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后咳嗽不愈1周余”—中药3剂痊愈
患者:陈某某
性别:女
年龄:28岁
初诊日期:2024年12月31日
主诉:咳嗽伴咽干、咽痒1周余。
现病史:患者述1周前感冒咳嗽后至今不愈,口服多种抗生素效果不佳,症见:咳嗽伴咽干、咽痒,咳时震的胸骨柄痛,以干咳为主,不能平卧,夜间加重,坐起则缓,偶有咳痰,偏稠,一累即感加重,遇风遇冷加重,无汗,纳可,左脉;略沉弦数有力,右脉:浮弦有力,寸浮数有力,舌质淡,苔白略腻。
诊断:感冒后咳嗽
处方:小青龙汤合升降散加减3剂
方组: 麻黄10g 桂枝12g 干姜15g 白芍20g
炙甘草10g 细辛8g 清半夏20g 五味子8g
生石膏60g 杏仁15g 枳实20g 蝉蜕6g
炒僵蚕8g 桔梗12g 甜叶菊5g
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热服。
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1月1日回访:述咳嗽减,胸痛无,夜间可以平卧了,仍咽哑,咽干,嘱其续服。
1月4日回访:述咳嗽已愈,诸症皆消。
思辨:患者咳嗽不愈,遇冷加重,无汗,苔腻,不能平卧,脉浮考虑外有表寒内有停饮,遂以小青龙汤治之,咳得胸骨痛,故加枳实合橘枳姜汤之意,咽干痰稠加石膏生津解凝,咳嗽为气机升降失调之象,故合升降散以调节气机,加桔梗宣肺利咽,诸药合用而治之。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九) 张宝华
它本来是太阳伤寒,不该出汗,缘于胃虚不能制水,所以小便频数,小便数的影响而使汗出,可见“小便数”在这段是个主要的证侯。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八) 张宝华
脚、下肢法软而无力,经常用这个芍药甘草汤治疗。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甘草这个药对胃是有好处的。 -
♟♟[调皮]苏仁养生膏:守护孩子健康,妈妈更安心! 陈鹏
**苏仁养生膏,传承古方,精选道地药材:**配方……[调皮][调皮][调皮]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缓解腹痛腹胀。(三)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让孩子健康成长!苏仁养生膏,口感清甜,孩子爱喝,妈妈放心! -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三) 张宝华
因此单纯用桂枝汤不全面,必须得配上利小便,不解决主要矛盾怎么能行得通,所以加上了白术、茯苓以利小便,由于气上冲比较厉害,所以用桂枝汤时得把芍药去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桂枝降气冲的功效。 -
退热药的是是非非 谢江强
至于退热药的选择,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为安全的退热药。孩子发热时,心急如焚的家长往往希望孩子的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但其实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孩子的不适,而不是让体温恢复正常。 -
熏蒸技术原理和优势 谢江强
熏蒸技术原理和优势熏蒸技术是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与其他外治法相比较其有独特优势。现代医学认为熏蒸技术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伤寒论第二十一条(六) 张宝华
仲景先生这个书,他的文字精炼,到关键点的那些字句都蕴含着很多东西,初看枯燥乏味的很,有的人感慨说了无生趣,呵呵!仲景先生让你修行,以后好自己走路呀!事物始终在运动变化之中,一个人也要相应的调整,止于至善。 -
脐疗技术适应证 谢江强
2.脐疗技术的禁忌证①肚脐有急性炎症或皮肤严重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脐疗技术注意事项脐疗技术因施术于脐部表面,可随时观察患者适应和耐受情况,如有不适可随时停用,不会出现内服药物药不对症或发生副作用时难以处理的情况。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六、结论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
中医临床中如何巧用大青龙汤 高帆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如何巧妙运用大青龙汤,使其发挥最大疗效,是每一个中医师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此外,现代临床中,大青龙汤还被应用于急性肾炎、肺炎、流感等疾病,只要符合外寒内热之证,皆可加减运用。
最新文章
-
多年胃寒不再难缠,这张方子用的跟别人不一样!(包头中医) 翟宝利
患者喝完前四副后,胃寒症状明显好转,其它症状随之减轻,效果很好。受家父医承影响,发扬包头翟氏中医。②此文章为本人原创,如发现他人盗用此医案,必追究法律责任。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对照条文”!《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在用药上也是“一药之差”!
-
经方实验录之胸痛,肺结节。 张宝华
否认过敏史,既往有肺结节病史。胸痛时作不愈,一度疑为心脏病,小小年纪岂不愁来日方长何以凭乎?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伤寒论 李华歆
学习《伤寒论》开始,小编就从抄写开始,前前后后不下抄写了五次……1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
小儿膏方的应用 谢江强
小儿膏方不主张在疾病的急性期服用,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咽喉疼痛、咳嗽、尿频尿痛等,应在治愈或基本缓解后再服。小儿服用膏方时要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
-
经方实验录之风湿免疫科病 张宝华
既往有干燥综合症病史,所见症状观之,确是津亏失濡所致,然深究之否也。面隐青黄欠泽,口干喜热饮,上半身易汗出,舌淡苔白,乃木土失和,津血不足,且有饮郁之征也。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妇人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
-
抽动障碍 谢江强
抽动障碍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肌肉不自主抽动性疾病。而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病程长,发病年龄从3岁至18岁,几乎覆盖小儿所有的年龄段。中医认为,小儿抽动是由于小儿体内阴阳失衡,肝、心、脾、肾功能不足所致。肝脾不调型抽动障碍。
-
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 潘洪波
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内容提要:李孔定,四川省蓬溪县人,第一、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方义本病为口腔黏膜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枳蔻苍鸡甘草入,口疮复发此方疗。
-
腺样体肥大(最好方案)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