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话骨病

2021.07.04 127阅读 评论数 0 2

自入夏以来气温日渐升高,白天太阳高照,晚间炎热难眠,人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空调了,由于长期呆在空调房间易受风寒之邪对人体关节、颈腰椎的侵袭,如此往下会出现颈肩关节、腰腿经络的酸楚、麻痹、怕冷、疼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特之根本也,是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基本,坏其真矣”。在夏天时,天气比较炎热,这个时候人体出汗情况比较多,因此在养生策略上需适时而动,如饮食主要目的为滋阴潜阳,增强热量,多吃牛羊肉来暖身,户外活动强度不可过大、过急,以免伤津耗气、伤阴损肾,也会导致筋骨失养,引发颈椎僵硬,腰酸胀痛,关节怕冷,肿大(积水)之症状。

三伏膏贴:此膏贴系根据杨氏秘方经现代制作工艺而成,具有传统配方与外型,穴贴方便,卫生环保,携带即贴,疗效显著,还有抗御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老寒腿、强直性脊柱炎、急慢性腰腿痛等。
【穴贴方法】:每天穴贴一次,每次12-24小时之间,在治疗期间运动量不易过大,卧床休息为佳,忌吃海产品、胡椒、公鸡、老鹅、猪头肉、龙虾等发物,妇女月经期间禁贴。
【穴贴位置】:颈椎病(大椎穴、双侧肩井穴,各贴一片)、颈肩综合症(大椎、肩井、曲池、内关各贴一片)、腰椎劳损(腰肌双侧各贴一片)、腰腿综合症(肾腧、环跳、承山、委中、足三里各一片)、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双侧膝眼各贴一片)。
典型病例:(1)马某某,女,43岁,20年7月15日初诊:患颈椎病四年,伴有头昏眩晕、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颈椎僵硬酸痛。经MRI检查:C3/4 C4/5 C5/6椎间盘突出症,经冬病夏治穴贴2个疗程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至今已愈。
(2)周某某,男,64岁,20年8月10日初诊:患慢性腰腿疼三载,伴有左臀部及下肢N麻痹,严重时行走困难,怕风怕冷。经CT检查:L4/5 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冬病夏治3个疗程后,腰痛及左腿麻痹之症状明显缓解,后又巩固2个疗程的穴贴治疗,随访至今一切恢复正常。

三 体会:“冬病夏治”早在唐代孙思邈即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要求每年三伏天坚持治疗(三年)不仅仅可以治疗各种慢性骨病、风湿病,还有补养肾阳、延年鹤寿之功效。《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灸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枝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贴”,《后汉书•方求传》也记载着:“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日之内皆平复。”《理论骈文》总结了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外治法。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有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机体的阳气虚弱、气血不足、关节疼痛,故以夏季高温之际补充阳气、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疼镇痛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最佳效果。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越婢加术汤 李华歆

    患者浑身发热症状明显,身体出了很多很多的汗,我们说汗为津液外出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汗太多,肌腠大汗,也就会容易遭受到外邪的影响,而久而久之,因为津液就是过多,阴阳俱虚,可以用“越婢加术汤”治疗!越婢加术汤主之。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类风湿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 流感治验分享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案例一:王适金,男,57岁,2023.12.06就诊,患者于2023.12.04晚发病,自感咽部不适,伴轻度乏力,测体温38℃,当晚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等药,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仍感乏力,但体温正常。其子为其在当地中医拿中药口服一日,白天体温正常。嘱药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