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悟道伤寒论(二)

2021.04.20 671阅读 评论数 22 134


    余不佞,然常尝以古人之心而行之。经章典籍何其太精耶?小子登堂入室不过为初,何堪以白其道,岂不外人指路于阡陌中者乎?不啻于盗名欺于世耳,误人误己,冱寒于情境,痴癫之渐也。况乎人命之至重,贵于万金,故而圣贤不轻言,恐其声处,语不达心,意不及领,偏于道也。

    是故下之论谓之悟道于己心,体察于余,乃一家之会领心悟,践察于路,就其体任飨与诸君,恐非真道之言,诸君可作仁智之士存乎心者,余愿一萤火耳。



    伤寒论阳明病脉症论治,其著法不同它篇,首提之于病之脉症,而设问答言阳明病有三,谓之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也。前二者皆为并病,为太阳病或少阳病由表内传而作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其三者谓之正阳阳明病,方为本篇之首脑耳。



    此为阳明病之提纲,其挈领在胃家实,扼要至简,是故凡是现胃家实者皆可谓之阳明病,当观患家脉证,知犯在阳明者,尽可师仲景法治之。



    此为阳明病因缘之大概,多为太阳病,发汗、下、利小便不得法度,至亡津液,使胃中干燥,因故转属阳明,内实,症现大便难,不更衣之阳明病。


    第一百八十一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此为阳明病之根据机症,不可不知,故而谓之纲领,后世医家多谓之其为阳明腑证。亦为见道之论耳。第一百八十二条复设一问答进示阳明病之全貌耳。依“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复藉第一百八十一条:“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阳明也”,可知阳明病内实可现不更衣,大便难,外证显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此即后世医家所称之阳明腑证及阳明经证。


    余依藉于此有所悟:阳明病之位在里,其属为阳,其性为实,为热,故而临证若见有内实,症现大便难,不更衣,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皆可诊为阳明病,取仲景理法处以方药尽可为功耳。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好的

    2022-03-29 05:33 评论数 1 2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谢江强

      相互学习

      2022-03-29 07:53 评论数 0 0
  • 刘革命 资质认证

    苦尽甘来人自省,平平淡淡悟一生

    2022-02-24 07:03 评论数 1 3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革命

      真是见道之言!!!

      2022-02-24 08:12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一家之言而已。

    2021-04-27 03:09 评论数 0 5
  • 张宝国 资质认证

    讲解透彻,受教

    2021-04-27 02:54 评论数 0 0
  • 卧龙子渊 资质认证

    伤寒论注解不下千家,看来确实是经典啊

    2021-04-21 07:20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卧龙子渊

      经典中的经典

      2021-04-21 07:40 评论数 0 2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一般都言,胃家是实也是阳明病提纲证,其实外证条文亦是提纲证

    2021-04-21 12:49 评论数 2 7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主要是胃家实,外证进一步补充完善,言之有理!

      2021-04-21 01:01 评论数 0 3
    2. 郭步田 资质认证 回复    唐国庆

      胃家实是也是阳明病的本,故而提纲,余都是延伸,提纲提纲只能是提纲挈领,因此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021-04-21 05:40 评论数 1 3
    3.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回复    郭步田

      好的,各自在临床中体会吧

      2021-04-21 06:46 评论数 1 2
    4. 郭步田 资质认证 回复    唐国庆

      老师说的很对,临床上每个人对经典都有不同的理解,就自己而言,每次重新学习经典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探索学习。

      2021-04-21 07:31 评论数 0 3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经证和腑证又有新的补充和发展

    2021-04-20 06:17 评论数 1 2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邓先勇

      拓展了,温病的原因吧!

      2021-04-20 06:19 评论数 1 0
    2. 邓先勇 资质认证 回复    张宝华

      阳明腑实兼虚证的,伤寒中的三个承气汤全是祛邪,显然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吴鞠通就创造了新的几个方出来满足临床需要

      2021-04-20 06:51 评论数 1 0
    3.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邓先勇

      增液承气汤等等?

      2021-04-20 06:53 评论数 0 0
  • 马亮 资质认证

    跟着张老师学习伤寒

    2021-04-20 04:44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马亮

      若有启发,余亦甚喜。老师不敢为之。

      2021-04-20 04:46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阳明病之位在里,其属为阳,其性为实,为热,故而临证若见有内实,症现大便难,不更衣,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皆可诊为阳明病,取仲景理法处以方药尽可为功耳。

    2021-04-20 02:42 评论数 1 6
    1. 郭文龙 资质认证 回复    张宝华

      劳烦解释一下“不更衣”?

      2021-04-21 08:13 评论数 1 2
    2.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郭文龙

      上厕所,去洗手间

      2021-04-21 08:14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膏方调经心得4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42.温阳补肾膏:肾阳虚衰型《妇科膏方应用指南》。再将阿胶、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冲入清膏搅拌和匀,最后加入蜂蜜、饴糖、冰糖文火收膏即成,以滴水为度。每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20g,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调服。连续服2~3个经期。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医案40王某,男,56岁。心下痞即胃部痞塞不通,痞证的特点是中焦脾胃痞塞不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憋闷,同时还有上热下寒的特点。医案41骆某,男,60岁。方中黄芪有托疮生肌之效,于胃复合性溃疡疗效确切。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