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肺炎案
患发热,经入院后诊断为肺炎,经抗生素后发热除。刻下咳嗽略喘,咳嗽黄痰,汗出,无力,吃饭少,舌尖红,苔白。
脉滑数。
辅助检查:
肺CT提示大叶性肺炎,
此乃太阳阳明合病,因其用输液等解热而表症不显,内热蒸腾而肺应之咳喘且显急迫;表症未得汗解,津液得热灼而为黄痰耳。可与麻黄杏仁甘石汤加味。倚麻黄、杏仁解表并止咳,益益贝母清热化痰,助其功也,重用生石膏清阳明里热,甘草缓其急迫耳。法取仲景,法用伤寒,活法圆通而成其效也。
麻黄3克、杏仁3克、生石膏15克、炙甘草5
克、浙贝母4克
服一顿后咳嗽咳痰显减,足见经方之妙耳。
前医论述:
《伤寒论类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二)
此即越婢汤加杏仁也。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汗不可再汗,津液不得重伤。汗出而喘,尚有留邪在肺,故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邪已轻也。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汗出故用石膏,喘故用麻杏。
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二句明致喘之所由,盖喘未必皆由于水,而饮水则无有不喘者。戒之!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下不可復汗,津液不得两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括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汗后。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凡言汗后。下后。乃表邪悉解。止馀一症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汤。今汗下后而喘。身无大热。乃上焦余邪未解。当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散之。夫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乃桂枝症悉具。而加喘者用之。今身无大热。但汗而喘者。不当以桂枝止汗。但以麻黄散表。杏仁石膏清里。俟表里之邪尽彻。则不治喘汗。喘汗自止矣。
《医宗金鉴》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甘草(炙)二两石膏(绵裹,碎)半斤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集注】
柯琴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无汗烦燥,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今但内热而无外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需粳米,其意重在存阴,不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法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寒,除内蕴之实热,斯溱溱之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
此详上条,受病两途,同乎一治之法也。又有下后身无大热,汗出而喘者,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故亦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治肺也。彼之汗后喘,此之下后喘,虽其致病之因不同,而其所见之证不异,所以从其证,不从其因,均用此汤,亦喘家急则治其标之法也。
【集注】
方有执曰:汗与下虽殊,其为反误致变之喘则一,惟其喘一,故同归一治也。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蛰蛰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按】
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呕下利而用十枣汤峻剂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硬满痛,始属里病;小便不利,呕逆短气,始属饮病,乃可攻也。发作之「作」字,当是「热」字。若无热汗出,乃少阴阴邪寒饮,真武汤证也。且「作」字与上下句文义皆不相属。
【注】
太阳中风,表邪也。不利呕逆,里饮也。表邪解者,乃可攻饮也。审其人微汗蛰蛰不辍,发热有时,头痛,若仍恶寒,是表未解,尚不可攻。若不恶寒,则为表已解矣。
而更见里未和之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故迳以十枣汤峻剂,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
伤寒表未解,水停心下,呕逆者,是寒束于外,水气不得宣越也,宜小青龙汤汗而散之;中风表未解,水停心下而吐者,是饮格于中,水气不得输泄也,宜五苓散散而利之。此皆表未解,不可攻里之饮证也。至如十枣汤与下篇之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二方,皆治饮家有表里证者。十枣汤治头痛、发热、汗出、不恶寒之表已解,而有痞硬满痛之里未和,故专主攻里也。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治头痛、发热、无汗之表未解,而兼有心下满微痛之里不和,故不主攻里,当先解表也。然其心下硬满痛之微甚,亦有别矣。
【集注】
杜任曰:十枣汤惟壮实者宜之,不宜轻用。
方有执曰:乃可攻之,以上喻人勿妄下早之意。蛰蛰汗出至短气,言证虽有里,犹未可下。直至汗出不恶寒,方是承上起下,言当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胁,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药用十枣,亦与陷胸汤相仿,因伤寒下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者邪热内盛,不得不用消黄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胁而不在胃,则荡涤之药无所用,故取蠲热逐饮于胸胁之间,以为下法。
