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后心慌胸闷1年余加重伴乏力9天案

2025.01.09 518阅读 评论数 0 6

患者;张某某

性别:女

年龄:55岁

初诊日期:2024年12月27日

主诉:心悸伴胸闷1年余加重伴乏力9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阳后引发心悸不适,自觉身体各种不舒服,伴胸闷不畅,每天心慌近10余次,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中医无效而返。9天前因感冒发热3天后诱发心脏不适加重,一心慌即感紧张,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症见:心悸,胸闷,乏力,眠差,口干口渴,唇暗,甲无月痕,大便日一行,小便可,舌质淡,苔白略腻稍厚,舌尖瘀点,左脉:寸略沉有力,关弦力稍弱,尺略沉无力,右脉:略沉弦有力。

诊断:新冠后遗症

处方:阴毒汤10剂

方组:升麻30g 醋鳖甲30g 生甘草30g 当归15g

仙鹤草60g

煎服方法:冷水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200ml,每付顿服,每日二剂,中午晚上用,中午用后发小汗。

2025年1月3日二诊:述心悸次数明显减少,胸闷大减,乏力好转,查: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较前有力了,续方14付,每日2剂。

1月8日回访:自觉心悸胸闷改善80%左右,偶有心悸,未觉乏力,心情佳。

思辨:患者新冠阳性,诱发心悸胸闷,考虑疫毒存内,舌尖瘀点,唇色暗,甲无月痕,考虑体内瘀血为患,疫毒加瘀血的体质,故用阴毒汤治疗,因其乏力,故加仙鹤草扶正补虚。

阴毒汤方证:

1、新冠后各种后遗症

2、新冠疫苗各种后遗症

3、瘀血为主,兼有阳气不足,舌下瘀络

4、咽痛、咽不适,

5、身痛及颈肩腰腿痛

6、脉不浮为常,多以沉为主,或积脉,动脉

7、或发热

条文学习: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主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应用之湿疹 郭文龙

    薛某,男,74岁。风邪善行而挟湿游行于皮肤则痒。风寒湿属于阴邪易侵阴位故双下肢严重。舌诊如前,脉诊浮缓,遂原方减少麻黄用量,变成桂枝二麻黄一汤以达到调和营卫,微发其汗,兼疏表寒的效果。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网诊患者女年四十余,现居广东珠海2024年05月10日初诊以“大便干硬1个月”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干硬,大便多呈粪球样,自觉排便困难,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 荆芥前胡汤治疗咳嗽医案 张训景

    在当地门诊输液治疗4天,症状加重。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有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张宝华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可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昔刘涓子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以长生。

  • 抽动障碍 谢江强

    抽动障碍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肌肉不自主抽动性疾病。而慢性抽动障碍患儿,病程长,发病年龄从3岁至18岁,几乎覆盖小儿所有的年龄段。中医认为,小儿抽动是由于小儿体内阴阳失衡,肝、心、脾、肾功能不足所致。肝脾不调型抽动障碍。

  • 腺样体肥大(最好方案)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

  • 盗汗怎么处理 谢江强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痰湿体质之手指脱皮病例分享 郭文龙

    李某,男,30岁。主诉:双手指腹反复脱皮3年。水湿困脾导致脾失健运,津液无法达四末濡养十指指腹皮肤,故出现脱皮、干燥疼痛。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请批评指教,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