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关键词:中医;痔疮;辨证用药
一、引言
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肛肠疾病。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脱出、瘙痒等。中医对痔疮的认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病因病机
(一)外感六淫
风、湿、热、燥等邪气侵袭人体,下迫大肠,导致气血瘀滞,经络阻滞,发为痔疮。
(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下注大肠,发为痔疮。
(三)劳倦过度
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腹泻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发为痔疮。
(四)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下迫大肠,发为痔疮。
三、辨证分型
(一)风伤肠络证
症状:便血鲜红,滴血或射血,伴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剂: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赤芍、枳壳、黄芩、荆芥。
(二)湿热下注证
症状:便血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剂: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黄连、黄芩、生地黄、赤芍、当归、槐角、地榆、荆芥、防风、猪大肠。
(三)气滞血瘀证
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伴有肛缘水肿,舌紫暗,苔白或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剂: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黄柏、当归尾、泽泻、槟榔、熟大黄。
(四)脾虚气陷证
症状: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四、用药经验
(一)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风伤肠络证和湿热下注证。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各种便血证。
槐角: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便血、痔血等。
(二)清热利湿药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三)活血化瘀药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止痛,补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四)补气升提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五)外用药物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的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各类痔疮、肛裂。
肛泰栓: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Ⅰ、Ⅱ期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九华膏: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用于外痔肿痛,内痔嵌顿,及内痔术后。
五、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男,35 岁。便血鲜红,滴血,伴有肛门瘙痒 1 周。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痔疮,风伤肠络证。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 15g、当归 10g、地榆 12g、槐角 10g、黄连 6g、天花粉 10g、升麻 6g、赤芍 10g、枳壳 10g、黄芩 10g、荆芥 10g。服药 7 剂后,便血减少,肛门瘙痒减轻。继续服药 14 剂,症状消失。
案例二:患者,女,45 岁。便血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止血。方用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黄连 10g、黄芩 10g、生地黄 15g、赤芍 10g、当归 10g、槐角 10g、地榆 12g、荆芥 10g、防风 10g、猪大肠 10g。服药 10 剂后,便血减少,肿物外脱减轻。继续服药 20 剂,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三:患者,男,55 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伴有肛缘水肿,舌紫暗,苔白,脉弦涩。诊断为痔疮,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 10g、桃仁 10g、皂角子 10g、苍术 10g、防风 10g、黄柏 10g、当归尾 10g、泽泻 10g、槟榔 10g、熟大黄 10g。服药 14 剂后,肿物回缩,疼痛减轻,水肿消退。继续服药 28 剂,症状基本消失。
案例四:患者,女,65 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痔疮,脾虚气陷证。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 30g、人参 10g、白术 10g、炙甘草 6g、当归 10g、陈皮 10g、升麻 6g、柴胡 6g。服药 20 剂后,肿物外脱减轻,坠胀感缓解。继续服药 30 剂,症状明显改善。
六、结论
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痔疮的发生和复发。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大黄蛰虫💊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大黄蛰虫丸的活血消癥作用可使肌瘤体积缩小,改善患者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伴随症状。 -
中医治疗骨科骨折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崔国宁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骨科骨折的用药经验进行总结。治疗4周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继续治疗4周后,骨折愈合,拆除小夹板。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合理用药。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要略》第二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而脑脊髓膜炎属于温病中的春温,其治疗,可从春温中求之!后听胡希恕老的金匮要略,方有所理解,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在表,湿偏重,而麻杏苡甘汤虽然也是治疗风湿在表,但已化热,热偏重,而胡老治疗风湿病,临床中常常以桂枝汤加术附。 -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 张娟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备孕是每个想要孩子的夫妻都要面临的重要环节。备孕的男女双方都需要做一些检查和准备,以确保身体健康,为怀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男性还需要避免过量的咖啡因摄入量。 -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三) 张宝华
表没解还得解表,但此时你得利水治这个气冲,小便得利,水去了,这个表自然也就解了。你像这个李可老中医,《伤寒论》是枕边书,出去讲学包包里也带着,这样的多了去了,咱们得向他们学习呀! -
伤寒论第六十五条(一) 张宝华
六十五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认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
经方之脾虚腹胀 郭文龙
主诉:腹胀满不适6个月。治疗方药:厚姜半甘参汤具体方药如下:厚朴40清半夏20生姜40人参5炙甘草107剂颗粒剂每日2次辩证分析:老年患者体型偏胖,素体脾虚,痰湿体质。又因情绪波动“肝郁乘脾”导致脾气进一步虚衰,运化无力,痰湿内生,有形痰湿阻滞气机故见腹胀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3—寅时(肺经当令) 张训景
寅时气血流注于肺经。比如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皮肤病人的外用药晚上用药比白天用药效果显著。 -
秋来感怀 张宝华
秋哥金曲杯中满,一轮明月将东山。逝去舞榭夏日红,别来情景上心田。往春芳樽频频浅,津口桥头老朱颜。尔来人世已五八,堂前飞燕今何年?张宝华于奉天。时年甲辰,月在壬申,是日丙午。 -
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30余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07月27日初诊以“腹胀伴口中异味数月”为主诉求诊!患者述其于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口中异味,每于进食后腹胀症状明显,家属述其晨起时口中异味明显,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治疗故来诊求治!
最新文章
-
阳痿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心理性阳痿约占阳痿患者总数的85%~90%,是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器质性阳痿约占阳痿患者总数的10%~15%,主要是先天异常、疾病、药物、医源性等几方面所致。国内有关调查表明,在成年男性中约有10%的人存在阳痿。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经验3 李华歆
小编还有很多经验还在慢慢总结中,以后还会为大家继续分享,总之学习经方不能操之过急,要去慢慢的总结,多去实践,多去思考,方能有所进步!承蒙大家对“经方苑”的支持与厚爱,小编准备送粉丝朋友们一些福利,现在只要邀请15位朋友加入公众号即可获得——中药香囊!
-
便溏十余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2月13日李某,男,32岁,初诊。主诉:大便不成型10余年。纳可,夜寐安,小便正常。肝功能谷丙转移酶偏高。脾虚日久,便溏十余年,肝阳失约,内炼阴液则舌红并有较深裂纹。晨起舌苔好转,薄黄苔,大便尚可。
-
妇科常见病方证浅析(三) 胡松岩
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患者王某,女,25岁。
-
经方实验录之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节 张宝华
王某某,女65岁。23年体检查有肺结节,时忧虑其长大。平素关节疼痛,肿胀。此乃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服抗风湿类药,脾胃受损,且病久不欲,郁结暗生,肝郁脾虚,津血渐亏而成此证,宜于此处求治。
-
失眠的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失眠的医案整理3医案77李某,女,43岁。医案78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
-
无尽的孤独 陈鹏
无尽的孤独文/陈鹏2024.2.1灵魂就像一直断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无依无求冬夜的寒风吹打双颊桐君山对面是万家灯火我就像一个幽灵在流浪中打发岁月天上没有星星更没有云彩孤独的心曾经在无边的黑暗中苦苦挣扎抑郁的灵魂在这个冰冷的城市里漫无边际的游荡寂寞在开花心中一片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中医青春痘治疗与养生 李新明
中医认为,青春痘的出现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在治疗青春痘时,注重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预防青春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