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二)

2025.02.21 568阅读 评论数 1 5
那么“小便数”是什么缘故呢?当是胃虚。后世医家一般说是“上虚不能治下”,依据五行来解释,胃属土,土能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土虚治水就无力了,这个水本来它是能治理的,如今虚了,那水就按自己的来了,他就有点放纵自由了,水性是趋下的,物理自然嘛。土虚就是胃虚了,胃属土嘛,这个胃是生之本,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太重要了,胃气一虚衰,人的身体那块儿都发虚,整个身体会虚衰下来的。人看上去就是个虚脱那个样子,机能衰退了,它振奋不起来,小便失去收摄了,小便就会频数了,机能沉衰嘛,膀胱里有点尿就固不住,可见膀胱肌呀疲软了,它这个肌张力失其常了,这主要是由于上边胃虚来的,表现到小便这块就现这个情形。

这段冠以“伤寒”,然证侯却是反常的,所以用个“脉浮”,很是复杂,仲景先生这话都有深意的,这里藏着真正的病机,不然他就明说了多好,这里就有辩证的关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嘛!不然怎么随证治之呐!这也是教我们辩证论治了。本来是伤寒应该无汗,由于津液大量亡失,既自汗出又小便数,故而致津液竭于内,阳明病就存在这个情况,在后面阳明篇。所以“自汗出”,汗出的多,为太过。伤寒没有汗,所以大发汗,发汗使汗出多,也为太过。汗出太过,阳竭于里,阳指着津液,这种情况下,大便就要干,脾约证就是这类的情形。虽“十日不大便,无所苦也”,这种脾约不要紧,它是津液不足的虚证,大剂甘平的麻仁滋津润燥就可以解这个脾约证,虚不能治以实法,承气汤类不能用,麻仁类滋脾的是对应的。那么这个病证就类似脾约证的情况,这个就是津液不守,一方面有汗自出,一方面又小便频数。

“心烦”,胃不和则卧不安,这是胃不和的缘故。

“微恶寒”,条首冠以“伤寒”“,恶寒正是伤寒证侯,但真正的伤寒,脉当紧,“阴阳具紧”嘛,这里说“脉浮”、“微恶寒”,说明这个表要解了,这个脉证就是这个趋势的应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字加重了语气,为的是强调这个“恶寒”,恶寒就是太阳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呀!如果“恶寒”很轻很微了呢?说明啥?“微恶寒”,就说明这个表证要罢。但是“自汗出”,又“小便数”,津液丧失的太多了,这个胃渐干,胃气失和了,里热渐生,就开始“心烦”了,津液枯燥,组织失养,就会“脚挛急”,这个脚处在四肢末端,这里发生挛急,是津亏之渐了,这个趋势要是发展下去,里热会越来越重,真正的阳明病不远了。这种情形,发汗是万万使不得的。前面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个津液虚更重,脚都挛急了,更不可发汗,所以仲景先生才说,“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这时候你再攻表,再让它丧失津液,“此误也”,这是错误的治疗。这段挺复杂呀!先生这个文章他不明说,文字精炼,简约的很,但内涵丰富,简约而不简单,欲通先生意,不下点心血太难达到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耳鸣 潘洪波

    结合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他证属肝风耳鸣,也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两味药用在一起平肝柔肝、养血止血,可以帮助决明子一起压住上亢的肝气,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耳鸣、血热忘形等情况。

  • 《黄帝内经》十三方1汤液醪醴 张训景

    《黄帝内经》以“宇宙生命整体观、天人合一”全面论述了保健养生之道,主张“治未病”。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

  • 经方治疗咳嗽医案一则 张新东

    患者、女,30岁咳嗽半月,夜间重,躺下加重,咽痒则咳,咳严重胸痛,咳严重咽痛,平素手脚冷,太阳穴部位疼痛,晨起鼻塞,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桔梗甘草就是又治嗓子又治咳嗽,很好,有热,用小陷胸汤去瓜蒌就行。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男,31岁。舌淡红,脉弦,符合肝胃不和。其二李某,女,45岁。

  • 线上指导针刺缓解急性腰扭伤 王健

  • 经方实验录之风湿免疫科病 张宝华

    既往有干燥综合症病史,所见症状观之,确是津亏失濡所致,然深究之否也。面隐青黄欠泽,口干喜热饮,上半身易汗出,舌淡苔白,乃木土失和,津血不足,且有饮郁之征也。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妇人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

  • 杂病诊治湿瘀证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咽炎,脂肪瘤,肛周脓肿等病病史,痰湿体质。本案即是湿郁日久成痰,气机失调,戕及血气,至血淤,终是湿瘀成事害人身体。观其舌症,增损首诊方,不移于湿瘀左右,缓图以观之,总在湿瘀下手,调和肝脾之内在,去湿瘀于有望也。

  • 哮病(支气管哮喘)案整理 谢江强

    哮病案刘某,女,37岁。哮喘病史8年,每年4月左右哮喘发作甚剧。经治疗后哮喘得以完全控制,体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崩漏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崩漏是阴道异常出血的总称,是指妇女非行经期间,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故对于本病的虚证及虚中夹实之证,皆可使用膏方进行调治,多可取得良好效果。

  • 为什么疼痛门诊的女病人多? 于军

    下午无事,我小结了近一个月的门诊情况,发现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35.4%。也就是说,我的疼痛门诊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女性。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风险更大,有调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45%,而在男性人群中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