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伤寒论(四)

2021.05.19 188阅读 评论数 9 98







     伤寒论第二百七十三条为太阴病之提纲,何为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即谓之太阴病。
    
    太阴病病位在里,伤寒论言里证有两二,一为阳实热之阳明病,一为阴虚寒之太阴病。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可从之。由此可见太阴病为里阴虚寒证。其实质在于胃虚停饮,胃虚,机能衰弱,水饮化艰,水饮停滞胃肠,故而腹满;胃中有水饮,停蓄不下则上溢,是故而吐;胃虚纳谷无力,饮停不去,故食不下;胃虚机能沉衰,收涩无力,水饮内停,水性就下,自利益甚作矣;寒饮水邪刺激胃肠则腹自痛,虚而时振,故痛发于时;若下其如此虚寒之胃,则胃更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寒饮水邪趁更虚之胃冲逆而聚,故而胸下结硬。是故临证若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非法下之,胸下结硬者,皆可诊为太阴病。



    第二百七十七条之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仲景先师用意在于临证遇自利者须辩寒热,若其脏虚有寒者则不渴,若脏实有热者则渴,并示之太阴病治法,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曰宜者在于太阴病脉证之观在,知犯太阴病之何逆,随其脉证治以四逆辈。四逆辈者,四逆汤、理中汤、真武汤、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等等也。
    由此可见,太阴病为里虚寒证,机理为胃虚停饮,机能沉衰,法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杨兆荣 资质认证

    温故而知新,经典要反复读

    2022-01-19 07:54 评论数 1 2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杨兆荣

      俯首拜先师!

      2022-01-19 08:05 评论数 0 0
  • 丛柏军 资质认证

    太阴,少阴病,实则土湿水寒,后天与先天,

    2021-05-22 08:40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丛柏军

      读内经后,亦是此觉

      2021-05-23 06:27 评论数 0 0
  •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太阴与少阴鉴别在于“渴与不渴”,共性是“利”,与厥阴的共性是“难食”,鉴别在于“不渴”与“消渴”,仔细研究非常有趣

    2021-05-20 06:56 评论数 1 2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华歆

      厥阴病相当复杂,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很是……

      2021-05-20 07:22 评论数 0 0
  • 卧龙子渊 资质认证

    经典实用!

    2021-05-19 09:58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卧龙子渊

      临床万世师表!

      2021-05-19 10:55 评论数 0 3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证,机理为胃虚停饮,机能沉衰,法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021-05-19 09:21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前列腺肥大 潘洪波

    中医认为,如果属于湿热下注型前列腺肥大所导致的尿潴留,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治疗原则,可试用“二珍饮”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多为老年人肾气日衰,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或因湿热下注,导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尿道所为。

  • 糖尿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 夏耀飞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杜某某,女,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0日初诊。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