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药—绿萼梅

2022.02.23 582阅读 评论数 0 6
绿萼梅:本品为花蕾,含挥发油,故其味辛,可疏肝解郁以治梅核气、郁证。尝其味酸涩,可敛肝而和胃生津以增进食欲。故《本草拾遗》言其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是借其辛味与粥之助胃气,可助清阳上升,故饮品新参言其治头晕。是其辛味可疏肝解郁以治胁肋胀痛。肝气郁结中焦则脘闷,郁冲则嗳气,肝气犯胃则胃脘疼痛,气芳香则醒脾以治纳食不香。故其言疏肝和胃,调畅气机,常用柴胡、香附、佛手、木香配伍。蒸露点茶,去其辛留其酸味,故生津止渴,解暑涤烦。痰气交阻之梅核气,乃肝气郁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肺失通调,使痰凝于上,气结于中。故以本品之辛开其郁,治梅核气与八月札、合欢花、瓜蒌皮、陈皮配伍,以疏其气结,化其痰凝。至于其润燥,久煎则润,量少则其辛略大于酸,类肝体阴而用阳。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高源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蒋右,31岁,反复闭经2年,近2月未行。马右,29岁,结婚1年未受孕,月经后期,不规律,量少,色淡。别右,45岁,经前一周失眠头痛1年,经尽头痛自缓。月经来潮头痛减轻,后加减变化而愈。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脉法新悟(八) 陈玉佳

    案30:农民潘左,耕作弯腰,致腰椎间盘突出,右侧腰臀及下肢酸痛,服独活寄生汤,寡效。后经整脊推拿,症状加重,右下肢刺痛麻木,为火烧样刺痛,已不能屈膝行走,小便短黄。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女性20余岁主诉头左侧率谷附近酸胀一年余,头两侧率谷部及风池夹脊两侧涨困不适遇冷加重饭后咀嚼加重既往慢性咽炎食饱欲吐食欲不佳口渴欲饮口苦严重眠差多梦腰以下常觉冷例假有血块二便可纳一般舌红舌尖前红无苔中后黄偏腻有芒刺舌中边齿痕脉象:双寸沉细右关浮弦重按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芍药甘草汤 李华歆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秋(陈医生) 陈鹏

    秋文/陈医生2023.10.31梧桐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在月光下细数流年可惜凤凰早已涅槃只剩枝桠喃喃诉说着秋

  • 毒美颜,扫除面斑 谢江强

    排毒美颜,扫除面斑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因为中暑而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总是很多,许女士就是因为在夏天经常出现中暑症状而来找我看病的,希望我能给她开个方子来改善她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