之元阳,且以大黄、黄连治上,但渍以麻沸汤,取其清轻之气易于上行也。以附子治下,则煎取浓汤,欲其重浊之汁易于下降也。是以如此寒热殊异之药,浑和为剂,而服下热不妨寒,寒不妨热,分途施治,同时奏功,此不但用药之妙具其精心,即制方之妙亦几令人不可思议也。
综上所述,泻心汤证治的成因责诸无形邪热内陷少阳枢机,升降失职,阴阳不和,寒热互结。与结胸、水痞及柴胡汤证治等存在实质的差别。从临床上看,泻心汤痞证表现部位似乎在胃肠,但形成这种症候的病机实由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正是中医治病的优越性。各泻心汤方多刚柔相济,配伍精当,所谓“泻心”实即“和解”,因此,仲景立半夏泻心汤为诸痞之代表方,辛开苦泄、和解阴阳以达到治疗目的。后世在临床应用《伤寒论》五泻心汤,实际已远远超出原书的治疗范围。程钟龄说:“和之法,变化无穷也”,只要善于掌握其主要法则,就可骊珠在握,运用自如。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

  • 中医靠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朱强伟

    中医的传承,靠的是一辈一辈人的不断接力,才能绵延至今。在中医几千年的传承中,出现过很多的医家,虽然他们的名字不是很响亮,也许你也从未听过他。

  • 流感治验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马某,女,12岁,以“发热恶寒,伴眩晕2天”于2023.12.2就诊,现病史患者2天前突然出现发热恶寒,伴眩晕等症,遂在校卫生所以“流感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今来求治中医。来诊见,精神疲惫,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偶有咳嗽,咳声重浊,饮食纳差,自诉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中药煎法 陈鹏

  • 排脓方类 李华歆

    排脓散、排脓汤并主之。),同样也可以用“排脓散”或者“排脓汤”治疗!排脓散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 土生万物(脾胃) 陈鹏

    中医常说一句话,“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出现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焦有瘀。👉这类人大多舌尖发红,舌根发白或者厚腻,这是上火下寒的典型表现。调理——脾胃才是关键。

  • 中药药物剂量没有小事 谢江强

    中药药物剂量没有小事药物剂量通常是根据药物的质地以及在方子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膏方的服用剂量本书基本没有硬性规定小儿与成人,以及青中年与中老年的服用量有所不同。

  • 找准自己的调补方 谢江强

    因人而异,找准自己的调补方每个人的阴阳气血属性都不尽相同。然后辨别气血是否有余或不足,在适合自己的膏方中按加减用药原则做相应调整即可,这在书中每节内容中都有提及。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忌服用膏方,以免造成气血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