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2025.01.09 87阅读 评论数 0 0
摘要: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痔疮;辨证用药
 
一、引言
 
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肛肠疾病。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脱出、瘙痒等。中医对痔疮的认识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病因病机
 
(一)外感六淫
风、湿、热、燥等邪气侵袭人体,下迫大肠,导致气血瘀滞,经络阻滞,发为痔疮。
 
(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下注大肠,发为痔疮。
 
(三)劳倦过度
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腹泻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发为痔疮。
 
(四)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下迫大肠,发为痔疮。
 
三、辨证分型
 
(一)风伤肠络证
症状:便血鲜红,滴血或射血,伴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剂: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升麻、赤芍、枳壳、黄芩、荆芥。
 
(二)湿热下注证
症状:便血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剂: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黄连、黄芩、生地黄、赤芍、当归、槐角、地榆、荆芥、防风、猪大肠。
 
(三)气滞血瘀证
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伴有肛缘水肿,舌紫暗,苔白或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剂: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桃仁、皂角子、苍术、防风、黄柏、当归尾、泽泻、槟榔、熟大黄。
 
(四)脾虚气陷证
症状: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四、用药经验
 
(一)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风伤肠络证和湿热下注证。
地榆: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用于各种便血证。
槐角:味苦,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便血、痔血等。
 
(二)清热利湿药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证。
 
(三)活血化瘀药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当归尾: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止痛,补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证。
 
(四)补气升提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脾虚气陷证。
 
(五)外用药物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的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各类痔疮、肛裂。
肛泰栓: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Ⅰ、Ⅱ期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九华膏: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用于外痔肿痛,内痔嵌顿,及内痔术后。
 
五、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患者,男,35 岁。便血鲜红,滴血,伴有肛门瘙痒 1 周。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痔疮,风伤肠络证。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 15g、当归 10g、地榆 12g、槐角 10g、黄连 6g、天花粉 10g、升麻 6g、赤芍 10g、枳壳 10g、黄芩 10g、荆芥 10g。服药 7 剂后,便血减少,肛门瘙痒减轻。继续服药 14 剂,症状消失。
 
案例二:患者,女,45 岁。便血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止血。方用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黄连 10g、黄芩 10g、生地黄 15g、赤芍 10g、当归 10g、槐角 10g、地榆 12g、荆芥 10g、防风 10g、猪大肠 10g。服药 10 剂后,便血减少,肿物外脱减轻。继续服药 20 剂,症状明显改善。
 
案例三:患者,男,55 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坠胀疼痛,伴有肛缘水肿,舌紫暗,苔白,脉弦涩。诊断为痔疮,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 10g、桃仁 10g、皂角子 10g、苍术 10g、防风 10g、黄柏 10g、当归尾 10g、泽泻 10g、槟榔 10g、熟大黄 10g。服药 14 剂后,肿物回缩,疼痛减轻,水肿消退。继续服药 28 剂,症状基本消失。
 
案例四:患者,女,65 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痔疮,脾虚气陷证。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 30g、人参 10g、白术 10g、炙甘草 6g、当归 10g、陈皮 10g、升麻 6g、柴胡 6g。服药 20 剂后,肿物外脱减轻,坠胀感缓解。继续服药 30 剂,症状明显改善。
 
六、结论
 
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痔疮的发生和复发。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阳痿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心理性阳痿约占阳痿患者总数的85%~90%,是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器质性阳痿约占阳痿患者总数的10%~15%,主要是先天异常、疾病、药物、医源性等几方面所致。国内有关调查表明,在成年男性中约有10%的人存在阳痿。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经验3 李华歆

    小编还有很多经验还在慢慢总结中,以后还会为大家继续分享,总之学习经方不能操之过急,要去慢慢的总结,多去实践,多去思考,方能有所进步!承蒙大家对“经方苑”的支持与厚爱,小编准备送粉丝朋友们一些福利,现在只要邀请15位朋友加入公众号即可获得——中药香囊!

  • 便溏十余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2月13日李某,男,32岁,初诊。主诉:大便不成型10余年。纳可,夜寐安,小便正常。肝功能谷丙转移酶偏高。脾虚日久,便溏十余年,肝阳失约,内炼阴液则舌红并有较深裂纹。晨起舌苔好转,薄黄苔,大便尚可。

  • 妇科常见病方证浅析(三) 胡松岩

    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患者王某,女,25岁。

  • 经方实验录之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节 张宝华

    王某某,女65岁。23年体检查有肺结节,时忧虑其长大。平素关节疼痛,肿胀。此乃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服抗风湿类药,脾胃受损,且病久不欲,郁结暗生,肝郁脾虚,津血渐亏而成此证,宜于此处求治。

  • 失眠的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失眠的医案整理3医案77李某,女,43岁。医案78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

  • 无尽的孤独 陈鹏

    无尽的孤独文/陈鹏2024.2.1灵魂就像一直断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无依无求冬夜的寒风吹打双颊桐君山对面是万家灯火我就像一个幽灵在流浪中打发岁月天上没有星星更没有云彩孤独的心曾经在无边的黑暗中苦苦挣扎抑郁的灵魂在这个冰冷的城市里漫无边际的游荡寂寞在开花心中一片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中医青春痘治疗与养生 李新明

    中医认为,青春痘的出现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在治疗青春痘时,注重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预防青春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