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生化汤,息肉,土茯苓

2022.05.27 232阅读 评论数 0 5

患者男 45岁

主诉中风经年,三月前曾复发,近来诸症虽已次第减轻,血压亦趋正常,但左臂肘、腕、指节麻木发胀,有拘挛之象,握拳无力,持物犹艰,兼见旋晕,偏右头疼,泛恶心悸,喜温暖,恶风寒。右寸关弦滑尺大,左脉濡而小弦,颔厌脉右胜于左,冲阳脉盛,太溪尚静,太冲弦细。舌苔薄滑

辩证

病者素体肥硕,属气虚痰湿之质,更因操心过甚,心火虚张,复因水亏,木失涵荣,木火同升,肝阳化火生风,夹痰湿上扰清旷,流窜窍络所致。

处方

(1)颔厌(泻,双)、风池(泻,双)、太冲(泻,双)、丰隆(泻,双)、太溪(补,双)、复溜(补,双)。

2)肩髃、臂臑、手三里、合谷,外关、八邪(右泻左补)【手 法】捻转为主,提插为辅。【治 法】 针灸期间中药外洗以辅助治疗。治疗后如左右寸口脉取得平衡,第二组穴位针刺单取左侧,继用泻法,以祛邪扶正。【疗 程】针刺十二次为一个疗程,疗程完毕,休息二周后进入第二疗程,再休息两周,进入第三疗程。


【外洗方】

非口服

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红花15克,归尾24克,威灵仙30克,川桂枝15克,桑枝30克,川断30克,桑寄生30克,秦艽30克,留行子15克,乳香15克。


上味用陈酒和水各半煎洗左臂及手指部分,日1-2次,洗后如感舒适,可继续配药洗用,一料药可用数天。


【摄 养】


嘱其耐心疗养,避免身心过劳,睡眠充足,少吃肥猪肉,多食素油、蔬菜之类,禁忌烟酒。

患者肾气渐衰,水亏木旺,更兼肥硕,而气虚痰湿之质。迩因烦劳用心,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内风鼓动,痰湿上扰,而成此症。寸口脉右大于左,颔厌脉右侧偏盛,是右实左虚,阴阳偏盛之象,故泻右补左之法调治。


其中,(1)方偏重于治本,泻颔厌,风池,以泻浮越之虚阳,而清空窍之邪浊;泻太冲以平肝潜阳,泻丰隆以降痰浊;补太溪、复溜以滋水涵木。


(2)方偏重于疏通经络,调和左右之阴阳偏胜,取穴以受病经为主,以病侧寸口脉右大于左,故施右泻左补之法,并用祛风活血之中药熏洗患肢,以加强疏通经络的作用。 


论述土茯苓大剂量应用,附霉菌性阴道炎医案。

土茯苓甘淡性平,入肝胃之经,除湿解毒而通利关节,利水泻湿而燥土健中。对湿热引起的淋浊带下,痈肿瘰疠,疥癣梅毒,痛风筋骨疼痛有好之疗效。



《景岳全书》土萆薢汤即土茯苓,用量75至120g治杨梅疮及瘰疠,痈漏溃烂,筋骨疼痛。《外科正宗》用升麻皂角刺各12g土茯苓596g水煎一日服尽,治皮肉破烂,咽喉损破及流注结毒。《医学准绳六要》愈毒汤用土茯苓150g白藓皮IOg苦参10g双花IOg黄拍6g米仁6g木通6子皂角30g治梅疮而头不止,咽中痛。有人用土茯苓400g毛根200g女贞子25g枸杞20g大腹皮20g砂仁2Og大戟15g霍香15g治尿毒症为温浊内蕴者。

解放初期,国内用土茯苓100至200g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


余这二年用大量土茯苓治顽固性膝关节积液有心得,米仁250g土茯苓250g,局部有热感加双花藤150g,取其解毒除湿而利关节之功。对于痛风关节炎。对一些顽固性头痛,余用土茯苓120g加入临床辨症使用,效果也屡见奇功。对于痛风关节炎,余用土茯苓100g伍附片 苍术 生姜炙甘草独活威灵仙荜解益母草 米仁土茯苓白蔻 止痉散赤小豆焦三仙 红肿严重加忍冬藤100g ,有降尿酸而利关节之良效。另外,对妇科炎症,余也常用大量土茯苓伍苦参黄柏类煎水冲洗外用,也屡次见效。

土茯苓毒性极低,药性平和,在临床辨症之下加入60至120g,对一些痛风关节炎,个别顽固性头痛等可获奇效。

对妇科之湿热炎症,吾亦常用土茯苓取其解毒除湿之功,今举病例如下,

霉菌性阴道炎医案,金某某,女,42岁,江西丰城人荣塘人。阴痒伴带下1年余。经市某妇科医院检查,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进行药物阴道冲洗,塞入药物制霉菌素等及口服特比奈芬片,症状可缓解几天,停药几天依然如故。近二个月来因过年期间劳累家物事感症状加重,于19年2月16日来门诊用中药治疗。刻诊见面色晦暗,头昏少寐多梦,月经不调,小便短涩,大便不畅,舌淡红苔白,脉细涩。我诊所妇科医生妇检,外阴表面白膜分泌物覆盖,粘膜充血而水肿且有糜烂。此乃湿毒注阴而火热下迫。一诊七剂,处方如下,柴胡l5g龙胆草15g苦参12g黄柏l2g生地30g山药30g车前仁15g炒栀子10g丹皮10g当归15g土茯苓30g土槿皮IOg白鲜皮10g炒苍术l5g,水煎服用,日一剂分二次饭后服用。外用方,硼砂3g冰片3g明矾20g乳香30g孩儿茶30g雄黄5g青黛5g炉甘石10g木槿皮40g白鲜皮40g,上药研末以石碱溶液调糊纳阴。嘱外用药连用21天,月经期停用,早睡早起,不吃生冷油腻之食物。二诊,阴痒锐减,白带亦除,头昏少寐好转,效不更方,二诊原方加焦三仙各l5g继用15剂以善其后。



