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从肺论治冠心病,肿瘤,温病,小儿多动症的思考与感悟

2022.01.08 1225阅读 评论数 3 18

从肺论治冠心病,肿瘤,小儿多动症的思考与感悟

现在的病人好多,由于体质因素还是比较重,运动量过少,体内的寒湿变成了痰湿,再变成了淤堵。要么很胖,要么很瘦,再加上再加上很多很多人的情志都有很大的问题。在临床的治疗中,我发现治肝与治肺。比一味的去补肾和补脾胃的疗效要好得多。因为假设我们想一下一个水道水管不通了,那我们通疏通比补漏要效果要来的快得多。先疏通在先,后补漏在后,才能根本改善体质,当然不能排除一些急性出血危及生命的疾病在外。根据我接诊的患者来看,现在的内分泌疾病,比如说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还是我们身体的体质出了问题。水道不通,阳气不达,把异常的增生物看成是蘑菇的话,然后蘑菇愿意长在阴暗的地方,只有把我们的阳气通了,把我们的人体的阳气通达起来,把堵的管道疏通起来,那么这些蘑菇却会随着身体的抵抗力的增加,而自己消声匿迹或者是停止生长,所以前提呢一定要把舌苔上多余的淤紫,还有舌苔厚的地方,不平整的地方要给它调平了,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的最根本的方向,也是提前防病的最根本的思路,以后我们要学会自己当自己的医生。

现在我们以肺脏为重点,谈一下在理论与临床中的重要意义,来开拓大家的临床思路。《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藏真高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素问六节藏象》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脏在脏腑中处于最高的位置,行气而布散于周身,又因气行则血行。所以有行荣卫为阴阳的作用。十二经脉的经气运行,也是从肺经开始,我们临床中号脉又是肺经的寸关尺。也足以证明肺气在全身气血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濒湖脉学》中说,伏脉和肺的关系,伏脉法天,有轻轻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寻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再从伤寒气化理论的角度来讲,太阳为开,为经气,从肾,包括膀胱上达与肺,,必须要通过肺气的宣发布散作用,而使经气达于体表及其周身。这就使得肺脏在理论及临床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外邪可入体表、咽喉、气管等处,必须要采用宣肺达表的方法才能袪邪外出。所以在《伤寒论》中,太阳病中要用麻黄、杏仁来宣畅肺气,治疗风寒克表。不论是风寒或是风热,凡在体表,咽喉、肺系,都少不了用宣肺祛邪的方法来治疗。

凡外邪在表,失治或者误治,都会使邪气深入,病情加重。所以必须要掌握宣肺的方法,尽快去除邪气。但要想尽快驱除外邪,用药就不能太少,太轻,用药轻了则不宜战胜邪气,在《内经》中说,分淫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对此,温病学家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先犯肺,逆传心包,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吴鞠通的观点: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银翘散桑菊饮都是小方,轻方。而所谓辛凉重剂,白虎汤在温病初起,一般也用不上,因为外邪在卫分分而不是气分。那么上焦是关键中的关键,病在上焦,鼻咽、支气管、肺及其体表必须将病情及时控制,及时消除。如果一味的用轻方小方控制不住,病情就容易恶化,容易传遍影响心脏、肾脏等。所以病在上焦就要用强而有力的方剂来治疗,必须重视太阳为开及上升外出的作用趋向与肺气的紧密联系。从肺、支气管、咽喉、鼻这些肺气的调整,用较为强烈的方剂进行迅速有效的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我们要学习理论,我们还要学会创新。

我举一个昨晚治疗的例子来说明:

陈*宝,14岁,女,全身酸痛,乏力,不思饮食,口服鱼腥草合剂,感冒清热颗粒,效果不佳,晚上17:30左右又出现全身冷,体温不高,手脚冰凉,头晕,乏力,舌苔白腻,舌质不红,脉沉细微数。

思考:她的脉沉数,是个厥阴脉,于是,铍针从皮论治,散寒宣肺,挑刺风池,风府,肺俞,曲池,孔最,合谷,微微出汗,缓解。又把脉还是厥阴脉,泻双侧内关,补支沟,脉滑,丰隆泻,足临泣泻,当时出汗,全身轻松,脉转为少阳脉,已经开始出表,给与小柴胡颗粒口服,晚上再无不适,今晨咽痛,给与解毒利湿中药口服善后。

双花15,连翘15,藿香10,茵陈12,焦栀子8,射干10,浙贝12,赤芍10,僵蚕12,柴胡18,杏仁10,薄荷6,木蝴蝶6,滑石10,甘草6,竹茹12,黄芩6三副

所以我摘抄了一个名老中医的方子的基础方的组成是柴胡8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枳壳8克,炒牛蒡子10克,炒杏仁10克,防风8克,苏叶8克,百部10克,瓜蒌15克,金银花15克,黄芩10克,桑叶10克,枇杷叶18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

这是败毒散风中的桔梗、枳壳、柴胡前和四味药来先畅胸肺之气,又用防风苏叶畅达表气,更用杏仁牛蒡子宣肺利咽。这样使得表气、咽喉、气管、肺一系列均可以达到畅达,以期有效去除体表及肺气的外泄。由于此方使肺气宣畅,甚达外出之力较强,更有瓜篓紫菀等消痰浊而畅达肺气。所以可以承载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来清肺邪热,能有效的清除肺系系的瘀热。适当加减不仅可以治疗风热肺气的痰热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贾荣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华仁强 资质认证

    学习了,受益匪浅

    2022-03-07 07:41 评论数 0 0
  • 吴卫华 资质认证

    中医治疗,思路是很重要的。病症的出现主要是平衡被打破,以平为期的支点很多,从哪里着手最优化是各个流派处置方法差异的根源。以肺为纲治疗多种病症也在情理之中。这个思维值得我们学习。

    2022-01-09 03:47 评论数 0 0
  • 辛衍璞 资质认证

    棒棒

    2022-01-08 03:20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糖尿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 栀子大黄汤 李华歆

    ——克雷洛夫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栀子大黄汤!所以湿热的患者出现“心中懊憹,或热痛”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栀子大黄汤”!栀子大黄汤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

  • 人参养荣汤治疗肺癌晚期 崔乐

    万般无奈之下,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身体机能。患者用药一周后,病情无明显变化,嘱咐其注意休息及营养膳食,继续进行药物治疗。

  • 针刺起沉疴   艾灸愈顽疾  一一 中医针灸技术培训有感 刘革命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首先安排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了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病的培训,使广大学员对其诊断、分型、针灸取穴、手法补泄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为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中心随后安排了痛症的治疗的针灸培训。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