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邪•热•湿

2022.07.27 368阅读 评论数 0 8

面对暑邪、暑热、暑湿,做好以下三件事,安然渡过危险20天! 

【暑热 】

降火祛热妙招

“中伏”是一年中最热、气温最高的时期。

就连吹出来的风都是火热的,很多朋友这个时候不注意就会火热过了头,导致经常会上火、鼻子发干、喉咙痒、干咳,甚至还会出现鼻子出血的情况,这都是体内的火气太过旺盛导致的。

面对“火气”旺盛时期怎么泻火呢?


鱼际穴是灭大暑“火气”的水。

常刺激它有着清肺泻火、止咳利咽、祛心火烦热的作用。

对搓两手大鱼际,一直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像搓花生皮一样,两手上下交替,大约3~5分钟,直到搓热为止。

【暑邪】

中伏的热除了会给体内加把“火”之外,还会把人的气耗光,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运行的越来越慢,最终就会堵塞住。

这也是为什么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心梗、脑梗的高发季。

所以不只要降火,还要补气让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将自身气血堵塞的地方全部打通,不将这个隐患留到秋冬。

那怎么疏通全身的气血,让血动起来呢?

金刚坐其实就是打坐姿势的一种,又称跪坐,同样也是一个养生引导术。跪坐的时候,髋部的折叠可以让气血很好的循环在上半身,推动血液的运行,让原本一潭死水气血,如同抛下一颗石子变的活络起来。

1、在开始前,脚踝较硬,或是脚趾容易抽筋的朋友,可以先活动脚关节,

2、在地上点一个稍微软一些的垫子,然后双膝并拢跪坐于地,脚跟并拢,完全并拢不了的朋友可以脚跟往两边分开,

3、接着再慢慢地坐在脚后跟上,找到自己比较舒服的状态,但不要直接将全身的重量压在脚后跟上,

4、最后再慢慢的把脊椎往上延伸,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每天坚持1分钟。

【暑湿】

站在祛湿最前沿

此时除了热和邪,还有湿要防,大暑三候中的第三候就是“大雨时行”,雨水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

暑湿刚发作的时候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胸闷心烦和口渴的情况,最严重的是暑湿如果遍布三焦,则会咳嗽,身体发烫,面色通红……

一年轻小伙子,一到夏天,烧烤和冰镇啤酒就是他的标配,每天都躺在空调房里,只有太阳落山了你才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夏天定是会病上几次,其实他就是体内湿气太重导致的。

肩井穴

膏肓穴

同时夹脊的动作也挤压到了今后的肩井穴和膏肓穴,整条督脉都感觉热乎乎的。将体内的阳气提拉起来,即使雷雨横行,也可以抵抗湿气入侵。

这个动作做起来也很简单,双腿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全身微微放松,两臂缓缓上举到头前时,反手掌向上,同时脚后跟上提,挺胸吸气。

然后两臂放下,到达头前时,掌心向外翻转向下,脚根随之下落,放松两臂同时呼气,如此反复6次即可。

长夏五行属土,1年中湿气最重!

阴雨天连续不断,湿气入体!

脾主运化水湿,压力最大...

人会越来越贪凉,湿气入体!

脾运失健,水湿受困体内...

再不想想办法,身体要遭殃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武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