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桂枝类方的探讨

2022.01.04 753阅读 评论数 0 3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新加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四两)
第62条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新加汤和桂枝附子汤两个方子都属于桂枝类方,在临床上的运用和区别异同之处
两个方子都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减来,所以可以说他们都有桂枝汤证的表现。
新加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芍药生姜的剂量,增加了人参,减少了炙甘草的剂量,
增加芍药相当于增加津液,人参补虚,生姜增加解表作用和大枣调和营卫作用,所以新加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出现了津气亏虚的症状。
桂枝加附子汤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附子,附子温阳散寒,通行于表,增加表阳,治疗的属于表阴证,也就是少阴证。
两者的区别,其实都是在桂枝汤证,一个津气两虚,一个阳气虚。气血虚弱,一个是阳气虚,受寒则痛,都属于不荣则痛范畴,而阳虚更亦畏寒,怕冷程度更高,两者其实都应该属于功能虚弱状态,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新加汤在治疗方面,可以治疗太阳太阴证,表虚受风加脾胃虚弱证,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少阴证,例如关节的风寒湿痹症等。
笔者常常在临床中将两个方子结合使用,因为气血不足加点附子加快气血运化能力,阳虚加点补益气血的药,会增加补阳效果,两者相辅相成,剂量侧重不同。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曹雪盼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 黄芪建中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学习中医中风 谢江强

    中风是以来势凶猛,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的病证。中风之后常留有后遗症。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忧思悲恐,情绪紧张亦为中风的诱因。

  • 经方加减治失眠多年案 宗琪

    诊断:不寐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制附片15g茯苓20g牡丹皮15g远志15g大枣6个丹参20g桃仁15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扶阳理路之桂枝法圆通应用 王永利

    故此今日讲一下扶阳理路之桂枝法圆通应用。综上所述,应用桂枝法圆通应用,表寒可解太阳可升,中宫亦通,三焦可调,气机可转。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寒湿痹阻型主症:关节冷痛,触之不温,皮色不红,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关节拘急,屈伸不利,肢冷,口淡不渴。

  • 经方治疗疑难杂症(一) 张宝华

    某住院女性患者。骨折伤及人体血气,正气不足易感外邪,邪入之初未得有效治疗而成反复低烧等情况,乃正不足以抗邪所致也。观患者舌、脉、症为少阳病。

  • 新冠后咳嗽乏力头疼案。 李高勤

    患者17天前出现咳嗽,咳痰不适,前往医院诊断为新冠感染,住院治疗后指标基本正常,但咳嗽咳痰仍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