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挽舟法”浅析

2024.12.13 3阅读 评论数 0 0

病案:疟疾两作:云岫钱某,忽因冒雨,当夜遂发寒热,头身并疼。吾衢士俗,怕龌龊所染,即以揪刮当先,第三朝始延医治。医见寒热交作,遂以小柴胡汤加消食之品,不但未效,更增面浮痛痢,合家惊骇,来邀丰医。脉形浮缓兼弦,舌苔白泽,此风湿由表入里,疟痢两兼之候也。当用嘉言先生逆流挽舟之法,加木香、荷叶治之。服二剂,寒热顿除,痛痢并减矣。(雷丰.时病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按语:本案寒热交作、痛痢,因冒雨引起,加之病者恶寒发热、舌苔白、脉浮缓兼弦,故证为寒湿从表陷里,治宜疏散表邪以"逆流挽舟"。外感致痢,乃因风寒外束,卫气闭郁,肺失宣降,肠道壅滞,气血不调而成。其症既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又可见恶寒发热、身痛鼻塞等。消除病因,调气和血是治疗痢疾的重要原则,本方兼而有之。

现在特殊说明一下:逆流挽舟法的定义:逆流挽舟法是喻嘉言先生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 法。

败毒散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属于扶正解表剂,适用于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正虚指气、血、阴、阳不足。
临床当中遇见老年体虚患者,注意舌脉,舌苔淡,舌苔白,脉是浮而按之无力。按之无力为虚,此为重点!
临床当中老年或者体虚患者遇见受凉后出现外感根据舌脉可以运用此方,若遇见由外感导致的痢疾,也应想到此方法!临证变通使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徐春宝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平素慢病缠身,体弱难堪乍暖还寒,肝郁脾虚之体,恰春阳旺盛,木气生发郁而难达,俗世冗杂,性情难移,复作旧疾为之常也。月信欲至,向往量少有血块,色暗,亦是肝郁脾虚使然,益益母草通畅之。

  • 可能这就叫“无效的手术”吧,颈椎病不是“背锅侠”(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病例,男,72岁,主诉“右侧肩胛骨内侧疼痛2个月”,40多天前在某985大学的附属医院诊断为“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持续剧烈的颈肩臂部神经根性疼痛且有与之相符的影像学征象,保守治疗无效。

  • 抽动障碍 谢江强

    抽动障碍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肌肉不自主抽动性疾病。而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病程长,发病年龄从3岁至18岁,几乎覆盖小儿所有的年龄段。中医认为,小儿抽动是由于小儿体内阴阳失衡,肝、心、脾、肾功能不足所致。肝脾不调型抽动障碍。

  • 干燥综合征 潘洪波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口干、眼干、严重龋齿、乏力、低热、关节疼痛等。

  • 失眠医案膏方整理3 谢江强

    医案81梁某,女,72岁。百乐眠胶囊,每次4粒,每天2次口服,连服15天。以天麻钩藤饮滋水涵木,平肝潜阳,阳入于阴则能眠。医案82徐某,男,37岁。肾水亏少,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则血压高,以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降血压。

  • 中风一则 曹雪盼

    患者中年男性两月前中风脑梗死出院后见左侧身体麻木无力睡眠差纳差头晕头疼眼睛干涩怕热易出汗口干口渴晚睡前口觉灼热难忍舌中感觉出水平素脾气暴躁烦闷舌如下脉象未获得基于舌象来看舌形瘦长舌质淡苔白腻右侧舌厚舌尖红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升而不降中焦脾胃虚弱湿气重给予方剂

  • 口干口苦案二则 王建飞

    案一2023年10月19日秦某,女,82岁,初诊。邪热劫阴则口干口苦、舌红少津苔薄黄。案二2023年11月14日缪某,男,31岁,初诊。主诉:口干口苦3个月。胃纳可,夜寐尚可,时有便溏,晨起时口干口苦明显,喝水多,常一口气喝完一瓶500ml矿泉水。口干口苦

  •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 张宝华

    浅述痞满及其治疗预防痞满是指胃脘部痞满,患者自觉胃脘部堵塞、胀满不舒,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本文将浅述痞满的病因与及其治疗预防。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痞满的发生。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小承气汤 李华歆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