评;霉菌性阴道炎根治较难,最易复发。中医谓本病属"阴痒","带浊"范畴,认为因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而所致。而单用汤药有时效果难如人意。余多年经验得之且实践知,从整体与局部统筹考虑,内服合外用,临床疗效尚佳。方中用胆草以泻肝火,用黄柏苦参泻下焦火,而用栀子泻三焦之火;用柴胡以疏肝郁,用山药以滋脾阴,而用生地丹皮当归以凉血且养血;用车前仁苍术渗湿燥湿,用土茯苓解毒,而用木槿皮白鲜皮以清热解毒且抑菌杀虫以止痒。

经验分享

方药:生化汤加减。即:


酒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姜6克,甘草3克,续断12克,益母草15克,制香附12克,赤芍9克,丹参15克,炒杜仲9克,蒲黄炭9克,茜草9克,花蕊石15克。共三剂。


中医中药对息肉此疾有良效! 吾多年储存先贤有一药对方, 对治疗人体各种息肉, 如在辩证基础上加之, 有良效 息肉基础方 ; 生薏苡仁30g乌梅30g 僵蚕10g威灵仙15g    水煎服用,一天一剂,也可以比例做水丸在辨证基础上加入此组合效果更佳。                           加减用药;  肠道息肉加败酱草15g 穿山甲6g现多用炮猪甲30g代  红藤15g 黄连6g 马齿苋10g 大白10g莪术15g;声带息肉常配合木蝴蝶15g生地15g 玄参15g山豆根6g 麦冬15g 桔梗15g甘草6g;胃息肉配合党参 15g五灵脂15g  刺猬皮15d 穿山甲6g或炮猪甲30g 代 胆囊息肉 郁金15g茵陈30g 鸡内金15g,宫颈息肉加暮回头15g土贝母15g金玲子10g。此以上加减,如在有经验中医辨证基础上活泼使用,效果更佳。唯息肉类疾病之治疗费时较长,需要持之以恒,始可收稳定息肉之基础方彻底之效。


高血压我最常用的药就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这个药又能降血压,又能够祛瘀,不祛瘀是治不了高血压的


在妇产科,常给产后患者开中药沐浴水,拟方如下:


益母草30g 生姜30g  荆芥20g  防风20g  钩藤20g   桂枝30g  艾叶30g


因妇女产后体虚,易致外感风邪侵入肌表,所以拟中药沐浴方疏风解表,通络止痛。


有肝火入睡难,有胃火睡不沉,有心火做梦频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陈鹏

    文/陈鹏医生2024.1.18有的时候你嘴上沾光了,身体在吃亏;有的时候你嘴上吃亏了,身体在沾光。当你吃着一桌价值好几千元的痛风套餐加上嘌呤套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一桌对身体的价值还不是不如一碗普普通通的牛肉面。陈医生提醒你,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 阴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阴虚质(一)体质特点1.整体特征手、足心热。所以,这类人要时刻谨记平心静气,控制脾气,否则会因情绪过激,暗耗阴血,会使阴虚体质更甚。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感冒后头晕3天,针药结合速愈 宗琪

    患者:宋某某性别:女年龄:28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4日主诉:感冒后头晕3天。治疗效果:患者述当时针灸上后即感头晕减轻,症状好转,12月5日回访头晕好多了,纳増,精神佳。

  •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 谢江强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先天胆子小的人,要练练胆子,克服恐惧感。所以,中医治疗受惊吓后引发的胆小怕事症状,主要从肝胆和心肾入手,柔肝摄魂,温胆镇怯,宁心安神,补肾壮志。

  • 亲切的关怀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最佳良药 谢江强

    亲切的关怀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最佳良药神经官能症通常由脏躁所引起,患者有精神忧郁、或悲或喜、或忧或哭、烦躁、易怒等表现,情绪经常失控。

  • 白虎加人参汤合瓜蒌牡蛎散治疗鼻炎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合瓜蒌牡蛎散治疗鼻炎郭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6月13日初诊。当听到患者诉说“口舌干燥、一天喝四五瓶550ml瓶装矿泉水”时,笔者突然想到“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不就是典型的“白虎加

  • 瓜蒌桂枝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栝蒌桂枝汤!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栝楼桂枝汤”治疗!此方也可以被看作是由“桂枝汤”化裁而来,“桂枝汤”具有增补津液,调和荣卫的功用,加入瓜蒌润燥生津,津虚得补,血燥得润,则病可以期愈!

  • 冷库杀手---寒湿痹证 崔乐

    穴位选择上,选择内关、大陵、三阴交、然谷、涌泉、照海、关元、气海、百会,以通任脉、滋阴清热、益气温阳为主。中药上运用六味地黄汤进行加减,并根据舌苔、脉象情况逐步进行药物调整。

  • 桂枝二麻黄一汤 李华歆

    ——德谟克里特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经典名方——桂枝二麻黄一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乍眼一看,这个方子其实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二者的结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