张志聪曰:头痛,表证也。然亦有在里者,如伤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与此节之汗出不恶寒而头痛,为表解里有饮,用十棘汤。则凡遇风寒头痛,表未解之证,当审别矣。
程应旄曰:所可惑者,头痛外惟身汗一证,表里难辨。汗出发热恶寒,则微有表;若汗出发热不恶寒,则祗从不恶寒处认证,知表已解,里气为饮邪搏结不和,虽头痛亦属里邪上攻,非关表也。
魏荔彤曰:太阳之邪既入里,宜下矣。又有不下胸膈,不下肠胃,而下心与胁下者,较下结胸部位稍卑,较下胃实部位又稍高,此下中之又一法也。须认明同一下也,证不同而法自别。盖太阳、阳明之交,必辨表里而施汗下,彼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食物为胃实;此之在里应下,乃邪热挟水饮为饮实,二者俱必待表解而后下,此大同也。
《皇汉医学》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注释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注】
麻黄本以无汗为目的,今用于汗出而喘者,乃因《气血水药徵》中以麻黄合杏仁则治疼痛而喘,合桂枝则治恶寒无汗,合石膏则治汗出也云。由是观之,本方有麻黄、杏仁、石膏,无桂枝,此所以本方治汗出而喘也。然麻黄与石膏之本方及越婢汤等证之汗与桂枝汤证之自汗全然异趣,乃因伏热而榨出,富黏稠性,臭气犟。又无大热云者,《观证辨疑》中以为当有大热而无大热者也云云。《伤寒杂病辨证》中以为有无大热者,大即大表之大,非大小之大,故谓大表无显热,非全无热之谓也云云。故虽有发大热之资格,但现在于体表无大热之谓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9.5克,杏仁、甘草各5克,石膏20~100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以上是关于“苓桂术甘汤”和“茯苓甘草汤”的相关条文!碍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们对这条不再展开去讲,只是记得类似“身瞤”、“身摇”的症状是跟“伏饮”有关的! -
孩子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 谢江强
我觉得弹钢琴已经成为孩子的噩梦了。肝和脾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肝气不舒的孩子,脾胃肯定受伤。要想调理好孩子的抽动-秽语综合征,补养脾胃就要贯穿整个的治疗进程。所以,孩子的整个脊椎,包括两侧的神经发育得不够协调。孩子长大以后,左右脑的发育也不一样了。 -
青灯古佛 陈鹏
青灯古佛文/陈医生2024.8.3朦朦的雨淋湿你的心那清冷的街左脚阿弥右脚陀佛无尽的沧桑那朝拜人的虔诚飞机离开了跑道心儿却远离了梦想清静的湖水在荡漾一呼一吸间的执念化为虚无的永恒饭入胃肠那是细菌的天堂青灯古佛是可怜人的归宿是善是恶是心之动呀阳明先生的心念六 -
瘀血不除,孩子有可能会生怪病 谢江强
根据舌象,我判断这个孩子的体内有瘀血,进而推断这有可能就是引起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当然,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导致孩子患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化掉瘀血就能治好的。 -
试论中医处方的加法与减法(杨文豪原创) 杨文豪
一般来讲,中医处方过程大体分为:总结归纳患者症状与体征,获取舌苔脉象,有时候还需要参考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得出主要病机得出治疗大体思路选方或自拟方。所以,我自身还是希望能提升我们中医界的整体处方水准,力争为上述那种美好情景的实现添砖加瓦。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麻子仁丸 李华歆
小编临床治疗了几例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平时靠吃降糖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也是比较平稳,但是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乏力”,总觉得没力气,还有就是最严重的症状——便秘,有的患者几天也上不了一次,后来机缘巧合下找到小编看病,小编用了“麻子仁丸”加减效果良好! -
颈椎病治疗心得 倪晨斐
颈椎病治疗的体会总原则:1消除或减少引起颈椎病体态问题的成因。处理颈椎前往往先要处理胸椎的灵活度,并关注患者有无胸式呼吸。 -
扩心病验案一则 宁松云
王某,男,53岁。扩张型心肌病3年,高血压3级极高危多年,常反复发病,每每一出现胸闷、喘促、心慌、乏力,就需要即刻住院治疗,经过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但近1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比以前发病要重,5天前再次发病,检查心脏彩超全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16% -
风轻轻吹过 陈鹏
风轻轻吹过文/陈鹏(真善师)2027.3.25风吹过草原每一棵小草在轻轻点头小草也有轮回么一岁一枯荣谁也没见过风那颤动的树叶那微微起伏的波浪见证过你的存在那个棋子要想跳出棋盘必先摆脱其他棋子的约束狼不会吃草羊也不会吃肉它们的宿命是被谁摆布?
最新文章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理中汤小记 张宝华
理中汤通过温暖脾胃、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上述症状的目的。总结理中汤是一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 谢江强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梁先生刚从国外来到中国工作,他在国外工作时,那里的气候就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几乎就只有夏季,冬季不过才一两个月,所以当地既潮湿又闷热。