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贝母瓜蒌散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痰热咳嗽

2023.11.08 1002阅读 评论数 0 11
贝母瓜蒌散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痰热咳嗽
张某某,男,79岁,家住蒋村镇红卫村,2023年7月4日初诊。
主诉:咳嗽3月。
现症见:咳嗽,痰黄稠,口干渴思饮。
方证辨证:此为贝母瓜蒌散与枇杷清肺饮合方证,宜此二方加减治疗,其方如下:
瓜蒌15贝母10桔梗10陈皮10
茯苓10枇杷叶10莱菔子10桑白皮15
白芍12甘草6百部10炒白术10
结果:2023年7月7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按语:本案主症比较简单,按照六经辨证当属阳明病无疑,按照脏腑辨证当属痰热郁肺,笔者常用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治疗燥痰阻肺的主方—贝母瓜蒌散主之,原方中有天花粉,因有瓜蒌故本案去之,然后合用沈氏女科的枇杷清肺饮,此方药物为枇杷叶、莱菔子、桔梗和桑白皮,观其药物组成,也不离清热化痰止咳,与贝母瓜蒌散可以相须为用;因为咳嗽日久,故加一味广谱的止咳药—百部,无论寒热虚实新久皆可用之;纵观方中药物组成,以寒凉药居多,恐怕寒凉伤胃,故加炒白术以制之,此其一也;其二是炒白术与茯苓、甘草合用有四君汤之义,与寒凉药物配伍可以减少其温燥之性,保留其健脾燥湿之功,脾为生痰之源,从本上截断痰液的来源,而贝母瓜蒌散和枇杷清肺饮则是从肺论治,肺为贮痰之器,这是从标上治疗痰热,二者合之,谓之标本兼治;其三是可以防止肺病及脾—子病犯母,如有的患者咳嗽日久影响食欲,为了防止这类现象的产生,提前加入补脾之药,叶天士谓之“先安未受邪之地”,与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异曲而同工矣!
之所以加芍药甘草汤,取其可以治疗“脚挛急”之义,在《伤寒论》第29条中描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既然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脚挛急,那么同理而知其也可以缓解气管支气管挛急,咳嗽不就是气管支气管挛急吗?这也是取自余国俊经验,余国俊取自江尔逊,他有一个治疗咳嗽的高效方—金沸草散,药物组成为旋复花、白芍、甘草、桔梗、荆芥、前胡、陈皮、半夏、茯苓、杏仁和白芥子,其中就含有芍药甘草汤,本案之义与此相同,只是寒热有所不同罢了,本案偏于治疗热咳,后者偏于治疗寒咳,此不可不知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流感治验分享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案例一:王适金,男,57岁,2023.12.06就诊,患者于2023.12.04晚发病,自感咽部不适,伴轻度乏力,测体温38℃,当晚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等药,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仍感乏力,但体温正常。其子为其在当地中医拿中药口服一日,白天体温正常。嘱药

  • 咳嗽一月,喝中药五天愈 李娟

    女,35岁,咽痛,咳嗽一月来诊。予以麻黄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五副,嘱忌生冷油腻辛辣及甜食水果,适当多饮温开水,勿劳累熬夜。2023.11.14复诊,告知,服药第二天即不咳嗽,眼稍红,上方稍作加减,继服五天,可停药。

  • 中医辨证郁证医案一则及体会 姚维新

    中医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埂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体型适中,月经规律、正常,白带偏黄。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酒。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