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证

2022.07.28 403阅读 评论数 0 0
出汗过多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如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克山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维生素D缺乏病、慢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某些金属中毒、某些药物中毒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等等,都有出汗的症状,高烧病人热骤退时常伴有大量的出汗。疼痛、精神紧张、休克均可出汗(出冷汗)。

对于上面所说的出汗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疾病、原发疾病治愈或好转了,出汗症状也就随之而消失或减轻。

医学上还有一种原发性多汗症,通常对称地在身体两侧比较局限的部位如手、脚、面颊出汗。在受热、精神紧张、情绪兴奋或吃刺激性食物的时候,出汗更为明显。

中医把多汗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白天出汗或睡在床上醒着的时候出汗,称为自汗;晚上睡着了的时候出汗,称为盗汗。

中医认为自汗是表虚,由于阳气虚弱,卫外功能不固。肌腠不密,因而出汗不止,治疗当以敛汗固表为主。

处方:

①黄芪120克,白术80克,防风6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0克,早晚各服一次,开水吞服。连服一个月。如果平时怕冷的,还可加制附片40克,沙炒后研成细末,与上药和匀,同服。

②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大枣30克,甘草10克,糯稻根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③黄芪20克,白芍2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市上有黄芪建中丸(成药)出售,每次服一丸(重约10克),一天服三次。

④平时怕冷,阳虚自汗者,可用黄芪30克,制附片20克(先熬二小时)水煎服,每日一剂。

⑤自汗不止,气短,处于休克状态者,可用红参10~36克,嚼服。或用人参30克,制附片30克(先熬)水煎服。亦可静脉注射中药参附针。

⑥用针灸疗法治疗多汗症(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取穴:合谷、后溪、复溜、大椎、内关、劳宫。留针15分钟。每次任选三穴,每日针刺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每疗程之间间歇二天。

平时没有表虚自汗的症状,而在感冒伤风的时候出现自汗、怕风等症状(这种情况很常见),中医认为这种自汗不是表虚,而是邪实,不应采用以上办法治疗,而应该用专门治疗伤风自汗的桂枝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12克,甘享10克)治疗。

中医认为盗汗是阴虚,由于阴液就火蒸越外出,而成盗汗。治疗当以养阴清火为主。

方一: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各10克,黄芪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牡蛎30克,黄芪、麻黄根各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注:中药房配药时应注意,麻黄根不能误配为麻黄,因麻黄的作用是发汗,而麻黄根的作用是止汗),这个方剂既可用于阴虚盗汗,又可用于表虚自汗。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如果检查不出有原发疾病,但有多汗(包括自汗和盗汗)症状,或虽已查出原发疾病,但多汗症状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均可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治疗。

问道官方手游,完美复刻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 夏耀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王某某,女,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2年3月15日初诊。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脊柱矫正要趁早 钟金桥

    2023年10月末,一九岁女孩拍片提示有脊柱侧弯,并无其他不适,整体呈胸腰椎中下段左凸侧弯,同时骨盆呈现左低右高姿态。2023年11月25日第5次复诊时带来复查X线,提示脊柱侧弯问题基本解决。

  • 神经衰弱的四味克星 谢江强

    神经衰弱的四味克星:枣、参、栀、豉蔡先生近半年来经常精神不济,记性也开始变得不好了,平时也懒得说话,休息时这些症状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