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冲脉腹痛案

2021.08.16 492阅读 评论数 1 2
   《伤寒论》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临床常遇可应用之证,如肢冷,腹痛,间歇性跛行等。本案为刚入门诊时候遇到第一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的疑难杂症,当时留下诊疗笔记,印象深刻。
   张** ,女,30岁。 时间:1995年7月
   主诉:左侧腹痛三月余  
   现病史:近三月来觉左侧腹部疼痛,呈发作性,一日数次,持续时间数分钟之十分钟不等,夜间较重,发作时较剧烈、难忍,发作时无呕吐腹泻,用西药抗感染、解痉、止痛无效,查腹部肠道钡餐透视、反复腹部超声及腹部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然腹痛渐重,人日渐消瘦,睡眠差,食纳减少,大小便正常;平素腰及双下肢怕冷,有“痛经”病史。 
   查体:神志清,精神萎,消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软,脐左约2CM处压痛,局限,固定,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无异常。舌见淡紫意苔薄白 脉细弦。
西医诊断:腹痛待查?
中医诊断:冲脉腹痛(寒凝冲脉) 
    治疗: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 方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香附、白芍、玄胡索;穴位选太冲(平补平泻),合谷(补),足三里(补),天枢(平补平泻 加艾条灸),关元(补 加艾条灸)。
   治疗效果:两次后腹痛明显减轻,六次后腹痛停止,唯每日药后必腹泻2-3次;共针灸9次,中药9剂,愈;半年后腹痛再作,然程度较轻,虑其加重,立即续方2次共六剂,未针刺,嘱灸。后未再发作。
    患者肚脐左侧“天枢”穴处疼痛,现代医学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治无从下手,对症处理无效果;运用中医药方法,针灸和中药结合,效如桴鼓;该腹痛,查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心痛续论》云:“脐旁左右痛者,乃冲脉病;冲脉当脐左右,若为寒气所凝,其冲脉之血,不能上行外达,则当脐左右而痛。当用血分之药,使胞中之血,通达肌表。若用气药,无裨也。当归四逆汤加吴萸生姜。”该腹痛,当左侧“天枢”穴处,部位局限,固定,无胃肠道等其他症状,确实难以鉴别诊断,患者有痛经及下半身畏寒怕冷等症状,舌淡紫,脉细弦。辨证当属冲脉寒凝,气滞血瘀。补合谷、关元(加灸)、足三里(加灸),平补平泻天枢、太冲,行气导滞,合当归四逆汤加吴萸生姜,温散冲脉寒凝,通导冲脉气血,使寒消淤通,气行痛止,病痛自愈。(想当年,CT尚未普及,县级医院还少配置,患者四处求医,多处诊疗,花费不菲,却无诊断结果和疗效;患者是我同学之妻,同事儿媳,无奈之下,同事老医生请我针灸一试;当时我还是个刚接触临床从事针灸的年轻医生,面对此疑难杂症,心中无底,然受人之托,当尽力尽心;当时查看《从众录》拟定中药处方,下班后上门针灸,均历历在目,好在腹痛症状虽诡异,经方针药疗效神奇,终不负医者之心,患者之托。处方自《伤寒论》、《医学从众录》得来,信古人不我欺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许正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此血虚内寒之症也,冲为血海,虚寒失养故作痛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养血祛寒,血气得复,寒气内散,痛自止也。

    2021-08-17 08:5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精神分裂症 张宝华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 通管配合中药调理不孕,一个月后怀孕现已顺利生产 李文选

    医案:许某某,女,32岁,经人介绍于2023.4.25就诊于我处,已孕有一女,已两周多,因输卵管堵塞,2月份有到医院疏通。目前有湿疹,大小便正常睡眠正常,舌下有瘀曲,脉涩。采用中医药人工周期序贯疗法调经助孕妇,摘出两个处方,处方如下经调理现已顺利生产

  • 桑叶性寒,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李家合

    桑叶的第三个作用在于其能够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功,所以能够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合用,例如羚角钩藤汤。现代研究表明,桑叶能够对链球菌、金葡菌等细菌具有拮抗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血糖的作用。

  •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李家合

    泽泻这味药,能够利水通淋,泻火存阴,《药性论》中所说:“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痛水。”与白术相配,即为泽泻汤,具有利湿健脾化痰的作用,治疗痰饮引起的眩晕、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 美白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美白肤色白皙成为东方女性美丽的崇尚标准。而中药美白因其不使用激素、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越来越受爱美女士的青睐。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长期便秘案一 王建飞

    2020年08月14日陈某,男,77岁,初诊。胃纳一般,口干,大便干结2天一次,有时需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小便黄,时有腰酸、梦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药后面色黯黑减轻,大便情况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