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一十六条(一)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微数之脉”,这个脉是既微又数的脉,可不是微微发数的脉,脉微而数。微者,血不足。微者为亡阳,这个书上就这么说的,后头都有。数是有热。这就是虚热的一种病,津液虚而有热。
津液虚而有热的人还灸吗?更不可灸了。“慎不可灸”,火也是邪,热邪,火与原来的证候之热相助,火更助其热,所以人一定要“烦逆”。逆,也有多种,咳逆、呕逆等,热都要往上、逆于上。
“追虚逐实”,这个人本来是虚的,因灸火的关系,越追而越虚;本来热实,继之以灸火,更助其实。“微数之脉”,一方面是正虚,就是津液虚;数者,热,一方面是热实,这个微数之脉是这两方面的问题。若要用灸,“慎不可灸”嘛,要误灸的话,灸反能济热,而益使其虚其津液,热更加重而使之实。津血越来越少,所以“血散脉中”。
“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灸火之气,看着不怎么的厉害,但是对虚热之证内攻相当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甚至于使之伤筋焦骨,血很难恢复,这更厉害了。《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里的痉家、痉病“有灸疮者难治”。为啥难治?就是本条所说的这一层关系。痉,津液枯燥,肌肉不和就发痉挛。这个痉挛,得津液恢复,痉挛才能好。有灸疮,这就是太阳病的时候,虚热的症状,给灸了,则血气难复,痉就难好。它和本条是有关系的。看一看《金匮要略》“痉湿暍”篇就知道了。痉病有灸疮不好治,为什么不好治呢?血难复也,它是个虚。你看“灸火虽微,内攻有力”。要有灸疮,由灸而来的这种痉,血难复也,痉也难好。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这是另一段。
“脉浮”,脉浮为病在表,依法应该汗以解之。那么无汗的可以用麻黄汤类的方剂,有汗的可以用桂枝汤类的方剂,都是以汗解之。如果误用灸之,用火来灸,则邪无从出。邪,本来应该汗以解之,从体表解除疾病。却因用灸,邪不得从表而出,就不能够发汗。灸它不能发汗,反倒因火而盛,这就说外邪因火反倒更热。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小便不利 谢江强
小便不利脾阳不振,水湿不化陈某,男,9岁。患儿小溲短数已有数月,尿检正常,无包茎及包皮过长,面色萎黄,纳谷不香,舌苔薄腻,便下偏干,病为肾气不足之故,乃内滞不清,先拟消滞,然后调补。 -
甘草的双面“性格”与外用之道 欧阳慕颖
张锡纯认为甘草,药性微温,味道极甘甜,能够解除一切的毒性。甘草可外用治疗皮肤病。甘草次酸对湿疹、牛皮癣也有治疗作用。 -
药食同源的桑叶 欧阳慕颖
入药的桑叶多在10~11月间霜后采收。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强调了桑叶和桑葚补肾的作用。桑葚和桑叶功效类似,可使发须乌黑,止渴润燥,添精益脑。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食材煮10-15分钟,调味后就能得到清淡鲜美的桑叶汤。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 谢江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口疮案韩某,男,58岁。如此案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余,此亦可看做心烦的一种,加之易汗出、畏寒、大便日两三次偏稀不成形,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而获效。 -
从"通因通用"谈中医逆向思维的临证智慧 刘颖
《内经》"通因通用"四字,初读似悖常理,实则蕴含深邃医理。此案始悟"通因通用"真义:泻下仅是表象,肠腑积滞才是病根。此证印证仲景"下利腹满者,当下之"的逆向思维。此等"通而和之"的治法,恰是中医逆向思维的绝佳诠释。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五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本篇共有条文22条,方10首,复方2首。治疗上当用茵陈蒿汤。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读至《千金》麻黄醇酒汤条,麻黄醇酒汤治黄疸,我们应该理解为治黄疸可以用发汗法,亦可以理解为治疗黄疸可以用理气化湿,非必须用麻黄?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一) 张宝华
再看看这个药量,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这个药分一煎两剂,“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对吧!经过他们药理研究后总结出来乌头碱能镇痛,还能免疫抑制以及局部麻醉。 -
孩子包皮那些事 谢江强
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是外科里最忙的专科门诊,原因就是看包皮的孩子太多了,包茎、包皮垢、包皮炎等。包茎包皮垢会增加泌尿系和包皮龟头感染的风险,包茎的孩子如果经常发生泌尿系感染,或者包皮红肿,医生一般会建议去切,毕竟是个小手术。 -
《伤寒论》112-115 李华歆
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临床上的确有很多患者会这样做,有了些许恶寒发热的症状就要拔个罐,艾个灸啥的,反正出点汗最好,有的不负责的医生也应声响应,丝毫不考虑辨证,这是大错特错的!中医缺了“辨证”,那就失去了灵魂! -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高颖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七十六条(二) 张宝华
如果它再发展严重了,“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烦闷懊恼谓之懊憹,烦躁得使人无可无不可,莫可名状,叫心中懊憹。为热冲大脑,殃及心脏而为。
-
下乡病例:夜尿频 马亮
2024/11/7今日是腰痛病人、背痛病人、中风病人、肿瘤病人继续治疗,上午没有新就诊病人,这就是基层卫生院的真实情况。诉小便夜间频数,约6-8次夜,肢寒明显,纳可,大便可,舌淡红,苔薄滑,脉沉弱。患者检查存在前列腺增生,服了些药物未见丁点疗效。
-
失眠治验案 吴春水
患者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患者服用15剂后,睡眠明显改善,心悸健忘等症状减轻。在治疗上,选用八珍汤加酸枣仁、柏子仁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缓解失眠症状。
-
鼻炎常用中成药(一)——鼻渊通窍颗粒 胡松岩
丹参凉血活血,鼻炎多病势缠绵,久病入络,稍加活血药物,以激荡人体气血。注意事项:1、方中含有麻黄,故有心血管问题患者,慎重使用。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患者吕某,女,66岁。1周症状较前加重,伴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鸣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患者王某某,男,46岁。
-
崩漏一一则 祝鹏军
因家人生病,导致频繁熬夜,开始出现月经不规则。患者整体表现为脾虛,血瘀,还有肾虛的表现。海螵蛸,茜草治疗崩漏的药对。
-
咽痛难忍伴口腔溃疡,2剂阴毒汤后症大减 宗琪
8月25日三诊:述服阴毒汤2剂后,咽痛大减,口中溃疡好转,续方5剂,用法同上。8月27日回访:咽痛及溃疡皆愈。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
假寐 陈鹏
假寐文/陈鹏医生2024.8.7我在红尘中假寐又在午夜中独醒江边的紫苏干了又枯在蝈蝈的哀鸣声中独步互相倾诉这世间的不平不爱的人可破情局无情的人可破全局可惜我做不到我企图抱着太阳的双脚却被群星嫌弃斗酒千觞未曾醉人生若梦愁断肠月满桐枝我还是满怀心事曾经的纸灰早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眩晕1年余,中药7剂病愈。 宗琪
患者:陈某性别:男年龄:45岁初诊日期:2024年7月10日(网诊)主诉:头晕1年多。一诊处方如下图:以五苓散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为主,试用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