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定经汤主之

2021.02.02 200阅读 评论数 1 8

临床上很多月经不调,有一部分是肝郁脾虚,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常见此证型; 但是现在生活条件优越,营养过盛,肝郁脾虚型就少了,反而肝郁肾虚型的居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思想紧张常致妇女肝气郁结,久之化火伤阴,以致月经紊乱,经少经闭。对此证的治疗逍遥散就有些不吻合对证,相反定经汤更合拍。柴胡、当归、白芍疏肝理气,半个逍遥散;菟丝子、生熟地、怀山药滋补肾阴,半个六味地黄汤,茯苓安神,芥穗调血,妙也。

经典案例

曾在临床上治一马姓青年女子,26岁,月经一个月要来两次,每2-3天,量少 西医检查化验认为是黄体不足,予以黄体酮治疗改善不大,后求治于某中医研究院专家治疗近半年不效,经人介绍改治疗于我。症见: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微数,心烦易怒,饮食正常,大便略干。查前医用药为逍遥散加减,疏肝理脾,肝郁有之,脾虚何在? 言脾健生血,纯粹胡语。辩证:肝郁肾虚,定经汤证。处方: 丹皮12g  枙子12g  柴胡12g  当归30g  白芍12g  生地50g  菟丝子30g  怀山药30g  茯苓12g  薄荷10g 14剂  水煎服  日二次。

2后周复诊,言月经至今未来,心烦易怒好转,心情畅快,上方去丹皮枙子加香附子12g,再服10剂,少腹微胀,停药两天后月经而至,量适,五天结束。 后以此方加工成蜜丸,续服一月,第三个月怀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何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当今社会,加班熬夜以及压力大很常见,加班熬夜伤精耗血,压力大肝郁,肾虚肝郁确实常见。

    2021-02-02 09:13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 谢江强

    脾阳虚的孩子身体通常有什么表现a.身材偏瘦或者虚胖一般来说,不同人的体形不同,孩子瘦一点儿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病态的瘦弱就不正常了。因此,脾阳虚的孩子会向瘦弱、虚胖这两个方面发展,一般瘦弱者稍微多一些。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

  • 伤寒论第93-94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1SPRING2024第93条中患者病情还是处于太阳表证阶段,仲景曾多次强调在太阳表证未罢且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时,此时治疗上应该还是以“表解”为主,而医生可能太过着急,直接用了“攻下法”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曾多次诊治未得显效。

  • 颈肩疼痛1周,加重2天,3剂中药病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男年龄:2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16日主诉:颈肩疼痛1周,加重伴左上肢无力2天。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来诱发颈部疼痛,拘谨不适,伴虫爬感,2天前自觉症状加重,伴左上肢无力,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有力。

  • 我眼中的旋覆代赭汤方 张宝华

    且因方中代赭石、半夏有降逆作用,不利于胎气的稳固,故妊娠呕吐者慎用之。

  • 读书丸 潘洪波

    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孙一奎的医家,在他的《赤水玄珠》里面收录一个方剂,名为“读书丸”。这就是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读书丸,虽然药方组成看似简单,但是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灵丹妙药”。

  • 达郁起苇汤 潘洪波

    这位病友就是典型肝气郁结,肝木不能疏泄至宗,筋疲软不起。达郁汤进行加减,拟方如下:达郁起苇汤。

  • 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一例 王健

    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我感谢自己选择的中医之路,每次给患者治疗效果不错时,内心满满的成就感,针灸、中药,都是针对疾病的特征而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临床的疗效关键在于辨清病机,然后用药才能效如桴鼓。

  • 伤寒论 李华歆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25人!)扫描二维码加入经方苑粉丝交流群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